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作文指导(五) 学习改写 同步课堂练(课件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作文指导(五) 学习改写 同步课堂练(课件版)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8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1 14: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单元作文指导(五)
学习改写
目录
学习导航
写作指导
范文评点
作文训练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改写作文的常见形式和基本特点,明确改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言语实践训练,培养联想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写作指导
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改写的常见形式有:①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②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③改变叙述角度,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如何进行改写呢?
1.在理解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改写。改写时,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如把古典文学名著改写成通俗的少儿读物,就要选择恰当的内容,简化故事情节,用浅近易懂的语言来讲述。
2.改写时要注意行文的协调。
(1)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夹杂口语。
(2)注意避免人称不统一和情节上的混乱。
比如,改写后的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要避免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改写和扩写、缩写,都是以原作为基础来写作的。改写时常常会用到扩写和缩写的一些方法,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范文评点
《范进中举》改写
今天对我来说,原本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作为屠户,咱的活计还不就是买猪杀猪卖肉?所以今天我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开篇,看似平常的一天,却暗示着有不平常的事要发生。)
等到巳时的时候,有邻居在集市上迎到我,他喜笑颜开地说:“胡老爹,还赶猪呢?您女婿范老爷中了举人了。您快去贺喜吧!”什么?我女婿中举了?我抬头望望天,日头还是打东边出来的呀!我用力掐掐自己,嗯,很痛!看来是真的啦!哈哈,我女婿中举了,我女婿居然中举了!
我女婿真的中举了!我连忙对邻居喊道:“李老弟,您帮我把猪赶回去,我要去女婿家帮他家张罗张罗,先走一步啦!”(由怀疑女婿中举到相信女婿中举,调侃的语言中充满了诙谐。)
来到我的肉铺,我冲着不争气的儿子喊道:“割十斤肉,我要去你姐夫家贺喜去!”儿子用手掏了掏耳朵:“我没有听错吧,那个尖嘴猴腮的,一看就是福薄的,能有什么喜事?”一听这话我就来气了,连忙摆手:“你乱说什么,你姐夫相貌堂堂,才学好,品德又高。这次乡试他中了第七名亚元!”“什么,那个穷酸秀才中举了?”儿子惊得杀猪刀都丢到了地上。
我瞥了他一眼,训斥他:“你姐夫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他不中谁中?”儿子撇了撇嘴:“您之前不是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滚!”我呵斥儿子一声,亲自割肉。儿子在旁边心疼地说:“四五斤肉就可以了。您怎么还拿钱?”我用手敲了敲他的脑袋:“你傻呀,你姐夫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只怕他还不稀罕呢。”(“掏了掏耳朵”“连忙摆手”“惊得杀猪刀都丢到了地上”“瞥了他一眼”等动作、神态描写细致传神。且从父子对话中可以感知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
来到女婿家,发现女婿不在。亲家哭哭啼啼地说了女婿欢喜得发疯的事。
大伙都提议让我去抽打女婿,让他回神。我很为难:“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打了天上的星宿,是要遭报应的!”(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出胡屠户迷信无知、庸俗势利的性格特征。)邻居劝说我:“胡老爹,您治好了女婿的病,就是有功,老天爷不会怪罪您的!”报录的人也说:“不打紧的,您必须这样做。”
想到要打“文曲星”,我就胆怯。哎,之前看他不顺眼,打得多顺手,可是如今他是老爷了,可就打不得了!我喝了两碗酒,壮了壮胆子,卷一卷油晃晃的衣袖,出门寻女婿去。
来到集上,只见女婿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还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看到他这样,我心中涌现出他往日龌龊的样子,于是凶神恶煞地走到他跟前,训斥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说罢,我就打了他一耳光。周围的人都笑起来。我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我打了我女婿!我打了老爷,我打了天上的星宿了!我的手发抖,打不下去了,手掌也隐隐作痛。但谁能想到女婿真的被我打醒了呢!(对胡屠户的动作、心理刻画生动。)
哈哈,今天原来还是放榜的日子!今天我女婿中举啦!我成了举人老爷的老泰山。我胡屠户也能扬眉吐气啦!今天真是个好日子!(照应开头,点明主旨。)
文章以胡屠户的口吻,叙述了他眼中放榜这不寻常的一天所发生的事。习作以胡屠户迎猪的日常开头,紧接着写了邻居告知胡屠户范进中举的消息和胡屠户回肉铺割肉拿钱的经过。这一片段改写较成功,写出胡屠户前倨后恭、唯利是图的个性。“打范进”这一高潮部分与原著相符,通过心理、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胡屠户丑陋的嘴脸。
《刘姥姥进大观园》剧本
地点:秋爽斋。
人物:贾母、刘姥姥、板儿、贾宝玉和众姐妹等。(舞台提示交代本剧发生的地点和人物。)
剧本:
秋爽斋内,贾母带着众人进来,按席坐下。
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刘姥姥占着小楠木桌,傍着贾母一桌。
……
鸳鸯侍立在边,悄悄对刘姥姥说:别忘了。
刘姥姥会心点头:放心。(对话描写简洁得当。)
鸳鸯负责分筷子,和凤姐儿递了个眼色,故意把一双象牙镶金的筷子递给刘姥姥。
刘姥姥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笑道:这叉巴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幸好俺在家里劳动惯了,要不还拿不住这金筷子。(刘姥姥的话形象生动,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众人一阵哄笑。
丫鬟端上两碗菜,凤姐儿故意拣了鸽子蛋,放在刘姥姥的桌上。
贾母:请。
刘姥姥突然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刘姥姥鼓着腮帮子不语了。
众人先一愣,接着上下都哈哈大笑起来。
史湘云一口茶喷出来。
林黛玉笑岔了气,捂着肚子,伏在桌上直叫哎哟!(细节描写林黛玉,突出“笑”的场景。)
宝玉滚到贾母怀里。
贾母笑着搂着宝玉叫心肝,心肝。
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说不上话来。
薛姨妈一口茶喷在探春的裙子上。
探春手里的茶碗都扣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妈,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侍奉的丫鬟、婆子、小厮都笑得蹲在地上,也有忍着笑替姑娘们换衣裳的。(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各人不同的笑态,深刻而生动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
独有凤姐儿、鸳鸯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吃菜。(写众人,更突出与众不同的凤姐。)
刘姥姥拿筷子夹鸽子蛋夹不着,说道:这儿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
众人又哄笑起来。(再次哄笑,情景渲染。)
贾母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指着凤姐儿道:又是凤丫头这促狭鬼闹的!快别信她的话了。
刘姥姥终于用筷子夹到了一个鸽子蛋,才要伸脖子吃。鸽子蛋却掉在地上。
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就没了!
贾母:快给姥姥换银筷子,别让老人家难受了。
刘姥姥接过乌木镶嵌银的筷子。
凤姐儿: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就试出来了。
刘姥姥:这菜里若有毒,俺们那些都成了砒霜了!哪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
贾母乐得,命人把自己的菜端给刘姥姥。又命一个老嬷嬷夹菜给板儿。
吃罢饭。
贾母带着众人去探春卧室里闲话。
刘姥姥: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凤姐儿给刘姥姥赔罪:老人家,您别多心,刚才不过大家都逗个乐子。
鸳鸯也笑道:姥姥别恼,我给您老人家赔不是。
刘姥姥忙道:俺们都哄着老太太开心,有什么恼的!不过大家取个乐子,我心里要恼,也就不说了。(语言描写符合人物形象,表现了每个人的特点。)
众人哈哈笑着,继续饮茶笑谈。
本文属于小说改课本剧的佳作。作者主要抓住刘姥姥的言行展开详写,对凤姐儿、鸳鸯两个人物做了次要描写。文中,贾母和其他人起陪衬作用。作者以刘姥姥导引整个故事节奏,对她的描写部分基本保留了原作内容。这样的剧本构思,既增加了场面的欢悦气氛,也把刘姥姥朴实而不失圆滑的特点刻画了出来。
作文训练
从下面三篇课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改
写成一篇故事。
《狼》《愚公移山》《卖炭翁》
要求:(1)忠于原作,适当增加语言、动作、心
理等描写,不要逐字逐句翻译;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改写文章,常犯的毛病有二:一是容易重复原文的情节;二是脱离不开原文的框架,写不出自己的新意来。改写《狼》,关键是增加对人物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描写,还要有适当的环境描写,以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曲折、吸引人。改写《愚公移山》,可以在叙述故事基本情节基础上,内容重点围绕愚公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细致的描绘,同时要对智叟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描述,以便同愚公进行对比,凸显愚公的精神、品质。改写《卖炭翁》,容易犯把原诗翻译成白话文的毛病,应以原诗为基础,摆脱原诗的限制,重新组织材料,安排情节。可以加入合理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