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老王》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滞笨(zhì) 荒僻(pì) 痴想(chī) 诱惑(yòu)
B.取缔(dì) 喧腾(xuān) 清澈(chè) 愧怍(zhà)
C.荫翳(yì) 埋葬(mái) 攥着(zuàn) 惶恐(huáng)
D.伛偻(yǔ) 田螺(luó) 塌败(tā) 骷髅(kū lóu)
2.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课文运用大量饱含感情的笔墨来刻画老王的语言、动作、神情,描写细腻而真实,感情真挚。
B.文章提倡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C.作者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将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D.作者笔下的老王穷苦卑微,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违背了做人的常规,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物。
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_________的小胡同。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__________的小屋。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__________了。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__________。
A.偏僻 坍塌 取消 惭愧 B.荒僻 塌败 取缔 愧怍
C.荒僻 坍塌 取缔 愧怍 D.偏僻 塌败 取消 惭愧
4.下列选项中说话人的语意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小王见到一童颜鹤发的老人,便上前一抱拳:“老人家,您老高寿?”
B.刚坐下,服务员就过来了:“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
C.张老板狠狠地踢了小乞丐一脚:“小兔崽子,赶快滚!”
D.王部长眯起眼睛,伸手拿过玉佩:“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六合区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C.屋子里放着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D.机器的质量,是决定能否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6.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王继才坚守孤岛32年,用平凡书写大爱 张富清深藏功名60多年,不改初心和本色 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点燃大山女孩的希望 是什么力量让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守护一生的承诺 唯一的答案就是:( )的理想信念。
A.; ; …… ? 稳如泰山 B.; ; —— ! 坚如磐石
C.; ; …… ? 坚如磐石 D.; ; —— ! 稳如泰山
二、综合性学习
7.学习了《老王》后,班级决定开展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为了让本市孤寡老人能够安度晚年,班级开展献爱心主题班会。为烘托气氛,请你在板上写两句标语。
(2)你认为怎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使这些孤寡老人安度晚年?再写出两个你认为最可行的办法。
8.综合性学习活动。
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学校开展“燃情冬奥·逐梦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你和同学参与其中。
(1)【写开场白】上网浏览冬奥会新闻时,你看到了作家王金铃创作的《冬奥赋》,读完第一段,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你结合其内容为活动撰写了一段开场白。
奥运之赛,会分夏、冬。今之冬奥,届次廿四。东主中华,擂设京、张。是举旷典奥史:一城咸主夏冬双奥者,北京创首焉!北京冬奥,万国之盛会,举世之大观。壮哉绝伦,胜事躬览。
(节选自王金铃《冬奥赋》)
(2)【论吉祥物】活动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你和同学小海展开了讨论。
小海:冰墩墩太萌了,我很喜欢!
你:不只萌,他的外形、动作和神态让我理解到这样的寓意:①______________。
小海:有道理!雪容融的设计也很好,但我觉得应该把名字改为“雪融融”,和“冰墩墩”一样用叠词,更和谐。
你: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用这个“容”更有深意:②__________________。
(3)【创宣传曲】活动最后,校合唱团演唱了冬奥会志愿者之歌《燃烧的雪花》,你觉得其中一段歌词诗意盎然,也以“雪”为意象创写了几句小诗,赞美志愿者精神。
原词 创写
微笑的雪 / 为大地开花 簇拥着冬梦 / 暖了春芽 那一瞬间 / 咫尺不再天涯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王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9.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质朴,描写细腻而真实,平和的语调中,时时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B.第一段中的“镶嵌”是比拟、夸张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当时身体僵直的形态。
C.老王给作者送鸡蛋,一是因为他不吃鸡蛋,二是他想用简单实在的方式来表达谢意。
D.第九段中画线部分是心理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善良,对不幸者的关爱和同情。
10.选段中,作者的善良具体表现在哪些行为上?请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回答。
11.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她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
梯
张云帆
①月亮已经挂上树梢。
②桃园小学的学生是民工子弟,因此都住在学校。此刻学校的宿舍楼除地下室,其它地方都熄了灯。老吴正和妞子在地下室玩爬梯。爬梯是两人睡前经常在一起玩的游戏,老吴当梯,妞子闭眼往上爬,现在的妞子都能够一口气爬到他的肩膀上。每次看妞子憋足劲爬,老吴的心里就像喝蜜一样甜。不一会儿,见妞子已睡,老吴拿起大衣和手电筒,轻轻地出去。
③老吴原是校门口的乞丐,后来学校见他可怜,就让他住到宿舍楼的地下室里,每月还给他发补助。但老吴不愿白受恩惠,一直在宿舍楼打扫卫生,晚上还替学校值班巡逻。时间一长,学校所有人都接纳老吴。两年前,老吴在街上捡到一个弃婴,便给她取名妞子,此后妞子便和他住在一起。
④忽然,宿舍楼出现一片红光。老吴猛地一震,朝宿舍楼跑去,当老吴赶到楼道口时,见三楼的西半段都淹没在火海中,火焰正在迅速地向周围蔓延。楼道口涌出滚滚浓烟和热浪,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和杂乱的脚步声从楼上传出,老吴没有想,一下子就冲进去。
⑤漆黑的楼梯挤满孩子,他们哭喊,奔跑,迅速蔓延的烟雾使他们找不到方向和出口。老吴一遍遍地呼叫,一趟趟地引导孩子撤离。火势越来越大,像一条条吐着信子的毒蛇,肆无忌惮地吞噬周围的一切,高温的火焰烧得老吴的脸疼。最终,在闻讯赶来的老师们的帮助下,孩子们全部安全撤离,受伤的孩子已经安排救护车。
⑥大家都长舒一口气。
⑦忽然,老吴想起妞子还在地下室。老吴冲进宿舍楼。他明白,大火是从三楼燃起的,地下室不会起火,但大火烧过的宿舍楼有倒塌的可能。老吴沿楼梯径直冲进地下室,听见妞子嘤嘤的哭声,跑去一把抱起正瑟瑟发抖的妞子就往楼梯跑。谁知,脚刚一踏上,楼梯“呼啦”一声坍塌,老吴忙退回来。老吴踩住屋里的一张桌子,试着爬上去,但离上面还差近一米。老吴把妞子举起来,妞子的左手离上面还差近半米。当抱住妞子用尽全身的力气朝上跳后,妞子的左手离上面还差近半米。老吴还是不甘心,拼命地跳,可还差近半米。
⑧望着三四米高的墙和逐渐逼近的熊火,老吴知道无生路,不由地望望一旁的妞子。此时的妞子停止哭泣,似乎意识到将发生的事情。老吴望见自己已经黑得快要断的左手,紧绷的嘴角渐渐咧开。“妞子,记得咱俩平时玩的爬梯吗?”老吴喃喃说道。妞子抹抹鼻涕,点点头。“那好,咱再玩一次!我先当梯,你来爬,记住,不许睁开眼哦!爬上去后,一直朝门口跑,我就在门口,找到我,你来当梯,我爬!”“真的吗?好呀,我还没当过梯呢!我要当!我要当!”
⑨老吴一脚踩到桌子上,朝妞子喊道:“妞子,爬!”妞子闭住眼,小心翼翼地移动。“爷爷,你的手好长啊!”妞子刚抱怨完,脚底猛地生出一股力量,被推上出口。听到妞子被等在外面的老师接出去,老吴安详地闭上眼。
⑩妞子在外面找老吴,却迟迟找不到。直到大火被扑灭,消防人员将老吴抬出来,妞子明白过来,“哇”地哭起来。“爷爷你骗人!我要当梯!我要当梯!”妞子捂住脸,不肯起来,泪水流得不停。
老吴被安葬在宿舍楼下,而学校则提供妞子的学费,这是他生前的遗愿。
花去花落,二十年光阴。
这天,一位戴眼镜的女孩来到桃园小学,请求担任一名老师,校长见名牌大学的名字,询问缘由,女孩笑笑,没说话。
女孩来到宿舍楼旁,在一座墓碑前跪下来,说道:“爷爷,当年您当梯,现在该我当梯了。”说完,女孩已是泪流满面。
12.请你按照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13.从全文看,老吴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14.作者是如何表现老吴救出妞子时的艰难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15.梯在文中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理解,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没有永远
杨绛
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③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锺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锺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锺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锺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锺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位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承认“得益不浅”。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选自《我们仨》,有删减)
16.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他可高大了。
(2)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17.钱锺书、杨绛夫妇学贯中西,却对女儿钱瑗“实在很佩服”,第④~⑥段详细回忆了有关钱瑗的三件事情,仿照所给示例,概括钱瑗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⑥学问高深
18.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
19.《人生没有永远》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老王》里也能看到他们家的生活点滴。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杨绛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B.愧怍(zhà)——zuò;
故选B。
2.D
D.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正经地做人,是极其质朴的好人。故选D。
3.B
4.D
D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不合语境。
5.D
A.主语残缺,删掉“由于”或“使”;
B.语序不当,“推广”与“通过”对调。
C.语意重复,去掉“和书籍”,
故选D。
6.C
7.(1)示例:让世界充满爱!愿天下老人平安度春秋!献出爱心,收获幸福!
(2)示例:小区成立专门机构,定期到孤寡老人家里了解情况,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实事。在学校成立助孤小组,轮流值勤,帮助老人解决问题,并长期坚持下去。
8.(1)示例:同学们:大家好!第24届冬奥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北京将成为全世界首个承办夏、冬两季奥运会的城市,这是祖国强大的体现,令每个国人无比自豪!今天,我们举行“燃情冬奥,逐梦未来”主题活动,是为了号召大家把奥运精神变为前进的动力,用拼搏实现梦想,用奋斗创造未来!
(2) 冬奥会是在中国举办;欢迎各国运动员来中国参赛;中国高度重视冬奥会的举办;运动有利于强健身体;中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科技发展迅速…… 中国是一个包容、宽容的国度;对待残疾人,我们要本着包容、宽容的态度;世界需要包容和交流;我们要通过残奥会创造更加包容的社会……
(3)仿照示例,自由创作。示例:热情的雪/为大地落下 滋润了万物/催开了春花 雪花飞舞/传颂人间佳话
9.C
10.①对老王的病感到吃惊。②询问老王的身体状况。③接了鸡蛋、香油后表示感谢。④给老王钱。⑤礼貌对待老王(或给老王开门,目送他下楼)。⑥对没有请老王坐下喝茶感到抱歉。⑦担忧他怎么回家。
11.虽然作者一家受到了冲击,处境不好,但相比身体有残疾、无固定收入、生活贫困、孤身一人的老王,作者感到自己还是幸运的。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到愧疚是因作者感觉自己对老王还不够关爱,没有更尊重、平等地对待老王。
12.老吴和妞子玩爬梯游戏;老吴冲进火海救出学生;老吴牺牲生命当梯,将妞子推上出口;妞子长大后回母校当老师。
13.①老吴是一个知恩图报、自食其力的人:老吴不愿白受恩惠,一直在宿舍楼打扫卫生,晚上还替学校值班巡逻。②沉着冷静:在遭遇火灾时,能沉着应对,急中生智想出办法把妞子救出来。③善良、肯舍己为人的人:不顾个人安危,救出妞子,自己却牺牲了。
14.①通过“踩”“举”“跳”一系列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老吴救人的艰难。②通过“脚刚一踏上,楼梯‘呼啦’一声坍塌”这一描写,烘托当时的紧张气氛,侧面表现老吴救人的艰难。③“还差近一米”“还差近半米”“还差近半米”反复强调妞子的左手离上面的距离,突出了情势的危急,写出了救妞子的艰难。
15.内容:当年爷爷当梯,救学生、救妞子;妞子长大后当梯(老师),帮山里的孩子爬出大山。做人要知恩图报、回报社会、甘当人梯的主题。(意对即可)
16.(1)“可”是儿童口吻,表强调,表达了杨绛对钱锺书高深学问的钦佩和自豪。
(2)“嗅”的意思是闻(或用鼻子辨别气味),取喻于猎狗嗅觉的灵敏(或借助比喻),传神地表现出钱瑗审稿的认真和敏锐。
17. 为人刚正 审稿认真
18.示例一:在内容上,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因亲人离世内心漂泊无依的悲伤。
示例二:在结构上,与文章开篇形成对照,首尾呼应,总结全文,三里河寓所从“家”到“客栈”,“我”从“终于有了一个家”到“家在哪里,我不知道”,心境转变的强烈反差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令读者唏嘘。
19.《人生没有永远》示例一:杨绛一家三口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两代人没有隔阂,是和睦的一家人。 示例二:杨绛一家三口在学习和工作上认真严谨,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是儒雅的一家人。
《老王》示例:杨绛一家尊重老王,关照老王的生意,关心老王的生活,是善良的一家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