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题目: 第十六章第一节生命的诞生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教师电子教案
课题 第十六章第一节生命的诞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 初步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2. 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3. 会概述生命起源的三个主要过程(二)能力目标1.通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的进化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过程,渗透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2.通过了解我国探索生命起源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2.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难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描述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
教具 多媒体、课本、导学案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设疑引入新课 由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
二、学习新课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1. 初步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2. 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3. 会概述生命起源的三个主要过程(二)自学与讨论(突破学习目标1)探究主题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1.学生通过自学课本54页、55页完成导学案的相应思考题;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的几个不同观点:自生论、神创论、宇宙发生说、化学演化学说。地球生命的诞生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之一,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学者还是同意“化学演化学说”探究主题二:生命起源的过程(突破学习目标2)(一)1.课件展示46亿年前的地球状况;2.学生通过自学课本55页完成导学案的相应思考题;3.课件展示米勒实验的视频;4.学生通过自学课本55页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完成导学案的相应思考题 小结: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第三步是如何进行的呢?(突破学习目标3)(二)1.学生通过自学课本56页完成导学案的相应思考题;2.引导学生归纳生命诞生的第二步(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和第三步(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三)引导学生思考: 1.在生命起源的三个阶段中,哪个阶段是最复杂,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2.在现今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能再演化为原始生命了?3.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存的生命,尤其是濒临灭绝的生物?(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1. 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2.化学演化过程的三个阶段 学生齐读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总学生回答
三、作业 课堂反馈练习
四、板书 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1.自生论 2.神创论 3.宇宙发生说 4.化学演化学说二、生命起源的过程1.米勒实验2.生命起源的过程:第一步: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第二步: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第三步:有机大分子逐步形成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