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电势能和电势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滑块P、Q的质量均为m,P套在固定光滑竖直杆上,Q放在光滑水平面上。P、Q间通过铰链用长为L的轻杆连接,轻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α,一水平轻弹簧左端与Q相连,右端固定在竖直杆上。当α=30°时,弹簧处于原长,P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时α变为60°,整个运动过程中,P、Q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P下降过程中( )
A.P、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C.竖直杆对滑块P的弹力始终大于弹簧弹力
D.滑块P的动能达到最大时,Q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于2mg
2.关于电势和电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离场源电荷越近电势越高
B.在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升高
C.在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负电荷离场源电荷越远电势能越大
D.在匀强电场中,负电荷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逐渐减小
3.某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两台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该电厂主要以煤作燃料,若按甲图排出烟气,将带走大量的煤粉,这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为了消除烟气中的煤粉,该厂采用如图乙所示装置静电除尘,m、n为金属管内两点在P、Q两点加高电压时,金属管内空气电离,电离出来的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遇到烟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煤粉被吸附到管壁上,排出的烟就清洁了。就此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接电源的负极,且电场强度
B.Q接电源的正极,且电场强度
C.P接电源的负极,且电场强度
D.P接电源的正极,且电场强度
4.如图所示,虚线、、代表某一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其中在等势面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个等势面中,的电势最高
B.带电粒子在点的电势能比在点小
C.带电粒子在点的加速度比在点小
D.带电粒子在点的加速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
5.某静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自A点由静止开始,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最远只能到达在x轴上B点,且从A到O点与O到B点的时间之比为2:1,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从A到B点,电势一直降低
C.AO段图线与OB段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之比为1:2
D.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
6.某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点沿图中虚线所示的路径运动通过N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在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小
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比N点的加速度大
C.粒子在N点的速度比M点的速度大
D.带电粒子从M点到N点时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
7.如图所示,Q1、Q2为两个等量带正电的点电荷,在两者的电场中有M、N和O三点,其中M和O在Q1、Q2的连线上(O为连线的中点),N为过O点的垂线上的一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N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负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该电荷从N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B.若将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分别放在M、N和O三点,则该点电荷在M点时的电势能最大
C.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从M点移到O点,则电势能减少
D.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从N点移到O点,则电势能增加
8.在x轴上坐标为-3L和3L的两点固定电荷量不等的两点电荷,坐标为3L处电荷带正电,电荷量大小为Q。两点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L处电势最低,x轴上M、N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L和2L,则( )
A.两点电荷为异种电荷
B.坐标为-3L处电荷的电荷量大小为4Q
C.正检验电荷在原点O处受到向左的电场力
D.负检验电荷由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9.关于电势和电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B.在电场中的任何一点上,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C.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放在该点的电荷的电荷量越大,它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
D.在负点电荷所产生的电场中的任何一点上,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10.电场中的一组等势线如图中实线所示,一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其中a、b是运动轨迹与同一条实线相交的两点,c是运动轨迹上的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场强度与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
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c点的电势能 D.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c点的动能
11.如图所示,虚线a、b、c表示在O处某一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设两相邻等势面间的间距相等。一电子射入电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其中1、2、3、4表示电子的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一些交点。由此可以判定( )
A.电子在1、2、3、4位置处所具有的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一定相等
B.O处的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C.a、b、c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
D.电子从位置1到2和从位置3到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关系是
12.一避雷针某时刻离带正电云层很近,其周围电场的等势面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A、B、C三点,其中A、B两点关于避雷针对称,以避雷针表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正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的
C.负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B点移动到C点,动能减小
D.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
二、填空题
13.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可知:q1和q2带有________(填“同种”或者“异种”)电荷;x1处的电场强度_________(填“为零”或者“不为零”);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_______(填“增多”或者“减少”);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________(填“增大”或者“减小”)。
14.在孤立的负点电荷的电场中有一矩形区域ABCD,其中,而DC边恰好位于电场线MN上,如图所示,则在A、B、C、D四个点中,场强大小最大的点为________ ,电势最高的点为______。
15.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运动,其电势能Ep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点的加速度______点的加速度(填“>、=、<”);其电场强度的方向为______。
16.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一个正电荷的运动轨迹,比较轨迹上的a、b两点,_________ 点的电势较高;正电荷在_________ 点的动能较大。
三、解答题
17.将电荷量为的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的A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
(1)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是多少?
(2)A点的电势是多少?
18.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电荷量为q=-4×10-7C的负点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减小了3.2×10-6J,AB间距离L=4m,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求:
(1)B和A两点间的电势差UBA。
(2)电场强度E是多大?
(3)如果A点的电势为-4V,那么B点的电势为多大?
19.推理说明:选择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位置时,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任意一点的电势都是正值,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任意一点的电势都是负值。
20.如图所示,在某匀强电场中,A、B为同一条电场线上相距d=0.20m的两点。电荷量q=+2.0×10-4C的检验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F=4.0×10-4N。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E;
(2)将该检验电荷沿电场线由A点移至B点,求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检验电荷所做的功W。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P、Q、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
B.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故B正确;
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水平方向先向左加速运动后向左减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先向左,后向右,因此水平方向加速阶段竖直杆弹力大于弹簧弹力,水平方向减速阶段竖直杆弹力小于弹簧弹力,故C错误;
D.P由静止释放,开始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P的速度达到最大,此时滑块P的动能最大,对P、Q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体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故D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AB.在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而电场线止于负电荷,所以离场源电荷越近电势越低,故AB错误;
C.在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离场源电荷越远电势越低,所以负电荷离场源电荷越远电势能越大,故C正确;
D.在匀强电场中,负电荷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管内接通静电高压时,管内存在强电场,它便空气电离而产生阴离子和阳离子,负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正极移动时,碰到烟尘微粒使它带负电,所以金属管Q应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P接负极。构成类似于点电荷的辐向电场,所以越靠近金属丝的电场强度越强,则有,故选B。
4.D
【解析】
【详解】
A.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粒子受电场力大致向下,粒子带正电,可知电场线大致向下,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选项A错误;
B.因P点的电势高于Q点,则带正电粒子在点的电势能比在点大,选项B错误;
C.因P点的等差等势面较Q点密集,则P点的电场线较Q点密集,P点场强比Q点大,则带电粒子在点的加速度比在点大,选项C错误;
D.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则在R点的电场线与等势面b垂直,所受的电场力与等势面b垂直,则带电粒子在点的加速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选项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A.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在x轴负方向上,静电场方向沿x轴负向;在x轴正方向上,静电场方向沿x轴正向,根据题意可知粒子从A点由静止开始先加速后减速到B点,所以粒子在AO段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向右,与电场线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从A到B,电势先升高后降低,故B错误;
C.粒子从A点到O点过程中,由静止加速到速度最大,从O点到B点过程中,由速度最大减小到零,从A到O点与O到B点的时间之比2:1,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知加速度之比为1: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即电场强度之比为1:2,而-x图像的斜率即为电场强度,所以AO段图线与OB段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之比为1:2,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从A到B,电势先升高后降低,所以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详解】
A.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粒子在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高,A错误;
B.电场线越密,粒子所受的电场力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比N点的加速度小,B错误;
CD. 粒子的轨迹向右上方弯曲,则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向右上方,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点沿图中虚线所示的路径运动通过N点,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速度增大,C正确,D错误。
故选C。
7.B
【解析】
【详解】
A.等量同种电荷中垂线上,从O点到无穷远,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由于不确定N点的具体位置,所以从N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负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该电荷从N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M点时的电势最高,正电荷在M点时的电势能最大,故B正确;
C.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从M点移到O点,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C错误;
D.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从N点移到O点,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
【详解】
A.正电荷周围的电势为正,负电荷周围的电势为负,因此由图可知,两点电荷均为正电荷,故A错误;
BC.在x=L处电势最低,此处图线的斜率为0,即该点的合场强为0,设坐标为-3L处电荷的电荷量大小为
得
故原点处的场强大小为
方向向右,正检验电荷在原点O处受到的电场力向右,故B正确,C错误;
D.由M点到N点电势先减小后增大,所以负检验电荷由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正电荷电势能较大,负电荷电势能较小,故A错误;
B.在电场中的一点电势为负值时,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故B错误;
C.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放在该点的正电荷的电荷量越大,它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放在该点的负电荷的电荷量越大,它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小,故C错误;
D.在负点电荷所产生的电场中的任何一点上,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故D正确。
故选D。
10.C
【解析】
【详解】
B.根据粒子的轨迹,可知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内测,如图
粒子带正电荷,则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同,则电场线指向轨迹的内测,a点的电场强度与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不同,即电场强度不同,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则a点的电势低于c点的电势,AB错误;
CD.根据粒子的轨迹,可知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内测,如图
则粒子从a到c点运动时,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A
【解析】
【详解】
A.电子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只受电场力,故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总功又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电势能和动能之和守恒,A正确;
B.由于曲线运动的合力应该指向内侧,故从电子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电子受到排斥力,故场源电荷是负电荷,B错误;
C.由于场源电荷是负电荷,又由于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故结合负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规律可以知道
C错误;
D.由于负点电荷的电场不是匀强电场,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也越密。故从位置1到位置2电场力做的功大于从位置3到位置4电场力做功的两倍,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详解】
A.A、B两点关于避雷针对称,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错误;
B.由图可知,A、B两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具电势低于C点的(云层带正电,又电场线总是由正电荷出发指向无穷远处或负电荷,可知空间中电场的大概方向,可判断等势面间的电势关系),可知正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的,B正确;
C.B点的电势小于C点的,负电荷从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负电荷的动能增大,C错误;
D.等势面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结合题图可知C点的电场强度小于A点的,D错误。
故选B。
13. 异种 不为零 减少 减小
【解析】
【详解】
[1]若都为正电荷,周围的电势应高于零,若都为负电荷,周围的电势应低于零,由图可知,电势有正、有负,且有电势为零的位置,故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
[2]图线的斜率表示场强,可知x1处的电场强度不为零。
[3]从x1移到x2电势升高,由
可知,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少。
[4]从x1移到x2,斜率减小,场强减小,故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减小。
14. D A
【解析】
【详解】
[1] 根据电场线的分布可知负电荷在右端,根据点电荷产生的场强分布可知
D点离负电荷最近,故场强最大。
[2] A点离负电荷最远,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A点电势最大。
15. < 水平向左(或沿x轴负方向)
【解析】
【详解】
[1]由可知,图像中在处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处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因此在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小于处电场强度大小;
[2]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处的电势比处电势低,方向水平向左。
16. a b
【解析】
【详解】
[1][2].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水平向左,可知电场线水平向左,沿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可知a点电势较高;从a到b电场力做正功,则正电荷在b点的动能较大。
17.(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电荷量为的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的A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无限远处电势能为0,则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
(2)A点的电势为
18.(1)8V;(2)4V/m;(3)4V
【解析】
【详解】
(1)电场力做功功能关系
BA间电势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3)因
UAB=φA-φB =-8V
φA=-4V
则
φB=4V
19.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把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由无穷远处移动到正电荷附近,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大,由可知,电势逐渐增大,故电势为正值;同理移动到负电荷周围,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势逐渐减小,小于零,因此负电荷周围的电势都是负值。
20.(1)2.0N/C;(2)8.0×10 5J
【解析】
【详解】
解:(1)电场是匀强电场,所以电场强度的大小
(2)检验正电荷沿电场线由A点移至B点,电场力对检验电荷所做的功为正功,则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