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测试题--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测试题--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18: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一、单选题
1.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这反映了当时
A.美国在冷战中凸显优势 B.两极格局之下战争威胁经济发展
C.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D.冷战环境影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2.在对农业进行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削减农业税、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等系列改革的同时,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苏联社会主义改革闸门的苏共领导人是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叶利钦
3.万隆会议之前,亚非地区除朝鲜、蒙古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外,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仅5个;万隆会议之后到1959年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1960—1964年有1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这说明万隆会议
A.扩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
B.使中国外交战略发生根本转变
C.消除了亚非各国的误解
D.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4.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分布表,该表体现的最主要信息是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A.私有经济比重加强 B.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出现
C.福利政策的出现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5.下表是根据学者崔士鑫《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1900-2005)》一文整理的(1964-1979年)英国经济和进出口的数据。这些变化
年份 1964 1970 1974 1979
公共支出占CDP比例(%) 34.1 37.7 40.4 41.1
通货膨胀率(%) 3.1 7.8 16.9 13.4
失业人数(千人) 372 555 542 1344
工业产出指数(1975年=100) 86.2 99.9 105.7 112.8
英国在世界出口产品中的份额(%) 14.4 10.8 8.8 9.7
A.反映出英国“世界工厂”地位丧失
B.使得英国此后更加注重市场的作用
C.折射出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
D.一定程度上说明英国经济不断衰退
6.据一位旅居西德的华人回忆,很多年来,每天一早出门,都会看到门前堆着许多垃圾。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他家门口变得不再有垃圾,社区警察对他的态度也变得亲切起来;一些生活在南非的华人也表示,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些事例折射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
A.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 B.发达国家治安的改善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非政治合作的深化
7.1952年4月,苏联在莫斯科举办民间性国际经济会议。该会议云集了东西方各国商界精英,不仅探讨突破政治束缚、开展民间贸易的可能性,苏联、中国以及东欧各国还先后与西方各国商人签署了大量实质性的贸易协定。这说明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激化 B.美苏争霸的局势有所缓和
C.西欧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冷战对抗不符合时代潮流
8.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他认为苏联是“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就可以迫使苏联退却。这表明
A.战略猜忌加剧国际局势动荡 B.美苏盟友关系逐渐走向破裂
C.妖魔化对手是冷战主体方式 D.意识形态深刻影响政府政策
9.德国当代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说:“发达的资本主义……无法用社会福利进一步完善自身”,这是因为“福利国家”制度
A.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B.违背社会公平与正义
C.不利于公民的经济安全
D.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10.下图是“冷战”期间苏联创作的一幅漫画。画中坐在第一排的美国按铃后,后排欧洲各国就跟着举手。该漫画
A.赞扬了欧洲联合下的决策机制 B.倡导了美苏两国共同主宰世界
C.讽刺了美国控制资本主义阵营 D.揭露了美国势力向亚非拉渗透
11.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混合经济的发展
③福利制度的完善 ④计划经济的推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12.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明确表示:“美国与苏联的竞争是军事、经济和政治的竞争,但美苏对抗的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失利,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交流都将毫无意义。”这种认识
A.促使美国实行战略收缩 B.削弱了美苏对抗的程度
C.阻断了美苏的文化交流 D.影响了和平演变的力度
13.如图为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平均GDP增长速度对比示意图,材料表明
A.苏联经济增长不断减缓 B.世界各国工业化有所发展
C.苏联体制弊端日趋显露 D.私有化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14.一位细心的同学通过查阅有关材料发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着德国的两面国旗(图一,图二),可90年代后只剩下图二所示国旗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共体成立
B.联合国改革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15.1950年,在美军驻日最高司令部的支持下,日本政府允许战时领导人重返政治舞台,并解雇1.3万名被怀疑为共产党员的工作人员。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远东政治局势变动 B.日本成为美国争霸的工具
C.日本推行民主改革 D.华约组织的建立造成威胁
二、材料分析题
16.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稳定的社会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的“乡村自治”,实际上主要存在于王朝国家的乡里控制制度所不能及的领域。中国历史上的“乡村自治”,就是在这种王朝国家行政管理的“局部真空”里存在的,而这种“局部真空”,就是王朝国家权力所不及的领域———既包括王朝国家权力所不能及的地域,也包括其所不能及的经济与社会领域。虽然历史上存在着诸种形式的“乡村自治”,但“乡村自治”却并非王朝国家的一种统治政策,至多表现为某种“统治策略”。
——摘自鲁西奇《“下县的皇权”:中国古代乡里制度及其实质》
材料二 (英国)出生:*贫困的母亲可获得附加补助加上一次性补助;每个婴儿出生,医药费平均为1150英镑,全免。儿童时代:(16岁以前)每个儿童每星期得6.85英镑津贴。贫苦失业家庭11岁以下儿童每星期得9.60英镑津贴;*未失业贫困家庭可获得家庭收入补助;小学和中学教育免费;*有的儿童可享受免费牛奶、午餐。(注:带*的为英国政府打算取消的项目)
——摘自洪江《从摇篮到坟墓》,载《欧洲研究》1986年第1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清朝基层治理制度说明中国古代王朝占据乡村自治的“局部真空”。结合所学,简述古希腊时期在“乡村自治”方面的“统治策略”。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行的儿童保障措施,结合所学,说明英国政府打算取消一些项目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规定禁止将战略物资及与战略物资有关的技术资料输入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政府认为,中国比苏联更落后,但周边国家与中国力量差距大,倘若没有美国的抵制,“中国就能征服整个东南亚”。他们坚持“中国差别”原则,对中国的贸易管制要严于苏联。
197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规定:将“技术及对该种技术转移有重大作用的物资”的管制作为“特殊重点”。1991年,巴统(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成员国对尖端材料计算机、电子通信、航空航天技术等九大领域的物品和技术实行禁运。到苏联解体之前,在二十种重要军事技术领域中,美国在十五个领域领先,苏联只在两个领域保持领先。
——摘编自崔丕《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政府对中国坚持“差别待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遏制重点的转变
材料二 部分学者在分析1914年前后的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的过程中敏锐地觉察到,当今的国际格局.状态和百年前的情况有某种类似之处,德国安德烈亚斯赫伯格罗特教授指出,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并非易事,但是今天亚洲的局势无论与1914年的欧洲有多少相似,其中一条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今天的大国都意识到战争不该轻易发动,这应该是历史给现实的启示。哈佛大学的理查德罗斯克兰斯教授认为夸大今天的国际形势与1914年的相似性是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直接类比。比如,国际社会的战争观已经今非昔比,1914年对战争的狂热美化今天已不复存在,这是现实的国际环境与1914年的最大差异;核武器的存在是制约大国之间战争的一个要素。但是战争的风险并非完全没有,中美两国只有互相深入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促进交流和合作才可能避免再次爆发大战
——《一战历史给现实的启示》
(3)部分学者认为当今国际格局与1914年前后国际格局有什么相似之处?这反映了西方政治家对今天的中国持怎样的态度?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者认为中美两国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B
6.C
7.D
8.B
9.D
10.C
11.A
12.D
13.B
14.C
15.A
16.(1)说明:所谓的局部真空就是王朝权力所不能调节的领域,这一领域既包括政治经济上的不能达到,也包括在空间层面的无法到达。其自治方式主义包括保甲制度、宗族制度、士绅阶层。本质上是封建王权与家族纽带相结合的一种自治方式,是王权不到县原则的体现。统治策略:实行公民大会制度、开设五百人会议、设立十将军委员会,设立行政官。
(2)措施:贫困母亲获得附加补助及一次性补助;婴儿出生医药费全免;16岁儿童获得补助;11岁以下贫苦失业家庭获得津贴;中小学教育免费;未失业家庭获得收入补助;部分儿童获得免费牛奶、午餐。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基本完善,在20世纪七十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开始出现滞涨危机,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行改革,取消部分福利政策。
17.(1)原因:中苏两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区别对待以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他们认为中国对亚洲国家的威胁更大。
(2)转变:战略物资为主转向高科技技术为主。
(3)相似之处:新兴大国崛起冲击传统国际格局。
态度:敌视中国崛起;“中国威胁论”
(4)原因:战争观不同;双方核武器的制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双方对话沟通机制的形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