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单元质量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2018年7月29日09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33、34颗北斗导航卫星。火箭将两颗卫星送入同一个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如果这两颗卫星与地心连线的夹角为(弧度),在轨运行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均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第34颗北斗卫星从图示位置运动到第33颗北斗卫星图示位置所用的时间为( )
A. B. C. D.
2.根据国家航天局公布的消息,天问一号需要环绕火星飞行3个月,于5月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如果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我国将是全球第二个着陆火星的国家,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在未来,中国人将登陆甚至移民火星。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火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假设某人在地球表面能跳起的最大高度为0.4m,则他在火星上能跳起的最大高度为( )
A.0.2m B.1m C.4m D.6m
3.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在飞船进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时,它的线速度大小( )
A.等于7.9km/s B.介于7.9km/s和11.2km/s之间
C.小于7.9km/s D.介于7.9km/s和16.7km/s之间
4.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有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B.它的周期、高度、速度大小都是一定的
C.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必须定点在赤道上空
5.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宫空间站之旅,在距地面大约395km(相当于荷泽到日照的距离)的轨道上运行。在2021年12月9日下午的太空授课中,王亚平说他们一天刚好可以看到16次日出。已知地球半径为6370km,万有引力常量,若只知上述条件,则不能确定的是( )
A.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B.空间站的加速度
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空间站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6.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成功被火星捕获,并于2021年5月成功在火星着陆,从而拉开了我国火星探测的大幕.将这一发射过程进行如下简化:天问一号先进入地球表面的停泊轨道,在该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被火星捕获后进入火星表面的停泊轨道,在该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已知地球半径为,火星半径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质量和火星质量之比为
B.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和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和火星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地球平均密度和火星平均密度之比为
7.2021年6月3日,风云四号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若风云四号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离地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卫星的运行速度为2πRT
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C.地球的质量为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8.“天宫课堂”在2021年12月9日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王亚平说他们在距离地球的空间站中一天可以看列16次日出。已知地球半径为,万有引力常量,若只知上述条件,则不能确定的是( )
A.地球的质量 B.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空间站的加速度 D.空间站的质量
9.2021年5月22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如图所示)开始巡视探测,已知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9.28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火星的2.2倍。假设地球和火星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考虑地球和火星的自转,则“祝融号”在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比值约为( )
A.0.4 B.0.9 C.2.5 D.9
10.据报道,一颗来自太阳系外的彗星擦火星而过。如图所示,设火星绕太阳在圆轨道上运动,运动半径为,周期为。该彗星在穿过太阳系时由于受到太阳的引力,轨道发生弯曲,彗星与火星在圆轨道的点“擦肩而过”。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则( )
A.可计算出火星的质量
B.可计算出彗星经过点时受到的引力
C.可确定太阳分别对彗星和火星的引力在点产生的加速度相等
D.可确定彗星在点的速度大小为
11.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6日11时1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E卫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圆形轨道。另有一卫星,其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资源一号02E卫星轨道半径的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源一号02E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
B.卫星与资源一号02E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C.卫星与资源一号02E卫星的动能之比为
D.卫星与资源一号02E卫星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2.2021年7月我国成功将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05星”送入预定圆轨道,轨道周期约为1.7h,被命名为“黎明星”,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晨昏、上午、下午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如图所示。某时刻“黎明星”正好经过赤道上P城市正上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黎明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km/s
B.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黎明星”的10倍
C.该时刻后“黎明星”经过1.7h能经过P城市正上方
D.该时刻后“黎明星”经过17天能经过P城市正上方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A点是轨道上距太阳最近的位置,B点是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位置。太阳位于椭圆其中的一个______上;行星在A点时的线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线速度;行星在A点时的角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角速度。
14.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的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_。
15.万有引力定律明确地向世人宣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循着完全相同的科学法则,月地检验是验证万有引力的论据之一,我们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如下分析∶
(1)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则月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________。月球的质量为m。则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_________;
(2)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可表示为_______;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通过整理计算可知∶GM=_______。
16.地球静止同步卫星A和轨道平面与赤道面重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B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两卫星的公转方向相同。则A、B两颗卫星运行周期之比为________;卫星B每隔________小时经过卫星A正下方。
17.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行星称为双星,由于两星间的引力而使它们在运动中距离保持不变,已知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为L,求M1和M2的半径之比为__________,它们的角速度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8.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如果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它在离地球最近的位置(近地点)和最远的位置(远地点),哪点的速度比较大?
19.你所受太阳的引力是多大?和你所受地球的引力比较一下,可得出怎样的结论?已知太阳的质量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设你的质量是。
20.宇宙中存在由质量相等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四星系统离其他恒星较远,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四星系统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四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四颗星稳定地分布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均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另一种形式是有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而第四颗星刚好位于三角形的中心不动。已知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引力常量为G。试求:
(1)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
(2)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周期;
(3)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行周期相同,求第二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轨道半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D
6.B
7.B
8.D
9.C
10.C
11.D
12.D
13. 焦点 大于 大于
14.
15.
16. 8:1
17.
18.近地点的速度比较大
19.人所受太阳的引力是0.35N;地球对人的引力要比太阳对人的引力大一千六百多倍,平时计算时可以不考虑人受太阳的万有引力
20.(1);(2);(3)r=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