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运动和力选择、填空题2021-2022学年广东省各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运动和力选择、填空题2021-2022学年广东省各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1 18:4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运动和力选择、填空题
一、单选题
1.(2021·广东·深圳市枫叶学校八年级期中)首先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2.(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用手捏着一支粉笔静止在空中,现将手松开,假设在手松开的同时,粉笔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
A.粉笔将静止于原来位置 B.粉笔将竖直向上运动
C.粉笔将竖直向下运动 D.粉笔将沿水平方向运动
3.(2021·广东·广州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期中)小王推铅球,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a所示,如果推出的铅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一瞬间,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则球将( )
A.在空中静止
B.竖直向下落
C.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D.继续沿原轨迹向下
4.(2021·广东阳江·八年级期中)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5.(2021·广东·深圳市枫叶学校八年级期中)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还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阻力
6.(2021·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7.(2021·广东惠州·八年级期中)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①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当灯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电线
B.电线对灯的拉力大于灯对电线的拉力
C.灯对电线的拉力大于灯的重力
D.电线对灯的拉力与灯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2021·广东·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八年级期中)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不会保持静止状态
10.(2021·广东·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八年级期中)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的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引力
11.(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12.(2021·广东·深圳市枫叶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物体在运动中,没有受到平衡力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 B.匀速直线上升的物体
C.静止在地面上的火车 D.围绕着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
13.(2021·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甲重1.6N,乙重1.2N,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2.8N B.0.4N C.1.6N D.1.2N
14.(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骑车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增大
D.百米赛跑冲过终点线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15.(2021·广东惠州·八年级期中)2020年7月2日是全国低碳日,骑车出行是“低碳生活”倡导方式之一。自行车上各部件,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滚圆坚硬的钢珠 B.花纹规则的轮胎
C.粗糙柔软的把手 D.凸凹不平的脚踏
16.(2021·广东韶关·八年级期中)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磁悬浮列车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
C.汽水瓶盖凹凸不平的竖纹 D.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使船体与水面脱离
17.(2021·广东·留仙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力将一个长方体物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1,减小压力,使物块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2,关于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 两个摩擦力都竖直向上 B.f1=f2 f1竖直向下,f2竖直向上
C.f1>f2 f1竖直向下,f2竖直向上 D.f1=f2 两个摩擦力都竖直向上
18.(2021·广东·留仙学校八年级期中)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但是一定在几何中心处
B.投篮时,球离手后继续飞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用力蹬自行车,车会前进,不蹬车后自行车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用不同的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同
19.(2021·广东·广州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图甲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图乙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加速运动;图丙固定木块A,拉长木板B运动;图丁拉长木板B,使A与B一起匀速运动。上述操作中木块A受到长木板B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 F乙= F丙= F丁 B.F甲= F乙= F丙> F丁
C.F甲= F乙= F丙< F丁 D.F甲< F乙, F丙不确定,F丁=0
二、双选题
20.(2021·广东·留仙学校八年级期中)以下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延伸说法错误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证明 B.速度越大的物体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能力就越强
C.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D.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21.(2021·广东·留仙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磁悬浮地球仪摆件,A是地球仪,B是底座。下列关于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受到的磁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 B.B受到的磁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
C.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 D.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A、B的总重力
22.(2021·广东·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大小5N B.摩擦力大小4N
C.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三、填空题
23.(2021·广东·河源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期中)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的,当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4.(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___________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运动员最终落回地面,是受到______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
25.(2021·广东湛江·八年级期中)雾霾天气里,快速行驶的B车司机看到不远处的A车后立即刹车,由于 __仍撞到A车,造成追尾事故。事故中,A车司机依靠 __保护了自身安全,B车司机依靠 _____(后两空均选填“安全带”或“汽车头枕”)保护了自身安全。
26.(2021·广东揭阳·八年级期中)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______ 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______ 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______ N。
27.(2021·广东·深圳市枫叶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是一个单摆,将线拉直到A点静止释放,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永不停止。若小球到达最低点m点时,发生不幸,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_______(选填“立即停止”,“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斜下方前进”);若小球到达B点时,所有的外力都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 填数字①“在B点保持静止”、②“沿BE方向运动”、③“沿BC方向运动”或④“沿BD方向运动”。
28.(2021·广东阳江·八年级期中)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
29.(2021·广东·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八年级期中)桌面上水杯所处的静止状态和列车所处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____状态,水杯此受 ______力(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的作用,若水杯重力为2N,则它受到的支持力是________N
30.(2021·广东·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八年级期中)当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N,方向是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1.(2021·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______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32.(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小强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则课桌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将______。如果他用更大的力推,使课桌运动加快,则地面对课桌的摩擦力将______。(最后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3.(2021·广东·深圳市枫叶学校八年级期中)质量为50kg的小红在进行爬竿表演时,必须紧紧握住爬竿,这是靠增大___________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当他匀速向上爬时,爬竿对手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 N,方向___________ 。
34.(2021·广东揭阳·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5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70N,在4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若增大,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5.(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一物体重为5N,对它施加一个10N的水平推力使其静止在墙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N。若水平推力增大两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6.(2021·广东阳江·八年级期中)阅读填空:
自行车的构造
自行车的基本部件有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自行车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2、驱动系统:由脚蹬、中轴、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具体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情况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有:
(1)轮胎、把套、踏板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
(2)刹车时用力捏刹车闸,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使自行车运行的___________变小;
(3)车轮是圆的,转动部位安装有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___________;
(4)坐垫为马鞍形,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___________;
(5)自行车的导向、驱动、制动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6)车把、踏盘是轮轴能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故B不符合题意;
C.伽利略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归纳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结论,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打下了基础,故C符合题意;
D.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解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为粉笔原来是静止的,而松开手的同时,一切外力又同时消失,所以粉笔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点睛:根据牛顿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C
【解析】
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推出的铅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一瞬间,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水平方向仍然有水平向前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后,铅球将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D
【解析】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惯性的认识和理解,初中学生对惯性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和力混淆,故此题容易选错.对于惯性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四点:(1)一切物体具有惯性.(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3)质量是惯性大小唯一的量度.(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不是一种力.
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惯性不是力,既不能说受到惯性,也不能说成惯性力;
3、根据惯性的定义和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解答本题.
A.子弹在枪膛中受到火药爆炸产生的推力,但出枪膛后推力消失,故A错误;
B.子弹在空中靠惯性飞行,而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成受到了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由于惯性,子弹还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继续前进,故C正确;
D.惯性不是力,因此无法与力比较大小,故D错误.故选C.
6.B
【解析】
飞船内部物体处于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小球不受任何外力,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甲图正确;
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由于惯性,小球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因为受到细线的拉力作用,所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丁图正确。
故选B。
7.C
【解析】
①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①说法错误。
②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获得一定的速度后起跳,起跳后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而不是增大惯性,故②说法错误。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少惯性带来的危害,故③说法正确。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故④说法正确。
故选C。
8.D
【解析】
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错误;
B.电线对灯的拉力与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B错误;
CD.当灯静止时(平衡状态),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则这两个力大小相等。结合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灯对电线的拉力等于灯的重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B
【解析】
A.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A不合题意;
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得,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符合题意;
C.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一定改变运动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受到平衡力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不合题意。
故选B。
10.C
【解析】
A.书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桌子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B.书对桌面的压力,桌子是受力物体,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是受力物体,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C.书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书是受力物体,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力物体是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都等于书的重。两个力是平衡力,符合题意;
D.书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书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是书给地球施加的,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解析】
AB.由图可知,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受力物体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A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二力符合平衡力的条件,因此是一对平衡力,受力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二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二力的大小不相等,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受力物体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解析】
A.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平衡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匀速直线上升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静止在地面上的火车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平衡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围绕着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在改变,因此汽车没有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D
【解析】
由图可见,乙处于悬吊状态,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1.2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甲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2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这个力,等于1.2N,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4.A
【解析】
A.物体的速度和方向的改变均需要力来完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
B.骑车转弯时,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
C.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其重力大于阻力。物体的质量不变,惯性不会增大,故C错误;
D.百米赛跑冲过终点线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人的身体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15.A
【解析】
A.滚圆坚硬的钢珠,将滑动改为滚动,摩擦力减小,故A符合题意;
B.花纹规则的轮胎,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粗糙柔软的把手,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凸凹不平的脚踏,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C
【解析】
A.磁悬浮列车,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的,不符合题意;
B.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不符合题意;
C.汽水瓶盖凹凸不平的竖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符合题意;
D.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使船体与水面脱离,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的,不符合题意.
17.D
【解析】
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时,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所以
物块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墙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所以
由此可知
故D正确。
故选D。
18.D
【解析】
A.规则形状且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但是一定在几何中心处,故A错误;
B.投篮时,球离手后继续飞行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故B错误;
C.用力蹬自行车,车会前进,不蹬车后自行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用不同的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果物体静止,摩擦力随推力的变化而变化,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19.B
【解析】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即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积无关;图甲中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图乙中拉A在B上加速运动,图丙中固定A、拉B运动,都是物体A与物体B发生了相对运动,产生了滑动摩擦;而在三种情况下,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未变,故摩擦力不变,摩擦力相等,即F甲=F乙=F丙;图丁中,拉着B,使AB一起匀速运动时,物体A与物体B相对静止,即A与B未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它们之间没有摩擦力的存在,即摩擦力等于零,F丁=0,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AB
【解析】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得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物体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能力的强弱体现了惯性的大小,而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符合题意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D。
21.AD
【解析】
A.因为地球仪A在空中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地球仪A受力平衡,即A的重力和磁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A受到的磁力(竖直向上)和B受到的磁力(竖直向下)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而A受到的磁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则B受到的磁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故B错误;
CD.底座对桌面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和B受到的磁力(竖直向下)大小之和,而B受到的磁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所以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A、B的总重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22.BD
【解析】
以B为研究对象,物块B静止不动,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则B所受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
故选BD。
23. 运动 脚 上身
【解析】
[1][2][3]走路时被石头绊到会向前倒,这是由于原来人体整个是向前运动的状态,脚被石头绊到后受力静止,但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会向前倒.
24. 惯性 重 竖直向下
【解析】
(1)[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使身体获得了向前运动的惯性,飞身一跃,由于身体具有惯性,所以能在空中继续前进,进而提高成绩。
(2)[2]运动员最终落回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和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一致。
25. 惯性 汽车头枕 安全带
【解析】
[1]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汽车B刹车后由于惯性仍撞到汽车A。
[2] 在车辆发生追尾时,A车辆上的人身体的下半部分会迅速向前运动,而上半部分由于惯性会落在后面,头和颈部向后倒,因此A车司机依靠汽车头枕保护了自身安全。
[3] 而B车追尾后,车速慢下来了,而车上的人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所以B车上的安全带将对乘客起保护作用。
26. 500N 500N 500N
【解析】
[1]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500N。
[2]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500N。
[3]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500N。
27. 斜下方前进 ①
【解析】
[1]若小球到达最低点m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小球由于惯性仍会向前运动,由于不计摩擦,此时小球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故小球将在重力作用下向斜下方前进。
[2]小球到达B点时处于瞬间静止状态,若此时所有的外力都消失,则小球将在B点保持静止。
28.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
【解析】
[1]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若大小不等,物体不能处于平衡态。
[2]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个力方向必须相反,若不相同,则物体会运动。
[3]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将物体扭转一定的角度,物体会转动,不能保持平衡状态。
29. 平衡 平衡 2
【解析】
物体处于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此时物体便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水杯处于的静止状态和列车处于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水杯和列车均受平衡力的作用,即水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若水杯重力为2N,则它受到的支持力是:F=G=2N.
30. 500 向北 减小
【解析】
因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西行驶,雪橇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并且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阻力f=F=500N,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向北;因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而载货量减少,所以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减小,雪橇受到的摩擦力减小;由于雪橇仍然匀速行驶,所以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减小.
31. 静止 2
【解析】
[1]如乙图所示,当t=1s时,v=0,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如乙图所示,4~6s时,物体匀速运动,且t=5s时,物体所受推力F=2N,摩擦力与推力F平衡,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32. 10 减小 不变
【解析】
[1]因为课桌匀速运动,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f=F=10N
[2]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减小,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会减小。
[3]如果他用更大的力推,使课桌运动加快,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地面对课桌的摩擦力将不变。
33. 压力 490 竖直向上
【解析】
[1]小红在进行爬竿表演时,必须紧紧地握住爬竿,这是靠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2]当匀速向上爬杆时,小红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即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他的重力,故
[3]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杆对手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34. 30 40 不变
【解析】
[1]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甲物体静止,因此这两对力都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为30N。
[2]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乙匀速向右运动,因此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为40N。
[3]以甲为研究对象,对它向左的压力增大了,导致墙壁对它向右的支持力也随之增大。但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与重力相等,依然是30N不变。
35. 竖直向上 5 不变
【解析】
[1][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物体重力的大小为5N,所以摩擦力也是5N。
[3]若水平推力增大两倍,物体仍静止不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不变,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36. 摩擦力 压力 速度 摩擦力 压强 运动状态 省力
【解析】
(1)[1]轮胎、把套、踏板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2]刹车时用力捏刹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3]故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可知,增摩擦力可使自行车运行的速度变小。
(3)[4]车轮是圆的,转动部位安装有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
(4)[5]自行车的坐垫为马鞍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5)[6]自行车的导向、驱动、制动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7]车把、踏盘都属于轮轴,在使用时都是力作用在轮上,所以能省力。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