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课时安排:教材先讲细菌,再讲真菌和病毒。教学时可将细菌和病毒合并一课时完成,真菌一课时来完成。
2、内容分析:学习这不分内容,采用丰富的图片介绍电子显微镜下细菌、病毒、真菌的类型。通过细菌、病毒结构模式图,或细菌的结构动画介绍细菌、病毒的结构。以帮助学生达成细菌、病毒、真菌的主要特征的教学目标。通过调查活动关注细菌病毒对人类的影响。细菌、病毒的结构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同前面的植物、动物相比,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微生物的特征可从多方面如形态、大小、是否具有细胞结构、是否形成细胞核、营养方式等加以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学情分析:
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难以用肉眼观察到,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微生物相关的产品、视频等,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对微生物的种类、名称、结构等所知不多。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逐步传递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上网查询收集有关细菌、病毒、真菌的信息资料,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小组探究中形成合作意识和严紧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观点。
四、教学重点:
(1)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很早以前人们认为世界上只有植物和动物这两类生物。直到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使人们看清了病毒等微生物的“庐山真面目”,从此神奇的微生物世界进入了人类的视野。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在微生物辽阔神奇的世界里,揭开微生物神秘的面纱。同学们想知道关于微生物的一些知识呢?
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对微生物感兴趣的问题。
师:教师点评后适时导入课题《神奇的微生物》。
【设计思想】富有激励、启发性的语言,很容易激起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我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微生物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归纳大家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来学习,更加激发起他们的参与 热情,创设了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
【新课教学】
一、目标导学(屏幕展示):学生朗读。
1.微生物种类及特征?
2.细菌种类及分布?
3.细菌主要特征?
4.细菌的结构?
5.理解原核细胞与原核生物?
6.细菌的营养方式?
7.细菌的生殖方式?
8.细菌对环境影响?
9.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
学生按目标要求阅读P27-29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探究
(一)、细菌
1.微生物种类及特征?(屏幕展示)
师:微生物王国的成员很多,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吗?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微生物种类及特征吧。
生: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写出自己所知道的细菌、真菌、病毒。比比看哪个小组写的最多、最准确,评为优胜组。
师:随时点拨、师生互动,展示优胜组的学习成果,点评并表示祝贺!同时教师通过屏幕展示细菌、真菌、病毒的图片,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水平。
生:反馈提升:
小组合作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来解决“微生物种类及特征”问题。之后教师补充不足纠正错误。
1.微生物种类及特征?(屏幕展示)
[设计构想]:
小组合作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竞争意识。这是他们将来能融入社会的良好心理品质。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下微生物中的第一位成员——细菌:请大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屏幕展示)
2.细菌的种类及分布?
3.细菌的主要特征?
4.细菌的结构?
5.理解原核细胞与原核生物?
6.细菌的营养方式?
7.细菌的生殖方式?
8.细菌对环境影响?
生:自学、生疑、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解疑导拨、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生:小组内讨论后,每小组推荐一人回答问题。
师:激励评价学生的回答。放课件:细菌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出“细菌的种类及分布”“ 细菌的特征”“ 细菌的结构”“ 理解原核细胞与原核生物”“ 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的生殖方式”“细菌对环境影响”等问题。
生:反馈提升:
小组合作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来解决“微生物种类及特征”问题。之后教师补充不足纠正错误。
2.细菌的种类及分布?(屏幕展示)
3.细菌的主要特征?(屏幕展示)
4.细菌的结构?(屏幕展示)
师:我们知道了细菌的结构,它和我们学过的动物、植物的细胞结构有什么不一样的?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它们的区别,(细菌与其他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行的细胞核。与植物细胞区别是细菌没有成行的细胞核,也没有叶绿体),从而引导学生认知原核生物。
5.理解原核细胞与原核生物?(屏幕展示)
6.细菌的营养方式?(屏幕展示)
7.细菌的生殖方式?(屏幕展示)
8.细菌对环境影响?
[设计思想]:
新课程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突出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我们认识了微生物王国的细菌:细菌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有些会寄生在人体内,它们对人类来说是敌是友呢?然后谈谈:
生:展示他们课前在网上查找并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共享(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
师:点评典型实例,鼓励上网查找并整理资料的同学。
生:反馈提升:
小组活动,讨论探究。发挥集体智慧来解决“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之后教师补充不足纠正错误。
9.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设计思想]:
根据这部分教学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树立辨证的观点。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能对细菌、病毒 有偏见,在教学时通过实例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它们,培养学生关爱生物、珍爱生命、珍惜健康,关注自然与社会的良好品德。
(二)、病毒
师:神奇的细菌就学到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微生物的第二成员——病毒吧。病毒有怎样的结构及特征?教师屏幕展示病毒的结构模式图。
10、病毒结构及特征及和人类关系?(屏幕展示)
生:小组活动,讨论探究。得出结论。
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寄主不久就会死亡。
10、病毒结构及特征及和人类关系?(屏幕展示)
三、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师:微生物的世界真是奇妙无穷,我们认识了细菌,病毒,还有真菌的奥秘等待我们下节课去揭示,希望同学们做好预习、资料整理和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探究活动。
四、达标应用:
1.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科书:自我评价、拓展应用。
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神奇的微生物
一、微生物特征
一般结构简单、形体很小,其中许多用功过肉眼无法观察到
二、细菌结构
细菌:有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但无成形的细胞核称为(核质)有的有荚膜、鞭毛。
三、病毒特征:
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寄主不久就会死亡
七、教学反思:
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人类肉眼无法观察,导致这节课的内容会比较抽象,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本节课,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轻松地获得知识。但是,在这节课教学时,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教师需要合理控制好时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