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单元作文指导(一)
学习扩写
目录
学习导航
写作指导
范文评点
作文训练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阅读不同的材料,能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
2.总结不同文体的扩写技巧与方法,应用到作文当中。
3.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作水平。
写作指导
扩写是指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式。如“女娲造人”的故事,在古籍的记载中只有寥寥几十个字,但我们学过的课文《女娲造人》却用了一千余字的篇幅详细叙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对女娲在造人过程中的行动和心理展开了具体、生动的描写,使故事显得丰满、充实。这种写作方式就是扩写。
如何进行扩写呢?
体裁 扩写要求 扩写点 扩写注意事项
记叙性文章 忠于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 补充情节和细节,增加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等,力求情节丰富、人物生动 1.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
2.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
3.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避免枝大于干。
说明性文章 忠于原文的说明对象 补充材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丰富对说明对象的介绍 1.材料要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有关;
2.语言力求形象生动。
议论性文章 忠于原文的观点 进一步补充论据,丰富论证方法,阐释观点 1.补充的分论点要从属于中心论点;
2.补充的论据要与论点一致,要有分析论证;
3.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
范文评点
最美的赏赐
(题目新颖,紧扣题意。)
夜晚快要降临了,西边的夕阳红得鲜艳,鸟儿成群结队地归巢了。这时五鹿城外的荒野上有一队人马仍在不知疲倦地行驶着。他们就是被迫逃亡的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重耳坐在马车上,被马车颠得左摇右晃。耳边是早已听惯了的马车轮子吱吱扭扭的噪音,重耳仰头凝望着天空。(人物形象描写细腻,扩写详细到位。)
一群鸟从他头顶上飞过,重耳长叹了一声说:“唉!鸟有巢能回,狗有窝能归,可我一个诸侯国的公子为什么要在这荒野上漂泊呢?”他环视众人,众人垂头不语。
狐偃狠狠地抽了马一鞭子,说:“咱们也是不得已呀!当初如果不出逃,献公就要把咱们逼上死路了。现在怀公不得民心,咱们只要到别的国家借来兵马,一定能夺回王位。”重耳眯起眼睛看着太阳,脑海中想象着自己身披王袍、君临天下的景象。许久,他回过神来说:“但愿天助我也,只是这荒野如此凄凉,我心中很惆怅呀!”众人都不言语。(根据联想和想象,添加对话描写,且适当引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使内容更加充实,对于人物形象的展现也更为精准。)
又走了一会儿,重耳说:“今天一天都没吃东西了,我饿得很。”
狐偃说:“我们也饿了,不如继续赶路,前面也许有人家,咱们去讨些吃的。”(过渡段,引出下文老农赠送土块的事件,推动情节发展。)
重耳一行来到一块田地边。这里土地贫瘠,麦苗稀疏,一位老农正在田间锄草。重耳走上前说:“我是晋国的公子,逃亡到此,腹中实在饥饿,望老者施舍一些吃的。”老农直起腰来,抹抹头上的汗珠,上下打量着重耳,然后环顾了一下自己荒芜的田地,心中想:我也已经一天没吃饭了,哪有吃的给你们。老农苦笑了一下,蹲下身去拿了一块土递给重耳。重耳大怒,道:“你竟敢戏弄我!”说罢扬起鞭子就要打老农。狐偃赶紧拉住重耳说:“公子不可,这是上天赐给的宝物呀!
土地是国家的象征,是建立国家的预兆。”重耳一听大喜,立即叩头谢了老农,郑重地接过土块,包好放在车上。(人物描写细腻,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刻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重耳等人继续策马前进,马车驶过,卷起漫天的尘土。重耳已不觉得腹中饥饿,只觉得夕阳很灿烂。(结尾充满力量,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这篇习作的主要亮点有:一是紧扣原材料“重耳拜土”进行扩写,增加了对人物、环境的描写;二是依照原文的结构,前后的写景衬托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中间增加重耳的艰难,结尾水到渠成;三是语言生动,增添的环境描写起到了渲染作用,人物对话更是丰富了人物形象,增添了作品的生动性。
成功贵在坚持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在给我们讲坚持的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战国时代荀子在说“坚持”。“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在说“坚持”,也是毛泽东求学时自我激励的对联。“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这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在说“坚持”。“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这是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说“坚持”。成功贵在坚持是我们得到的至理名言。(开头引用多个名言,这样既有权威性,又能充当文章的道理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他靠的是什么?是坚持。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后就对自己失去信心,那么我们现在就不可能看到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了,所以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列举司马迁的事例,事例详细,真实可靠,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他坚持把好的词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
终于,他成功了,他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然而他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人大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坚持是他成功的保障。(列举杰克·伦敦的事例,中外事例结合,使论证严密充实。)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正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腿力比较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相反,一匹劣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引用荀子的名言,论证文章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同学们,当困难阻挠你成功的脚步时,当失败挫伤你进取的雄心时,当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时,不要退缩,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通向成功!(照应题目和开头使文章首尾照应,使论点更加深刻。)
本文先引述了荀子、胡居仁、贝多芬、柏拉图的话作为论据,引出本文的论点——成功贵在坚持。然后列举了司马迁和杰克·伦敦的事例,再引用荀子的话,充分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语言简洁有力,论据充分多样,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作文训练
(温州)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全民阅读的时代,这是人人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时代。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以下情景:
S想好好读些书,回到家,S点开微信朋友圈……
请依据这个情景进行写作。
【提示】你可以用任何一种人称代替S。你可以就这个情景链接生活,叙述故事;也可以依据这个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针对情景中反映的现象展开论述……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情境型自主命题作文,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篇扩写作文。“S想好好读些书,回到家,S点开了微信朋友圈……”命题人用简短的材料为考生创设了一个人人熟悉的生活情境,其中人物S具有广泛代表性,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身边的人,代表的是一种很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这一情景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到家,家里空无一人,我刚拿出书来想读,谁知竟又不自觉地拿起了手机,只轻轻一点,一个个朋友纷纷登场。突然,“吱”的一声,门开了,原来是妈妈回来了……也可以是讲述别人的故事:
小明作为班里的一名优等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每一次公布考试成绩,他都能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小明总是无精打采,上课昏昏欲睡,成绩一落千丈……原来是朋友圈惹的祸。还可针对朋友圈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本来是想读书的,为什么又忍不住打开了朋友圈?朋友圈究竟有何吸引力?读朋友圈就等于读书吗?这一行为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我又该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作为话题,展开议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