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宇发展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宇发展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17:5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城、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代文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A.相互交融 B.独立多元 C.源远流长 D.多元一体
2.雅典会为城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举办隆重的葬礼;葬礼上伯里克利曾说过“因懦弱而苟活比因为爱国而战死更为耻辱”;德育教育中讲述英雄故事如阿喀琉斯为了拯救希腊人而战、为集体荣誉而战。这些做法旨在
A.保障各个阶层的权利 B.鼓励公民参加宗教活动
C.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 D.塑造公民爱国主义精神
3.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人超过了“10个人3天的劳动”就要遭到禁止,通常采用简单的柱形墓碑,城邦每年为阵亡者举行公共葬礼。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
A.提倡节俭的消费观念 B.削弱特权加强城邦意识
C.保障公民的权利平等 D.鼓励生产增加城邦财富
4.雅典公民大会规定:五百人议事会提前四天确立公民大会谈论事项;来自基层的提议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才能接受投票;因为种种原因,担心第一次投票不安全,还可以进行第二次投票。此议事规则有利于
A.强化公民大会权力 B.减少决策冲动失误
C.防止政治人物独裁 D.权力相互制约平衡
5.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的军队每征服一地就建造城镇,然后从家乡招募希腊人来统治管理,并鼓励希腊人同当地人通婚。这一做法产生的影响是
A.稳固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B.造成了不同文化交织的混合文化产生
C.导致了西亚文明特色的消亡
D.开启了东西文明交流融合历史的序幕
6.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说,“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材料主要揭示了古代雅典
A.主权在民思想比较流行 B.实行直接民主的主要原因
C.城邦政治体制较为发达 D.采取平民共治的有利条件
7.在希腊城邦中,“城邦领域”同“家庭领域”严格区分开来,公共生活以市政广场为中心,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只是在这一特定场所进行。公共领域由讨论和共同行动组成,前者包括参与议事和法庭陪审,后者包括参战和体育竞赛。据此说明城邦
A.公共领域的主导性 B.家庭领域的落后性
C.公共生活的平等性 D.政治参与的广泛性
8.下图为公元前8一前6世纪的希腊示意图。据此推知,这一时期的希腊
A.借助移民方式扩大影响 B.直接民主促使城邦独立自主
C.地区性的大国先后兴起 D.公民参政反对城邦贵族统治
9.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从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可以了解到古希腊戏剧
A.渐失人文主义色彩 B.可以培育公民素养
C.迎合贵族文化味 D.表演形式的程式化
10.据《雅典政制》记载:公元前355年以后,雅典所有起诉案均由公民法庭审理,并且雅典公民大会的立法权也部分丧失。富人多在公民大会,而穷人则多在公民法庭。穷人受到陪审员权力和重要性的吸引参加公民法庭,可以剥夺富人财产向富人施加压力。这表明雅典
A.权力制约平衡逐渐形成 B.贵族政治渐趋式微
C.社会阶层矛盾比较尖锐 D.民主政治特征明显
11.有学者认为,在古希腊城邦,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泾渭分明。公共领域既建立在对谈之上——对谈可以分别采取讨论和诉讼的形式,又建立在共同活动(实践)之上——这种实践可能是战争,也可能是竞技活动。古希腊公共领域的活动
A.培养了公民的集体观念 B.避免了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C.激发了居民的参政意识 D.强化了政治生活的开放性
12.柏拉图认为“(民主制度)看来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据此可知,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制度
A.忽视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B.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平等
C.在实际运作中缺乏理性 D.实际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13.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允许各行省宗教信仰自由,罗马万神殿中放置着各族群自己信仰的神像。人们崇拜奥古斯都并将其划入神列。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罗马( )
A.国家认同的强化 B.人文精神的缺失
C.政治体制的转变 D.法治传统的破坏
14.波斯帝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行政和军事长官互相监督 B.提高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强化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D.效仿中国元朝的行政制度
15.为了提高罗马军团的机动性,古罗马在高卢省建设的公路就长达1.3万里,即使在偏远的不列颠地区,其建设的公路也长达500里,故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之说。公路的建设
A.弥合了公民与非公民间的距高 B.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稳定与统一
C.阳碍帝国商业繁荣与市场运转 D.意在加强民间人员往来与交流
16.到公元前327年止,亚历山大征服和组建的12个省中有11个省仍任用伊朗人为总督;他长期以来一直戴着作为胜利者标志的马其顿帽,换成被征服了的波斯人的头巾;他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显贵女子结婚。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后
A.希腊化的成果显著 B.没有战胜波斯帝国
C.政策带有东方特色 D.成功推动社会转型
17.西亚文明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渐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该时期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人类的精神气质往往取决于生命的早期,文明的特性也往往取决于文明的初期阶段。古代西亚文明发源于三大洲十字路口和古代世界体系的枢纽地带,即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地区。由于民族迁徙流动频繁……在西亚两河流域地区除了最早出现的以乌尔城为核心的苏美尔文明,还依时间轴次第出现了阿卡德文明、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新巴比伦文明……同时在两河流域外,还出现了包括埃兰文明、波斯文明在内的伊朗文明,犹太文明以及伊斯兰文明等文明形态。……通过丝绸之路,西亚的葡萄、石榴等约50种植物以及佛教、景教等多种宗教传入中国;而中国的陶瓷、药剂、服饰以及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技术、铸铁术等传入西亚。此外,印度数字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近代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同样,希腊文化也经由西亚文明.传播至东亚地区。
——摘编自王健《西亚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美尔地区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的主要表现。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亚文明的特性并分析其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点,并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
1-5BDBBB 6-10BAABD 11-15ACACB 16C
17.(1)金属工具的使用、城市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
(2)特性: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摇篮;文明形态多样化;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成为亚洲其他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中介。
原因:地理条件和气候适宜农耕发展,农业起源早;发源于三大洲十字路口,位于世界文明的枢纽地带;民族迁徙交流频繁。
18.(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2)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
认识: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