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元测试--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元测试--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18: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测试
1.下表是联合国1961-1974年间通过的部分文件。由此可见,当时
1961年 《联合国发展十年:国际合作方案》 突一出体现了民族独立与经济主权独立基础一上的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1966年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反映了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人权观点
1974年 《关于一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宣言》《行动纲领》《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 一体现出国际法的原则和规范,一指导着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经济制度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A.“一超多强”世界格局开始呈现 B.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基本形成
C.发展中国家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 D.“冷战”阴影下的联合国难有作为
2.1980年至2016年,欧美国家前1%的富有群体收入增长约200%;新兴国家劳动者收入增长约100%,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后90%的群体平均收入只增长了50%。劳动回报率不足给发达国家“沉默的大多数”带来了不平等感,这些中产和底层劳动者对经济一体化的态度逐渐演变成政治上的本国优先主义。对此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南北国家贫富分化状况不断加剧 B.世界经济一体化明显违背平等原则
C.经济全球化趋势正面临严峻挑战 D.各国积极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下图反映了二战以来关税与世界贸易总额变化的概况。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建立机制保障贸易自由
4.有研究机构报告称:“气候变化风险将通过贸易、产业链和金融等渠道进行传导,与遭受经济困难的经济体联系紧密的国家或机构将受到波及,通过连锁反应发酵,甚至可能造成全球性金融动荡。”该研究报告意在强调
A.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B.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气候变化的风险加剧
C.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D.气候变化风险与全球金融风险相互激荡
5.在2021年10月30日开幕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意大利总理呼吁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新冠疫苗,推动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英国首相表示20国集团首要任务是推动新冠疫苗的快速、公平和全球分配。这说明国际社会在应对危机时应
A.各自为政,独善其身 B.加强国际合作
C.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迎合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6.1965~1986年,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价格平均提高2.4%,而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的年均增长率为5.5%。1950年,发展中国家尚有3亿美元的外贸顺差,但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却高达每年数百亿美元。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 B.国际经济旧秩序亟需改变
C.关贸总协定弊大于利 D.两极格局导致发展已失衡
7.欧共体成立后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块跳板来减少美国关税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这反映出
A.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区域集团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C.美、日、欧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D.跨国公司推动资本的全球扩张
8.下表所示的一系列事件反映了( )
1978年 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专题报道《美国硅谷的日本人间谍》。
1982年 美国商务部启动对日本芯片在美倾销的调查,并要求日本公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研究组合”的1000余项专利。
1983年 美国《商务周刊》发表长篇特稿《芯片战争——日本的威胁》。
1986年 《日美半导体协定》签署,日本承诺扩大开放本国半导体市场,并监控出口到美国的半导体产品价格。
1987年 与1985年相比,日本三家主要半导体公司销售额增速如下:日立从11.95%变为-3.2%,夏普由20.2%转为-9.7%,富士通从25.3%降为4.5%。
A.美国遏制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 B.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由盛转衰
C.媒体促成了美国贸易霸凌政策 D.单边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9.观察下图历史漫画《此一时,彼一时》。冷战结束后,美苏两霸元气大伤,而德国、日本两个“二战”战败国却在美国羽翼的保护下,发展成经济强国。与蓬勃的德、日经济相比,美国经济一度陷于困境之中。这表明
A.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 B.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C.德日经济已经领先于世界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10.“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进入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各种双多边场合反复提到“团结”一词,号召各国团结合作、共克时艰。这一中国外交高频词的出现
A.彰显各国联系日益紧密 B.说明世界局势并不太平
C.体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 D.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11.南南合作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七十七国集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阵地,但是由于国际发展合作话语权一直受西方主导,南南合作在其后30多年中进展缓慢,直到以中国为首的南方国家崛起,南南合作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开始进入新南南合作阶段。材料反映了
A.南南合作推动全球化发展
B.中国成为南南合作发展进程的主宰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D.南南合作受益于国际经济格局变动
12.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从被动应付、一般性参与、主动参与到主导参与的过程,下列属于“主导参与”的表现是
A.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D.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有学者指出,当今世界,虽然美国妄图主宰世界已引发普遍不满,但制约的力量还难以“合纵”“连横”;美国虽蛮横地推行“单边主义”引发大国关系急剧调整,但各国又尽量避免与美发生冲撞,从而使大国关系的调整呈现出侧重彼此“借重”而不图“联合”。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当前的大国关系
A.带有比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B.应该谋求妥协求同合作而避免冲突
C.背离了当今世界的政治形势 D.避免了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问题
14.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1995年科索沃战争爆发,但新的世界大战至今没有爆发。另一方面199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经济增长率达到3%,世界贸易量增长率增至5% 6%。材料表明
A.世界各国获得同等发展机会 B.世界和平问题基本无法解决
C.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
15.索马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只有400美元。自从20世纪90年代政府垮台之后,索马里就一直深陷内战之中,贫苦的索马里人为了生计,不得已去劫持船舶以换得赎金。这便是索马里海盗出现的根本原因。材料折射出
A.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是时代主题
B.局部动乱依旧威胁世界的和平发展
C.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D.贫穷,落后阴影困扰着发展中国家
16.1961年9月,《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公布,其中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这些论述是对哪一文件主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A.《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B.《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经济展望声明》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上不少学者都分析过,20世纪下半叶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并列出了许多方面的因素。据我个人看来,最具根本性的是如下两个因素:第一是毁灭性热核武器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对于一个拥有热核武器的大国来说,已经不能放手无限地使用战争手段,去解决国际政治和经济矛盾。第二是日趋加强的世界整体性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现在世界各国已经越来越相互依存,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人类已经从“零和关心”发展到“共赢的全球关系”。······今天的人类已不能再打无限化的总体战争了。
——摘编自李巨廉《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下半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一方面,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与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P143页
材料二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类在和平与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意义。
1-5CCDAB 6-10BBDAC 11-15DCBDA 16B
17.(1)毁灭性热核武器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日趋加强的世界整体性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争端;毒品犯罪;传染病;种族冲突;领土争端等。
18.(1)挑战:A.发展方面: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B.和平安全方面:地区热点题此起彼伏;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
(2)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安全上,要坚持对话解决争端、协商化解分歧,反对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地球家园。贡献: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推动了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