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元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元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2 14:1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测试
1.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演说中预料:“当我们展望今后5年、l0年或15年的时候,武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而且由于经济力量将成为其他力量的关键因素。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本世纪最后l/3时间在其他方面的前途。”下列对尼克松演说理解错误的是
A.他认为经济力量是决定政治格局的基础
B.他对数年后世界力量变化的预计基本准确
C.他基本看到世界多极化的发端和未来
D.他认为五个经济力量大小排列应是美、欧、苏、中、日
2.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田中角荣认为世界已由“两极”进入“多极”,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基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他认为:“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其外交设想
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促使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
C.客观上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D.导致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
3.20世纪80年代,一位西方外交官曾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
A.积极帮助亚非拉国家获得“独立” B.根除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C.彻底打破了旧的国际政治格局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4.吴有法在《德国史探研》中说到:“‘德国’问题在不同时期,含义也不同。对刚成立的联郑德国来说,‘德国问题’就是复兴西德经济、取得独立的国家主权,改善德法关系,防止德国成为‘第四帝国’。战后初期‘德国问题’的解决,就是通过欧洲一体化途径予以实现的……才有了今天的欧盟和欧洲的大联合。”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联邦德国的建立导致“德国问题”出现
B.德法关系的改善解决了“德国问题”
C.欧洲一体化有助于解决“德国问题”
D.欧洲一体化完成的标志是欧盟成立
5.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全球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充满生机的:它导致出现一个不可抗拒的市场一体化趋势,使单一民族国家看到了以前闻所未闻的新技术。这一趋势也让残酷无情的现实及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反冲力。”在这里作者认为,市场一体化趋势
A.是全球化充满了生机的主要原因 B.带来了新体系中残酷的现实问题
C.也激发了现实对全球化的反冲力 D.由单一民族国家技术交流所导致
6.某学者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复苏乏力,陷入长期停滞状况。对此,各国政府在经济贸易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排斥外来民族的攻策。去全球化充斥西方,已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该学者认为
A.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逐渐瓦解 B.逆全球化正成为世界潮流
C.贸易保护主义妨碍经济全球化 D.南北国家差距在不断缩小
7.印尼《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德国全球新闻网称,“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将影响沿线44亿人口。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机遇。对“一带一路”这一战略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C.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D.能够平衡各国的利益
8.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9.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时指出:“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可以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这句话说明
A.经济全球化能够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B.近年来有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动力
D.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这反映了
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逐渐加深
C.发展中国家谋求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区域集团化是实现全球化的步骤和途径
11.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作者意在说明
A.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
B.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
C.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
D.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
1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2016年1月16日至18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有关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当中使用人民币。这表明
A.当前中国在经济上主动融入西方经济体系
B.中国正逐渐取代欧美主导世界经济游戏规则
C.是美国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动摇的体现
D.其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13.为抵消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9月份签署一项法律,设立新的外援机构“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授权该公司可提供600亿美元贷款,并为愿意到发展中国家开拓业务的企业提供保险,包括增加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基建投资。美国的这一做法
A.表明其把中国当作最大竞争对手
B.是其推行经济霸权主义的体现
C.反映出中美激烈地争夺第三世界
D.是经济多极化日益明显的反映
14.据统计,从1948年到1994年,世界上先后出现了109 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如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独联体一体化 、南锥体共同市场等,各类新生的经济合作组织几乎覆盖了全世界。这现象出现的 主要原因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全球经济差距的缩小
C.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
15.东帝汶猫屎咖啡、牙买加蓝山咖啡、哥伦比亚瑰夏咖啡……在 2020 年 11 月 5 日至 10 日由中国举办的第三届进博会上,展馆里飘散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浓香。小小一杯咖啡,背后是一个千亿元级的朝阳产业……麦肯锡公司《中国消费者报告 2021 》指出,中国经济具有独特优势,后疫情时代将继续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增长引擎。这反映了
A.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增强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分享全球资源要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收效明显
16.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具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这说明
A.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B.东亚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复存在
C.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D.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两极格局轰然坍塌,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1993年,美国当代著名的保守派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延顿教授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一文,首次提出了轰动世界的“文明冲突”理论。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未来世界里,国际冲突的主要根源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因素,而主要来自文化方面产生的巨大差异。其二,来自文明方面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因此要建立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新秩序,以避免世界战争。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组,并呈现出多种复杂的趋势。其四,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之间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会联合对西方文明提出挑战。
---摘编自 《论亨延顿 《文明的冲突》: 58位中国学者的观点》
根据材料,请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自由选择保证的民主选举;从1947年至60年代,由美国接助而得到保持的市场经济;欧洲人之间的和解,尤其是德国人和法国人和好。在此基础上一于17年诞生欧洲经济共同体,虽然不无危机和紧张局面,欧共体仍得到扩大。
-----摘编自[英]约翰 史蒂文森《欧洲史》
材料二 到1958年1月1日,六因都已批准了罗马条约,共同市场告成立581年至1902年间,共同场内的工业生产手均长7.6,而歌洲七国由贸易联(以国为主的北欧等七个国家)的增长仅为。这个对比本就雄持地说明这一创举的成功。在这儿年里,六国间的贸易增加将近一倍。
----摘编自[美]斯图尔特·休斯《欧洲现代史》
材料三 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歌洲联盟取得了令人赐目的成就,它在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和平,为它的公民带来了繁荣。它创建了单一欧洲货币和无国界的“单一市场”…它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贸易力量,在环境保护和发展援助领城成为世界领先者。
----摘编自冯寿农、项颐倩《欧盟概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共同市场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联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
1.D2.C3.D4.C5.C6.C7.D8.B9.A10.B11.B12.D13.D14.D15.A16.C
17.示例:观点:不赞成塞缪尔·亨廷顿的世界“文明冲突”理论。
论述: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处理国际关系中冲突的根本办法不是“文明的冲突”,而应该以和为贵。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合流,体现出不同文明在中华文明包容性下共生。古中华文化圈内的东亚其他国家,也是兼容并包,各种文化、各种宗教和平共融,避免了因文化差异性而产生国际冲突。
世界新秩序应该是尊重各国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的“和谐世界”。当今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各国政府与民众正越来越意识到彼此沟通、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新中国政府建国初提出国家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十一世纪初又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思想,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思想的多样性,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小结: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虽然“和而不同”,但可以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把“文明冲突”转化为“和合文化”,使国际关系文明发展,以消除战争和强权政治。
(其余观点,言之有理、论据充分、史实准确,亦可得分)
18.(1)民主选举;市场经济;欧洲人之间的和解。
(2)作用:促进工业生产的增长;六国贸易的增加。
(3)表现:实现成员国的和平;创建了单一货币和单一市场;成为强大的贸易力量;成为环境保护和发展援助的领先者。
(4)由法德等国主导;合作领域不断深化;规模不断扩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