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五课练习
第I卷(选择题)
未命名
一、单选题
1.韩非子说,商鞅的军功爵制把斩杀敌人首级和官职及爵位相联系,结果是有无治国能力的人都想杀敌立功,如此即可谋得官职,少数甚至能跻身于统治阶层。让有勇气和力量的人去担任需要智慧和才能的官职,就如同让杀敌立功的人去当医生和工匠一样。由此可知,韩非子
A.重视对儒学理念的借鉴 B.迎合了王权强化的时代诉求
C.认识到军功爵制的弊端 D.要求选官制度的全面调整
2.在云梦秦简中,有许多律文涉及秦国官吏的任免、考核等。如《置吏律》篇,记载了当时官吏的基本要求: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据此可知,秦代
A.倡行儒家礼治 B.重视官吏品行 C.推崇军功爵制 D.忽视官吏政绩
3.汉代实施考课制度,由上级对下级官员的品行作为进行考核,作为对官员赏罚黜陟的依据。下图为在四川出土的东汉“考课”画像砖。该画像砖的史料价值在于
A.寄托了人民对清官政治的期待 B.表现出制度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C.反映了其对政治生活影响巨大 D.说明考课成为政治压榨的手段
4.辟除,亦称辟举、辟召,是中央和地方长官可自行任用属员的一种任官制度。西汉規定,长官降举百石以上小吏,要报中央,东汉后,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都可直接辟用下属,无需报请中央批准,因此公府辟举之风更盛。这一变化说明
A.监察体系完善 B.社会阶层流动
C.中央集权削弱 D.选官制度成熟
5.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誉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而且录取的人数大大增加,材料反映了宋代( )
A.选官完全公平公正 B.严密了考试程序
C.丰富了考试的内容 D.杜绝了科场舞弊
6.唐代对御史的考核,除了有流内官通用的德、慎、公、勤的“四善”标准外,还有针对御史的职责性质界定的特殊要求,即“访查精审,弹举必当,为纠正之最”。这表明唐代
A.监察制度已基本完备 B.对监察官的考核严格
C.御史的地位有所下降 D.政府行政日益理性化
7.唐代进士科考试由礼部侍郎主持,应试者与侍郎有亲戚故旧关系的,由考功员外郎主试;宋代规定应试者有亲戚在本州为官或为主试官时,由各路转运司主试。这一规定
A.体现了科举制公平公正原则 B.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扩大了封建政府的统治基础 D.扩大了官吏集团的人才来源
8.下表所示为宋初部分君主有关科举制的言论。由此可推知,宋代
君主 言论
宋太祖 向者(以前的)登科各级,多为势家所取,塞孤贫(者入仕)之路
宋太宗 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至京城参加考试)
A.选官注重德才兼备 B.社会阶层流动加速
C.工商业者地位提高 D.贫苦家庭受到救济
9.据《宋史·职官三》记载:宋代,“凡命官,随所隶迁,以其职事具注于历(也称历纸,用于记录官员履历或功过),给之于其属州若司,岁书其功过。应升迁授者,验历按法而叙进之”。此记述可用来说明,宋代
A.皇权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B.官员升迁受到了严格限制
C.地方官员追求任职政绩 D.官员考核实现档案化管理
10.公元975年,宋太祖下诏说:“朕躬亲临试(科举考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此后,大多数君王都沿用其创立的殿试制度。殿试制度的实施
A.凸显了德才兼备的选官原则 B.优化了科举考试的程序
C.提高了文人学士的政治地位 D.增加了庶民入仕的渠道
11.明初的八股取士规定主要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并且要根据程、朱的注释来阐发题意。同时,八股文必须"代古人语气为之",文体格式比较简单,说理直截了当,文风比较质朴,讲究取神、取骨、取理、取气,把字、句放在最后。这表明,明初的八股取士
A.封建选官制度走向完备 B.加速了科举制的衰落
C.确立程朱理学正统地位 D.有利于明代文学发展
12.下图是某朝代科考内容和场次简表。据此判断,符合这一朝代的史实是
考试内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一道考题出自“四书” 第二道考题细分为两道: 一、同样出自“四书” 二、要求写一首五言诗 一道出自“四书” 一道出自“五经” 一道诗题 一道“四书”题 一道诗题 一道古风韵文形式的赋题 一道“四书”题 一道诗题 一道论题 默写《圣谕广训》
A.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 B.会试中实行南北分卷
C.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D.将六科并入都察院中
13.据史书记载,以往州、郡、县之副佐及掌管文书等事务的僚官,皆由长官选任。隋唐则是“大小官员,悉由吏部”考核任用。这说明
A.地方长官权力扩大 B.中央集权加强 C.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D.科举制的影响
14.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途径之一。1370年,明政府规定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是在府、州、县各级官学读书的“生员”,进学校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这一变化更有利于
A.加强君主专制权力 B.提升官员的文化水平
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强化对士人思想控制
15.中国古代考选文官制的目的是“唯在得人”,“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以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效能。英国在19世纪中叶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目的是“要得到第一流的人选”,建立起一个有效能的文官班子。这说明中英文官制度都
A.严重阻碍了新技术人才的成长 B.采取公开竞争考试的办法
C.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目的 D.保证了国家政策的连续性
16.下面是宋代科举考试的相关要求。这些要求
国于监,开封府举人有与发解官亲戚者,止两司更互考试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每秋赋荆差官考试官亲戚,谓之别头。至是以锁厅人多,颇侵寒士解头,乃令府.监护选亲威,而专差官试锁厅人 《宋会要·选举》
诸州自今考试举人,并封弥卷首,乃委转运司所部选词学并公勤者为考试,监门.封弥官 《宋史》
A.有利于科举选官的公正公平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教育的有效控制
C.旨在强化对中央官吏的控制 D.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垄断的局面
17.宋太宗时期,宰相李昉之子宗谔、参知政事吕蒙正之从弟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扶……举进士试皆人等。上日:“此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为有私也!”皆罢之。宋太宗这一做法
A.意在转变选拔人才的方向 B.保证了宋代科举考试的公平
C.阻断了世家子弟人仕途径 D.利于政府选拔更优秀的人才
18.荫补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选官制度。宋代荫补制规定,荫补数量和范围与官职挂钩,高级官员如宰相,执政则可荫“期亲”,一般官吏可荫及子孙。史料记载,宋代最多一次同时荫补了官员子弟四千人。由此可知,宋代的荫补制度
A.取代了科举取士的地位 B.加剧了“冗官”的严重性
C.削弱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导致了门阀士族的复兴
19.下表为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定。它反映了这三个时期
A.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 B.选拔官员唯德取人,任人唯贤
C.儒家伦理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 D.重视官员道德品行,知刑懂法
20.明朝统治者每三年对全国地方官进行一次全体考察,谓之“朝觐考察”,又称“大计(群吏)”。每逢大计之时,吏部需对全国地方官做出去留、黜陟的裁决,吏部的判决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官员的直属上司给其开注的“考语”来完成。每逢大计届期的疏议当中,有关如实注考的奏请史不绝书。这反映出明朝
A.考语未能成为地方官员升迁降调的依据
B.选官制度不能兼顾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
C.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不高
D.存在考语描述与官员实绩严重不符的情况
21.明代“三法司“是指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三法司”会审指重大刑狱要由三部门共同完成,刑部主审理、都察院主纠察、大理寺主驳正,这是当时重要的司法和监察制度。由此可见明代
A.实行严刑峻法政策 B.力图避免司法监察权滥用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创新发展了古代司法制度
22.三选制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选官制度,具体做法是“乡长所进(推举),官长所选(面试问策),公所警相(考察任用)”。对该制度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打破世家大族累世公卿的现象 B.强化了齐国中央集权制度
C.完善了官僚机构稳定社会秩序 D.确立了春秋时期选官方式
23.清代,科道官在承审案件时,如涉及与自己有亲戚关系或有仇嫌者,应行回避;“京察”“大计”时,应回避被考核官员;御史巡按地方时,应回避本省籍和曾任过官职以及过去居住过的地方。这一制度设计意在( )
A.提升监察的公正性 B.提高选官的开放度
C.分割监察与行政权 D.缩小监察官的职权
24.史籍记载,汉朝时期“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由此可知,汉朝统治者实行上计制意在
①了解地方治安 ②澄清地方吏治 ③监督地方岁举 ④维护赋役剥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官员监察制度日益成熟,从官员监察的范围看,不论身份高低都要接受朝廷的考核和监察。到武则天时,朝廷增设了监考使一职,这一制度对唐代监察制度的完善和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唐中后期形成了流内和流外两种官员考核标准,并形成了《四善二十七最考课法》,这一制度既对官员考核德义提出了要求,又对官员的公平和勤政提出了标准。宋代延续唐朝监察制度,并根据实际设立审官院机构,还成立了专门的考课院,负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考核。宋代官员监察制度较唐代更加详细,在执行落实上也更加认真具体,这为基层官员打开了上升渠道。
——摘编自党会先《唐宋官员监察制度历史镜鉴》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美国经历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这次转型,虽然为美国成为世界大国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冲击了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还使美国陷入了一个政治腐败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国政治腐败源于政党对政府的操控,集中表现在“政党分赃制”下的选官腐败及其造成的官场乱象。面对这一时期如此严重的政治腐败,美国政府一直在名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1883年,阿瑟总统签署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律,即《彭德尔顿法》。《彭德尔顿法》的通过标志着近代美国公务员监察制度的初步建立。它使美国联邦政府最终摆脱了“政党分赃制”的困扰,把行政官员的选任真正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从而抑制美国政府腐败及腐败的继续蔓延。
——摘编自石庆环《二十世纪美国文官制度与官僚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官员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官员监察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宋时期中国与近代美国官员监察制度认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蒙古人最初没有俸禄的观念,蒙古本部的官吏也没有俸禄,怯薛及千户、百户长官靠不断从战争中掠夺大量财物和人口,从而为生活提供保障。元世祖忽必烈即位,着手建立俸禄制度。 “以国朝之成法”为基础,“援唐宋之故典, 参辽金之遗制 ”,“缘饰以文, 附会汉法”。《元史·食货志》载:“禄秩之制,凡朝廷官,中统元年定之。六部官,二年定之。随路州县官,是年十月定之。”官员的俸钱主要使用中统钞支付。但中统钞贬值,物价上涨,政府小吏俸禄微薄,生活艰难。至元二十年,中书省奉旨增加吏员俸禄,上涨百分之五十。元成宗时期,为应对物价持续上涨,开始给官吏增加俸米。此后,中央和地方官员都增添了俸米一项,官吏俸米上升到俸禄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七左右。纸钞的不断贬值使众多官吏生活艰难,元朝政府又出现多次停俸,中下级官吏俸禄遭“擅自克减”,这助长了官吏们利用各种手段从事贪污、敲诈等非法活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俸禄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俸禄制度的影响。
27.古代武举通常是以培养保护京都安全的禁卫军官为主,军队将官为辅。武状元的集聚是一种人文地理现象,该现象的产生是地缘政治演变、经济格局差异、武举制度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02年,武则天首创武举。考试科目包括长垛、马射、步射、负重、摔跤等项,对考生相貌有“躯干雄伟”的要求,唐朝武举并未大规模推进,共计产生41名武状元。宋初,鉴于唐末五代武人专横割据之祸,武科久不举行。直至1030年,仁宗才恢复武科取士,1274年,南宋度宗举行最后一科武举,两宋共产生78名状元。宋朝武举既考武艺,又考策论,武艺部分简化,“以策为去留,以弓马定高下”,断绝了仅凭武功入武闱的机会。明朝就考试内容而言,几乎是宋代的翻版。清朝一改宋明两代重文轻武的趋向,录用标准逐步恢复到偏重弓马的老路,共产生状元109人。
——摘编自王凯贤《武状元刍议》
材料二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宋、清)武状元(有籍贯可考者)空间分布核密度图。
——据吴黎等《中国历代武状元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指出图1、图2、图3所对应的历史时期,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初,帝(晋武帝)以贵公子当品(宗室子弟应当定等级),乡里莫敢与为辈(同等级),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默(推举郑默)。
——摘编自《晋书·郑袤传子默附传》
材料二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摘编自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晋选官制度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科举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总体趋势。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材料为韩非子对军功爵的评价,认为军功爵选出来的官员不一定有能力为官,故C项正确;材料与儒家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对军功爵的评价,不是迎合时代,排除B项;材料与选官制度的调整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强调的是官吏必须忠诚、清廉、善行等,体现了对官吏品行的重视,B项正确;秦朝倡行的是法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军功爵制,排除C项;材料“举事审当”便是对官吏行政的要求,而且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有比较完备的官吏考核制度,并不忽视官吏的政绩,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中的画像砖体现了考课的场景,其中被考课的官员在考课官员面前表现得极为虔诚,可见考课制度对官员的执政及言行影响极大,所以反映出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巨大,C项正确;汉代的考课制度是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的考核,所以没有体现人民对于官员的期待,排除A项;这一制度的严肃性与科学性应该通过考课过程的严格与考核内容的严谨与合理性来体现,但是画像砖只能反映当时的考课场景,尤其没法反映出其科学性,排除B项;考课画像砖中反映了考课场景里,考课官员与被考课者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单凭考课场景不能看出政治压榨,所以不能说明考课成为政治压榨的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西汉辟举制规定长官举荐百石以上小吏,要向中央汇报;而东汉后,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都可直接辟用下属,无需报请中央批准,因此公府辟举之风更盛。这一变化会加大地方权力,说明东汉中央集权削弱,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与监察体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选官用人权力增强,未体现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汉代辟举制的变化,无法说明选官制度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B
【解析】
【详解】
宋代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誉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这样对考试程序进一步严密,有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B项正确;A项中的“完全”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考试程序而非考试内容,排除C项;D项中的“杜绝”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解析】
【详解】
据题意可知,唐代对御史有普通官员之外的额外考核标准,说明对御史的考核更加严格,而御史属于监察官员,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对监察官员的考核要求,并不能说明“监察制度已基本完备”,排除A项;根据对御史的考核标准并不能说明御史的地位下降和政府行政日益理性化,排除CD项。故选B项。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应试者与侍郎有亲戚故旧关系的,由考功员外郎主试”“宋代规定应试者有亲戚在本州为官或为主试官时,由各路转运司主试”体现的是宋朝对科举考试的过程进行严格管控,这有利于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A项正确;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是从选官权力的角度来看,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与扩大统治基础及人才来源的说法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点睛】
8.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有取仕多由世家所占到一般人家也可进京参加考试,可知社会阶层流动加速,B项正确;材料与选官标准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工商业者地位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救济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注重记录官员履历或功过,强化对官员的考核,官员考核实现档案化管理,D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皇权专制统治空前加强,排除A项;材料并不说官员升迁受到严格限制,而是强调官员考核,排除B项;材料强调官员考核,而不是地方官员追求任职政绩,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殿试制度的实行,取士的最终决定权便转移到了皇帝手中,新科进士都变成了“天子门生”,优化了科举考试的程序,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殿试制度凸显了德才兼备的选官原则,排除A项;殿试制度与提高了文人学士的政治地位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增加了庶民入仕的渠道,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B
【解析】
【详解】
八股取士的选题范围,题意发挥、文章格式都有明确的限定,这样限制了思想自由发挥,使得科举制逐渐僵化,加速了科举制度的衰落,B项正确;八股取士不能证明当时选官制度走向完备,而且“完备”表述绝对,排除A项;宋代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正统地位,排除C项;八股取士不利于明代文学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圣谕广训》可知这一朝代为清朝,清代将六科并入都察院中,D项正确;清代有纸币,但主要是使用白银,排除A项;清朝没有南北分卷制度,排除B项;明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解析】
【详解】
材料“大小官员,悉由吏部”说明,隋唐将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正确;地方长官权力扩大,与事实相悖,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三省六部,排除C项;科举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解析】
【详解】
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是在府、州、县各级官学读书的“生员”,进学校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这样政府通过对官学的控制来加强对士人思想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专制权力变化无关,排除A项;对应试者身份的限定并不一定能够提升官员的文化水平,排除B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解析】
【详解】
中国和英国的文官制度都是为了适应统治需要而设立,因此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C项正确;文官制度有助于人才的成长,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中英文官选拔的方式,排除B项;中国的文官制度不能保证国家政策的连续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如果参加国子监,开封府科举考试的举人中有与考官是亲戚的,两司互换考官或生员;如果互换后仍有这种情况的,由“专差官试锁厅人”,即由第三方进行监考以防止徇私舞弊,后在考试中封弥卷首,防止批阅试卷时作弊。宋代对科举考试的这些要求有利于科举选官的公正公平,A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选官考试,并未涉及教育,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并未强调对中央官吏的控制,排除C项;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垄断局面的是科举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17.A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宋太宗因为宗谔、蒙亨等人的出身世家的原因,认为于寒门子弟形成竞争,因此取消了其进士的资格,说明的是宋太祖意在转变选拔人才的方向,A项正确;材料与保障科举制的公平说法无关,排除B项;宋朝并未阻断世家子弟入仕的途径,排除C项;宋太祖这一做法选拔的官员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8.B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宋代最多一次同时荫补了官员子弟四千人”体现的是宋代的荫补制造成官员数量泛滥,加剧了“冗官”的严重性,B项正确;宋代的主要选官制度是科举制,非荫补制度,排除A项;材料与削弱封建统治基础无关,排除C项;宋朝属于文官政治,门阀士族复兴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9.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以“六德”、“六行”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其中“六德”指的是“知、仁、圣、义、中、和”,“六行”指的是“孝、友、睦、姻、任、恤”;秦朝以“五善”考核官吏,“五善”表现为“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唐朝以“《六察法》”管理官吏,其中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由此可知,这三个时期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A项正确;材料不仅仅涉及选拔官员,还反映了对官员的考核管理,排除B项;西周时期尚未出现儒家学派,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知刑懂法,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20.D
【解析】
【详解】
“朝觐考察”的主要依据是地方官员的直属上司给其开注的“考语”,而“考语”主观性强,因此会出现有如实注考的奏请,这说明当时存在考语描述与官员实绩严重不符的情况,D项正确;考语是地方官员升迁降调的依据,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官员考察而非选官制度,排除B项;C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1.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刑部主审理、都察院主纠察、大理寺主驳正”可知,“三法司”之间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职权分离、相互牵制的特点,力图避免司法监察权滥用,B项正确;材料与严刑峻法、君主专制强化及创新古代司法制度的说法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22.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乡长所进(推举),官长所选(面试问策),公所警相(考察任用)”可知,三选制开辟了下层人士的渠道,对打破世卿世禄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A项正确;根据材料“乡长所进(推举)”可知,选官的权力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三选制打破世家大族累世公卿的现象,未体现完善官僚机构稳定社会秩序,排除C项;三选制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选官制度,材料未涉及其他诸侯国的选官制度,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23.A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中的回避制度有利于减少官员考核的人情因素,进而提升监察的公正性,A项正确;材料与选官的开放性、分割割监察与行政权及缩小监察官的职权的说法无关,排BCD项。故选A项。
【点睛】
24.B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体现了,汉朝上计制度的内容主要是统计各县的户口、土地、钱谷以及治安情况,其中没有关于监督地方岁举的信息,故③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汉朝上计制度,能够起到了解地方治安、澄清地方吏治、维护赋役剥削的作用,①②④均正确,综上,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25.(1)特点:监察范围扩大;考核标准不断细化;监察考核机构日益专业化;注重对官员考核和教化;凸显公平性;服务于皇权专制。
(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遭受冲击;“政党分赃制”导致美国政治腐败问题严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不够健全。
影响.暂时抑制了美国腐败问题的蔓延;推动了美国文官制度的发展;为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政治保障;为其他国家官员监察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3)认识:国家应重视官员监察制度的建设;要吸取国内外官员监察制度建设的有益成分;加强官员道德教育及官员监督立法。
【解析】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不论身份高低都要接受朝廷的考核和监察”唐中后期形成了流内和流外两种官员考核标准”“成立了专门的考课院”“形成了《四善二十七最考课法》,这一制度既是对官员考核德义提出了要求,又对官员的公平和勤政提出了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监察范围扩大、考核标准不断细化、监察考核机构日益专业化、注重对官员考核和教化、凸显公平性、服务于皇权专制等。
(2)原因:根据材料“冲击了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美国政治腐败源于政党对政府的操控,集中表现在‘政党分赃制’下的选官腐败及其造成的官场乱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美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遭受冲击、“政党分赃制”导致腐败问题严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三权分立体制不健全等方面概括。影响:根据材料“使美国联邦政府最终摆脱了‘政党分赃制’的困扰﹐把行政官员的选任真正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从而抑制美国政府腐败及腐败的继续蔓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一直美国腐败问题蔓延、推动美国文官制度发展、推动美国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等方面分析。
(3)认识:关于唐宋时期中国与近代美国官员监察制度的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官员监察制度建设、吸取国内外经验、官员道德教育及监督立法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6.(1)充分体现民族交融;俸禄主要以纸币的形式发放;随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俸禄逐渐增加;俸禄中纸币的比例逐渐下降,实物的比例逐渐增加。
(2)减少了蒙古官员的掠夺,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官僚体系,保障国家政务的运行;制度调整无力应对纸币贬值问题,最终加剧了政治的腐败。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以国朝之成法”“援唐宋之故典, 参辽金之遗制 ”“缘饰以文,附会汉法”等信息可知,充分体现民族交融;根据材料“官员的俸钱主要使用中统钞支付”可知,俸禄主要以纸币的形式发放;根据材料“至元二十年,中书省奉旨增加吏员俸禄,上涨百分之五十”“元成宗时期,为应对物价持续上涨,开始给官吏增加俸米。此后,中央和地方官员都增添了俸米一项,官吏俸米上升到俸禄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七左右”“元朝政府又出现多次停俸,中下级官吏俸禄遭‘擅自克减’”等信息,结合所学所学,还可以从随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俸禄逐渐增加;俸禄中纸币的比例逐渐下降,实物的比例逐渐增加等角度进行概括。
(2)根据材料“蒙古本部的官吏也没有俸禄,怯薛及千户、百户长官靠不断从战争中掠夺大量财物和人口,从而为生活提供保障”“助长了官吏们利用各种手段从事贪污、敲诈等非法活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减少了蒙古官员的掠夺,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官僚体系,保障国家政务的运行等角度分析其积极影响;从制度调整无力应对纸币贬值问题,最终加剧了政治的腐败等角度分析其消极影响。
27.图1为宋代。北宋对武举重视程度不够,武状元数量较少;南宋偏安江南,定都临安(杭州);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基础好,文化教育水平高;武举考试重文。武状元主要集聚于江浙、福建地区。
图2为唐朝。唐朝政治中心为西安;黄河中下游经济开发较早,是唐朝经济中心;唐朝武举,重视武功、身材。武状元主要集聚于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山西、陕西等地居多。
图3为清朝。清朝政治中心为北京;清朝武举崇尚武功,文化科目考试难度降低,因而北方超过南方,武状元集中于京津冀地区;但南北经济差距大,南方经济基础好,因而江浙地区武状元也比较集中。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武状元的产生实际上与王朝的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息息相关。北宋对武举重视程度不够,武状元数量较少;南宋偏安江南,定都临安(杭州);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基础好,文化教育水平高;武举考试重文。武状元主要集聚于江浙、福建地区。由此可知图1是宋代。唐朝政治中心为西安;黄河中下游经济开发较早,是唐朝经济中心;唐朝武举,重视武功、身材。武状元主要集聚于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山西、陕西等地居多。由此可知图2是唐代;清朝政治中心为北京;清朝武举崇尚武功,文化科目考试难度降低,因而北方超过南方,武状元集中于京津冀地区;但南北经济差距大,南方经济基础好,因而江浙地区武状元也比较集中。由此可知图3是清代。
28.(1)弊端:该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发展到此时主要以出身(血缘)为标准,容易被世家大族所控制。
(2)特点:不需要推荐,不看出身;以文章优劣为标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为主;定期进行;公平公正;等等。
积极作用:打击了门阀士族(豪强地主)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等。
(3)趋势:由依据血缘关系到依据学识水平选拔;日益走向相对公平公正的状态;等等。
【解析】
【详解】
(1)弊端:根据“以贵公子当品(宗室子弟应当定等级),乡里莫敢与为辈(同等级)”可知该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发展到此时主要以出身(血缘)为标准,容易被世家大族所控制。
(2)特点:根据“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可知不需要推荐,不看出身;根据“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可知以文章优劣为标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为主;定期进行;公平公正;等等。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有利于打击门阀士族(豪强地主)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等。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总体趋势是由依据血缘关系到依据学识水平选拔;日益走向相对公平公正的状态;等等。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