【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7 孤独之旅 同步课堂练(课件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7 孤独之旅 同步课堂练(课件版)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1 14: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17 孤独之旅
曹文轩
第 四 单 元
目录
学习导航
达标训练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2.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3.深刻理解成长的内涵,学会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
达标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油麻地jiā dǐ(   )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2)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儿mì shí(   )或xī nào(   )的可能。
(3)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kōng kuàng
(   ),因此,这叫声既让人觉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家底
觅食
嬉闹
空旷
(4)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liáo dòu(   )一个少年的心思。
(5)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chuī yān
(   ),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
(6)鸭们十分guāi qiǎo(   )。
(7)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chān zá(   )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儿嗅着。
(8)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qū chú(  )杜小康的恐慌。
撩逗
炊烟
乖巧
掺杂
驱除 
(9)第二天,父子俩登上芦苇滩,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用lián dāo(   )割倒一大片芦苇,然后将它们扎成把。
(10)然而这群平时很wēn shùn(   )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11)一样的芦苇,一样chóng chóng dié dié
(    )无边无际。
镰刀
重重叠叠
温顺
(12)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zhì zhī bù lǐ
(   ),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13)不一会儿,暴风雨就xiē sī dǐ lǐ(  )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D
【解析】A项,空旷: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使用正确。B项,掺杂:混杂;使混杂。使用正确。C项,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使用正确。D项,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这里与句中“他不禁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的情境不协调,不合语境。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情况。(将“而且”改为“还”)
B.蚂蚁森林是支付宝推出的绿色低碳公益项目,旨在奖励社会大众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将“奖励”改为“鼓励”)
C.2021年3月14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封舱后首次开放,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带领约四百位左右援鄂医疗队队员以及他们的家属重返曾经战“疫”的地方。(删去“左右”)
D.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为909万人,再创新高,与此同时,疫情导致更多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找工作,这让今年的职场新人们面临更加激烈。(在句末加上“的竞争”)
A
【解析】语序不当,将“不仅”调至第二个“诚信”后。
4.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北京青年报7月20日讯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但是暂不禁止连卷袋、保鲜袋和垃圾袋的使用。同时,全国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饮料等食品外包装自带的吸管暂不禁止。
示例一:(标题)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理由)这样拟题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示例二:(标题)史上最严“限塑令”来了  
(理由)这样拟题生动活泼,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①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②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③杜小康突然感觉累极了,就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④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⑤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⑥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
⑦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⑧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
⑨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⑩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他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儿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因为如此艰辛的生活本不应该由杜小康这样幼小的心灵和柔弱的身躯来承担,他觉得受了委屈,所以“哭”了;但他凭着自己的坚强和毅力战胜了孤独和恐惧,经受住了磨难,因激动而“哭”了,所以“并不是悲哀”。
5.按常情,有悲哀才有哭,而文中说杜小康“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环境描写。极力描写雨后美丽的夜景,衬托出杜小康找到鸭子后愉快的心情,也暗示了杜小康经历磨难之后真正长大了。
6.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以鸭喻人,在这些“长大了”的“漂亮”的鸭们背后,映衬出主人公的身影和成长经历,使读者看到了杜小康这个少年也长大了、坚强了、成熟了。
7.第⑨段对“鸭们也长大了”的优美而深情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杜小康发现“鸭下蛋了”,兴奋地“大叫”,这叫声流露出了对自己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自豪,一切甘苦都化在了“鸭下蛋了”的惊喜之中;杜雍和见“鸭下蛋了”,觉得自己带孩子出来放鸭,那么多的艰辛与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鸭长大了,孩子也长大了,家境的改变又有希望了。
8.同是见鸭“下蛋了”,杜小康是“惊喜地跑过去捡起”,并“大叫”,杜雍和是“接过”“嘴里不住地说”,说明他们此时虽都满怀喜悦,但各自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请你揣摩。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铁锤
张中杰
“砰!”随着儿子猛关卧室门的骤响,你的心一个震颤,委屈的眼泪淌下来。
打小把唯一的儿子当块宝玉呵护,儿子却长了身营养过剩的懒膘,脾气暴躁。青春期的儿子,始终与你如反贴门神——不对脸。有一次儿子跟你顶嘴被弟弟看到,当舅舅的作势要将儿子往窗户外面扔,儿子脸吓得乌青才噤声,但次日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如故。
你真的担心学习成绩平平、养得一身肥膘的儿子将来难有出息,更别说为你养老了。
“再不听话,我送你去当兵!”你咬牙切齿。
“当兵就当兵!”儿子居然不屑一顾。
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犹豫摇摆许久,你终于狠狠心,送高中毕业的儿子去当了兵。
“十公里拉练咋能跑得动?两米高的障碍物咋翻过去?”听说新兵蛋子拉练最苦,你常常眼睛盯着天花板,彻夜无眠。三个月后,新兵集训结束。儿子来信说,他被分配到了炊事班,当了伙头兵。还有,他训练时因为紧张,扔手榴弹意外脱手,班长扑在他身上,受了点儿轻微伤。
你听得寒毛直竖。当个伙头兵,能有什么出息?手榴弹爆炸威力很大,儿子真的没受伤?你焦虑不安,更加忧郁了。
无尽的牵挂,促使你与丈夫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戈壁滩看望儿子。
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你站在儿子面前时,儿子正在炊事班轧煤饼,手上裂开一道道血口。儿子了,脸上泛着的光;明显了了,但浑身肌肉了。你抚摸着儿子粗糙的手,心里隐隐作痛,又一次泪光闪烁。临走时你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想方设法换个岗位。
回到家,你辗转反侧,想起了那把小铁锤。
七岁时,你老家的邻居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年铁匠。胆小的你捂着耳朵躲在一边,只见壮汉左手拉呼呼作响的风箱,右手握一把铁铲不断往蹿起的火苗上送煤块。红彤彤的杂铁块几欲烧成流质时,左手飞快地换了铁钳夹出来,右手早变戏法似的举起一把铁锤。有时他的儿子抡起大铁锤,与他的小锤形成黄金搭档。铿锵嘿哟,火钳左旋右转,铁锤上下翻飞,火花四溅。
敦厚的铁砧板上躺着黑乎乎的杂铁,忍受着大小锤的打击,不曾呻吟。丢进水盆中“嗞啦”一声响,杂铁块竟神奇地变成一把锋利的镰刀,一柄锃光瓦亮的锄头……
你总是在想,杂铁被敲打时身上疼不疼,好似砸在自己心上。邻家壮汉看你对打铁好奇,为你打了一柄小巧玲珑的铁锤儿,一斤多重,一拃多长。学习疲倦时,你喜欢用这把小锤砸小石子,锤面闪光,咚咚响亮。
后来,这柄锤伴随着你,以全乡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又伴你考入大学,直到有了工作。结婚那天,你把小锤悄悄装进梳妆台的小抽屉。
你细心地找来一个小盒子,把小铁锤装进去,当作包裹邮给儿子,里边附了你写的一首清代诗人郑燮的七绝《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个月后,儿子的信来了。他的字一个个排列整齐,力透纸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后,有一个明显的小锤印。你心里长出一口气,拧紧的眉毛舒展开来。
军营锤炼三年回来。儿子一进门竟然给你和丈夫一个温暖的熊抱。儿子坐下来,一边削好苹果递到你手里,一边汇报自己的进步,原来,儿子利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学习。由于训练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由于见义勇为被表彰,立了二等功;如今又提了干,做了军官。
“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喜不自胜,心里涌起好奇。“每天读书两个小时,坚持做好事。这样,天天有收获,有进步!”儿子自豪地说道。你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儿子用从部队学到的厨艺,为你和丈夫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儿子给你和丈夫讲述部队里的故事。
你弟弟擦窗户玻璃,意外跌伤肋骨。儿子开车送舅舅去医院。舅舅让儿子坐车上等。可他还是规规矩矩地把车停到车位,非扶着舅舅走不可。拍片、查结果,楼上楼下地陪检,细心照料舅舅。
“我这个外甥变化真大!”弟弟高兴地给你打电话。
那个喜欢与你顶牛儿的青涩少年走远了,你有点儿怅然若失。但最后,你幸福地笑了。泪眼蒙眬中你忽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一个美好的插曲,就像那把小铁锤,真的很美!
(有删改)
①以前肥胖懒惰,现在高大结实,吃苦耐劳;
②原来性格叛逆,与父母对立,现在主动与父母交流,孝顺温和;
③之前任性蛮横,现在明事理,守规矩,关爱他人;
④入伍前成绩平平,得过且过,现在主动学习,努力进取,表现突出,事业有成。
9.“儿子”入伍前后判若两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①借对打铁过程的描写,说明杂铁块只有经过不断锤炼,才能最终成才的道理;
②交代小铁锤的来历和它在“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③为下文写“你”用小铁锤鼓励儿子和儿子之后的变化做铺垫。
10.文中运用插叙,写了“你”关于“小铁锤”经历的回忆,请简要分析这一部分的作用。
句子用了一连串的词来描写儿子的外貌,展现出儿子在军营中产生的变化,体现出军营的磨炼对儿子的影响之大。
1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儿子的回信意在向“你”表明自己有接受挑战和磨炼的勇气和决心,“你”明白了儿子的心思,终于放了心,内心很是欣慰。
文中的儿子入伍前娇生惯养,有着许多缺点,入伍后经受了磨炼,成长为优秀的人才。这告诉我们,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作为父母,不能过分疼爱孩子,而应给孩子接受锻炼的机会,孩子才能成才。
12.读了这篇小说,你获得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