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4 山水画的意境
第 四 单 元
目录
学习导航
基础巩固
读写综合
教材原题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理清脉络层次。
2.学习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及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理解文中阐述的意境,并能借此感悟山水画与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高频考点 分析议论文中引用的作用:
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更具权威性,增强文采美,增加文化底蕴,议论文中常常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古诗词等。分析引用的作用,也是中考的一个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
(1)文中引用古诗词(材料、名言)有什么作用?
(2)《××××××》一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词,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基础巩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yì jìng( )”,yì jìng( )是山水画的灵魂。
(2)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chóu chàng( ),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zhēn zhì( )、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xuàn rǎn( ),意境会更鲜明。
意境
惆怅
真挚
渲染
意境
(5)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shēn lín qí jìng
( ),长期观察。
(6)做到“全马在胸”“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7)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zhāo zhāo mù mù( )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8)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fú guāng lüè yǐng( ),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身临其境
胸有成竹
朝朝暮暮
浮光掠影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白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占据着“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
B.虽然只是寥寥数笔,画家已将秋天萧瑟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对于这场比赛,主教练里皮虽然说不上是胸有成竹,但是起码算得上是心中有数。
C
【解析】A项,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使用正确。B项,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也比喻夸大地形容。使用正确。C项,浮光掠影: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句中用来形容观赏景色,属望文生义。D项,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使用正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机关开展工作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
B.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用餐,只要坚持使用公筷公勺,就会建立一种良好风尚,社会也将由此更加文明。
C.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及其实践,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我们应该传承并不断发展。
D.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走出一条共享、共建、共赢的安全之路。
【解析】B项,搭配不当,应将“建立”改为“形成”;C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该在“实践”后添加“经验”;D项,语序不当,应该改为“共建、共享、共赢”。
A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一般说来,国运昌盛之时,文化也会有较大发展;①______________,文化也会处于低迷状态。与此同时,文化的性质和形态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但其实,文化强,民族也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是国家的形象和软实力;②_________________,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旗帜。
国运衰微之时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
(2020·杭州)余杭良渚文化村居民制订的“村民公约”,有“我们不往窗外抛撒物品,晾晒浇灌防止滴水”“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我们在乘车、购物时依次排队,尊老爱幼”等内容。某小区的公约,有“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烟蒂”“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等内容。两者相比较,“村民公约”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都以“我们”作主语,强调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没有出现强制性的词语,语气较亲切、委婉,用语文明;多从正面规范居民自己的言行。
①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②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③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④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
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
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⑤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5.下列论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齐白石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
C.山水画画家不仅注重表现“光”,而且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的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
C
【解析】C项中“山水画画家不仅注重表现‘光’”说法错误,中国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
6.分析第②段作者的论述思路。
先正面阐发,层层递进,揭示“观察”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然后从反面论证,指出“看一眼、画一笔”,就想画出好画是难以想象的。全段层层推进,逻辑严谨,思路清晰。
7.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高频考点★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举荆浩画松的例子,证明中国画更注重表现客观对象的精神实质,而这需要长期观察。“数万本”从侧面表现观察时间之久,“其真”指松树的精神实质。举例典型,引用精当,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8.“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一句从反面进行论证,说明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对于画家创造意境的重要性,是对上文的补充,使论证更全面。
(2020·盘锦)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诗中有画不是图
①我们常用“诗中有画”来形容那些形象生动的诗句。于是,有人喜欢辅以图片来帮助理解诗歌。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配上庐山瀑布的图片,把凝练的诗句具体化,把文字的表述形象化。但事实上,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可能滞于肤浅,不能切实有效地理解诗作。这里,我们或许错误地理解了“诗中有画”的本意。因为,诗中有画,强调的是一首诗自成的艺术境界。
②诗中有画,源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从“诗中有画”一语的出处来看,苏东坡在评价王维的作品《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字面义上,苏轼的确是形容王维的诗绘声绘色,吟罢让人置身画中。但实际上,苏轼眼中的画不是西方绘画,更不是我们日常拍摄的照片,而是我们传统的中国画。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传统绘画在气质、品格和精神上具有同一性,它们都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生命精神。中国的文化传统注重的是精神、内蕴、风骨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无论是诗中还是画中,景物早已不是自然之景,而是融入了人的情感、理趣和气韵。可见,诗中的“画”,不仅在于见“形”,更在于见“意”。
③诗中有画,源自对诗歌意境的品味。前面谈的是古典诗,再来看现代诗中的“画”:阅读《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我们全用“绘画美”来形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这本身没有问题。但诗中所写的“云彩”“波光”“金柳”“青荇”包含着诗人特别的情感,这是多么真实、精美的图片都无法取代的,因为诗中之景不是一般的景,而是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是心与物的融合与统一,这些意象的交织,共同构成了康河河畔静谧秀美的风光,同时蕴含着诗人对景物的陶醉、对人生理想的逐梦和对离别时分的留恋,即便是单一的意象,也远远超越图片的信息量。在这首诗中,由多个意象共同构成的动人意境,其表达效果,图片就更难以企及了。
④为什么一样的庐山瀑布,孟浩然看到了,会写出“春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李白看到了,会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张继看到了,会写成“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我们看了,却往往想到的是举起相机或手机来拍照。如果我们不能从事物中见情、见理、见精神,或者通俗点讲就是“不走心”,那我们的诗心就永远不能唤醒。
⑤综上所述,当我们说“诗中有画”,是说这首诗具有自成的艺术境界,而不是说,我们看到诗就看到了真实的景物。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诗中有画,强调的是一首诗自成的艺术境界。
提出观点
分析论述 从“诗中有画”的出处,分析出苏东坡所说的画应指传统的中国画。
得出结论
10.阅读选文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A诗中有画,源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B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共性。
C诗中的“画”,不仅在于见“形”,更在于见“意”。
11.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诗中有画,源自对诗歌意境的品味”的观点。
12.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诗歌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生命精神。
B.“云彩”“波光”“金柳”“青荇”是蕴含诗人特别情感的形象。
C.《再别康桥》是一首具有“绘画美”艺术特色的现代诗歌。
D.面对着庐山瀑布,李白和张继有着完全相同的体验和感受。
D
【解析】依据文章第④段“李白看到了,会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张继看到了,会写成‘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可知,面对着庐山瀑布,李白和张继有着完全不相同的体验和感受。
“图”是:
“画”是:
13.请赏读《新月》这首小诗,并结合“阅读提示”。写出你看到的“图”和“画”分别是什么。
新月、小船、花、夜等图片。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
(何其芳《新月》)
阅读提示:这首小诗,借助“新月”“小船”“花香”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新月”“小船”“花香”“夜暖”等意象,蕴含着作者思乡之情,构成了美好的意境。
读写综合
亲爱的同学,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引用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增强了说服力。那么,请你也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表达一个观点吧。(100字左右)
【示例】结交朋友,不可不察交友之道,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这是因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无数事实证明:朋友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品行影响极大,有的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材原题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见统编教材九下第80页“思考探究二”)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所举实例,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
【参考答案】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旨在具体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有景物描写,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会个人感情的写作手法,对意境进行阐释。引用名句,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又使得行文典雅,富有知识性。
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词、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更能全面深入认识现实。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同时,引用领袖的诗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又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性。
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意在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议论文中引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可使所表达的意思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
2.可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3.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推陈出新,增强议论的生动性、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