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堂检测
选择题
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灭亡。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
杨坚 B.孙权 C.刘邦 D.杨广
2.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是指( )
A.西晋 B.北周 C.隋朝 D.北魏
3.宋朝李纲曾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重新统一南北 B.开通大运河 C.加强中央集权 D.建立科举制
4.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①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隋朝建立 B.隋朝统一全国
C.隋朝开始开凿大运河 D.隋朝灭亡
5.现在官员提拔都提倡通过严格考察、择优录取。历史上最早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隋朝末年,一位商人要去大运河的中心城市。请问他的目的地是( )
A.涿郡 B.洛阳 C.扬州 D.余杭
7.隋朝的历史贡献可与秦朝相媲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有( )
①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②开通了大运河 ③推行郡县制 ④创立了科举制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十分严重
9.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
A.统一南北币制 B.统一度量衡
C.开凿运河 D.提倡节俭
10.“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该篇檄文痛斥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11.“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进士科”的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统治 B.改善了选官制度
C.加强了经济交流 D.妨碍了中外往来
12.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13.隋炀帝时正式创立了科举制度,其主要特征是( )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14.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材料主要表明该“制度”( )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巩固统治
B.推动了唐朝文学和教育的发展
C.绝对实现了公平选拔人才
D.将人才的选拔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15.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的一段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16.有人说:“隋炀帝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灭掉陈朝,活捉陈后主
B.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C.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
D.励精图治,开创“开皇之治”
17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B.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统一
C.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
D.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
18.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繁荣而短暂 B.实现了统一
C.统治者残暴 D.大运河的开通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89年正月初一,隋朝五十多万大军趁着大雾悄然渡过长江,正月初八一举攻破建康,陈朝灭亡,隋朝统一全国。
材料二:隋文帝在位期间,京城及各地的粮仓,大的可储粮千万石,小的也可储粮几百万石,都储满了谷物。长安、洛阳和太原的国库中,储存的绢帛各有数千万匹。他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材料三:中国古代文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隋朝统一有何历史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发展状况如何?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该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4)材料二中隋文帝与材料四中“此河”的开凿有何重要联系?
(5)你同意“尽道隋亡为此河”吗?为什么?
答案
1-5ACAAA 6-10BBACB 11-15BDCAA 16-18CDA
19、(1)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社会经济繁荣。原因:隋文帝在位期间,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3)科举制。使平民可以凭才学做官,有了参政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影响了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
(4)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国力增强,为大运河的开通创造了物质条件。
(5)不同意。隋朝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