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染色体变异(PPT版学案+word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5.2 染色体变异(PPT版学案+word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20:50:36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2019版高中生物
同步学案
目标素养
1.准确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通过比较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区别,提升归纳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理解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并通过与杂交育种的比较,认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
4.理解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可以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知识概览
一、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 数目 或 结构 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1)个别染色体变化:细胞内 个别染色体 的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成套变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
 非同源染色体 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否借助显微镜识别
提示:因为染色体相对较大,染色体发生数目变异可以借助显微镜进行识别。
2.二倍体和多倍体
(1)染色体组: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 每套非同源染色体 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2)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 两个 染色体组的个体。
(3)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 三个或三个以上 染色体组的个体。
(4)人工诱导多倍体技术: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 低温 处理、用 秋水仙素 诱发等。其中,用 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是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
3.单倍体
(1)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
(2)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 弱小 ,而且
 高度不育 。
(3)应用:单倍体育种。
①过程
②优点:明显 缩短 育种年限。
三、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实验原理
用低温处理植物的 分生组织 细胞,能够抑制 纺锤体 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 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于是,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实验步骤
四、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与互换型基因重组有什么不同
提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的染色体片段的交换,而互换型基因重组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的交换。
2.结果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 数目 或
 排列顺序 发生改变,导致 性状 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 不利 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一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重难归纳
1.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
(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
①依据: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②实例:如下图所示的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a中有4条,b中有3条,c中有2条,d中无,则可判定它们分别含4个、3个、2个、1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
①依据: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②实例:据图可知,e~h中依次含4、2、3、1个染色体组。
(3)根据染色体数和形态数的比值判断。
①依据:染色体数与形态数的比值意味着每种形态染色体数目的多少,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即含几个染色体组。
②实例:果蝇体内该比值为8条染色体/4种形态=2,则果蝇含2个染色体组。
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1)比较。
(2)判断方法。
①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该生物就是几倍体。
②如果生物体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成,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关于单倍体的三个易错点
(1)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并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生物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2)单倍体并非都不育:二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表现为高度不育;多倍体的配子若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则发育成的单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可育并能产生后代。
(3)单倍体是生物个体,而不是配子;精子和卵细胞属于配子,但不是单倍体。
下图表示2种育种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哪种育种方式 它们的育种原理是否相同
提示:图甲表示的是单倍体育种,图乙表示的是多倍体育种。它们的育种原理相同,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2)图乙中获得无子西瓜至少需要几年 图中有2次传粉过程,它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提示:2年。第1次传粉的目的是得到三倍体种子,第2次传粉是为了刺激三倍体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典例剖析
1.马铃薯的花粉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培养成马铃薯植株。该马铃薯植株的某些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联会,此时细胞内共有15个四分体。据此推测,马铃薯正常个体的体细胞中共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C
解析:在减数分裂形成花粉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那么花粉直接培养形成的马铃薯植株,其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组数目也减半。而用花粉直接培养形成的马铃薯植株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联会,并形成15个四分体,说明其含有2个染色体组,所以马铃薯正常个体的体细胞中共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为4个。
2.下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根据图解,结合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
D.四倍体西瓜的根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C
解析: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其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来自母本,应含有4个染色体组。三倍体西瓜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无子西瓜不能形成受精卵,而种子的种皮来自母本,所以无子西瓜有种皮,没有胚。由于植株的地下部分没有经秋水仙素处理,四倍体西瓜的根细胞中仍含有2个染色体组。
判断多倍体是否可育。一看染色体组的数量,若为奇数,则该多倍体是不可育的。二看染色体组的来源,同源四倍体、同源八倍体都是可育的;异源四倍体有的不可育,如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得到的异源四倍体不可育。
学以致用
1.下图所示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的是(  )
答案:D
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由六倍体普通小麦花药离体培育出来的个体是三倍体
答案:D
解析:染色体组是由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组成的;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而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所以,由六倍体普通小麦花药离体培育出来的个体为单倍体。
二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重难归纳
1.方法步骤
2.实验现象: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注意事项
(1)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两次漂(冲)洗的对比。
①时间不同:第一次冲洗在固定之后、解离之前,第二次漂洗在解离之后、染色之前。
②试剂不同:第一次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第二次用清水漂洗。
③目的不同:第一次是为了洗去多余的卡诺氏液,第二次是为了洗去多余的解离液。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的理解误区
(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死细胞:植物细胞经卡诺氏液固定后细胞死亡。
(2)选择材料不能随意:误将低温处理“分生组织细胞”等同于“任何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处理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
(3)低温处理的理解误区:低温处理的目的只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如果低温持续时间过长,会影响细胞的各项功能,甚至导致细胞死亡。
(4)着丝粒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误将“抑制纺锤体形成”等同于“着丝粒不分裂”。着丝粒是自动分裂的,不需要纺锤丝牵引,纺锤丝牵引的作用是将染色体拉向两极。
1.本实验中,是否温度越低效果越显著
提示:不是,必须为“适当低温”,以防止温度过低对根尖细胞造成伤害。
2.观察时是否所有细胞中染色体均已加倍
提示:不是,只有少部分细胞实现“染色体加倍”,大部分细胞仍为二倍体状态。
典例剖析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
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
C.甲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处在分裂期且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答案:D
解析:“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解离后要用清水漂洗根尖残留的盐酸以免影响着色;甲紫溶液可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剪取的根尖用卡诺氏液处理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B.卡诺氏液处理后应用清水冲洗两次
C.制片时应先解离、漂洗,再染色、制片
D.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寻找到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
答案:B
解析:卡诺氏液固定后应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
2.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形成植株,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下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溶液的质量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  )
A.0、2、3、4、5、6 B.0、4、5、6、7、8
C.0、6、7、8、9、10 D.0、3、6、9、12、15
答案:B
解析:预实验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6 g/L的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四倍体植株数目最多,诱导率最高,所以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溶液的质量浓度应在6 g/L左右。
三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重难归纳
1.染色体缺失、重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2.易位与互换的区别
下图甲为某正常染色体,①~④为显微镜观察到的变异杂合子染色体联会异常现象,通过图示辨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答案:缺失 重复 易位 倒位
典例剖析
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下图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分别是(  )
A.突变和倒位 B.重组和倒位
C.重组和易位 D.易位和倒位
答案:D
解析: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①a、b基因的位置出现新的j基因,为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②染色体臂上的c基因和d、e基因位置颠倒,为倒位。
学以致用
1.杂合子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重复
C.染色体易位 D.染色体倒位
答案:A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也能导致基因重组。染色体重复、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倒位属于染色体变异。
2.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2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4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③是基因突变或减数分裂Ⅰ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互换所致。
1.下图分别表示4个生物的体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属于单倍体的体细胞的有3个
B.图中的丁一定是单倍体的体细胞
C.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3条染色体的是甲、乙、丁
D.与乙相对应的基因型可以是aaa、abc、AaaBBBcccDDd、aabbcc等
答案:B
解析:可根据相同形态染色体的个数判断染色体组数,甲、乙、丙、丁中分别含有3、3、2、1个染色体组,其中图丁一定是单倍体。而甲、乙、丙可能分别是三倍体、三倍体、二倍体,也可能都是单倍体。与图乙对应的基因型应包含3个等位基因,所以abc、aabbcc这两种基因型不能对应乙。
2.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  )
A.只含一条染色体
B.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C.染色体数是单数
D.染色体数目与配子相同
答案:D
3.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诱导形成多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  )
A.使染色体再次复制 B.使染色体着丝粒不分裂
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使细胞稳定在间期阶段
答案:C
解析: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这样有丝分裂的细胞虽然完成了复制,但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4.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抑制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固定细胞形态
C.甲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解析: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但着丝粒能正常分裂,只是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A项错误。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的作用是使洋葱根尖解离,B项错误。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仍为正常二倍体细胞,只有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错误。
5.下列各图所表示的是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肯定是单倍体的是    ,它是由    倍体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2)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     ,理由是        。
(3)如果上述细胞都不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其中肯定是二倍体的是    。
(4)如果C图中的细胞是由某生物的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那么它是几倍体      。形成它的生物是几倍体      。
答案:(1)D 二 
(2)A 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3)B、C 
(4)单倍体 四倍体新人教必修2课后习题
5.2 染色体变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
B.通常指二倍体生物的1个配子中的染色体
C.人的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D.普通小麦的花粉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
答案:D
解析: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其体细胞中含6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形成的花粉中应含3个染色体组。
2.已知某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下列可表示该生物1个染色体组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所以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①③均满足上述条件。
3.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  )
A.单倍体,含1个染色体组
B.单倍体,含2个染色体组
C.二倍体,含1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含2个染色体组
答案:B
解析: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四倍体水稻有4个染色体组,其配子中含2个染色体组。
4.下列有关染色体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不同,可以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组中
B.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C.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在形态、功能上各不相同
D.果蝇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答案:A
解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组中,A项错误。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项正确。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在形态、功能上各不相同,C项正确。果蝇为二倍体生物,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D项正确。
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制片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的目的是让组织细胞彼此分离
B.可用清水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
C.染色所用的甲紫溶液是一种碱性染料
D.观察时应先在高倍镜下观察
答案:D
6.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
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C.染色体上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
D.染色体上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了180°
答案:C
解析: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这属于基因突变。
7.在某些外界条件作用下,下图a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如下图b所示的变异,图中数字表示基因,该种变异属于(  )
图a        图b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变异中的缺失
D.染色体变异中的重复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与图a相比,图b中下面的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3和基因4缺失,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8.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分析下图所示某些植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的是图    。
(2)图C中含    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    条染色体,由图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可育吗 如何处理才能使其产生有性生殖的后代               。
(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若图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二倍体,则该个体由      发育而来;若图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该个体由            发育而来。
(4)假如图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    个染色体组。
答案:(1)D
(2)3 3 不可育。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3)受精卵 未受精的生殖细胞(或配子)
(4)8
解析:(1)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与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必然是单倍体,所以一定属于单倍体的是图D。(2)图C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由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故该生物体不可育,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使其产生有性生殖的后代。(3)图B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如果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是二倍体;如果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是单倍体。(4)假如由图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正常物种是经受精产生的,体细胞内含有8个染色体组。
10.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两个植株杂交,得到F1,再将F1做如下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乙植株的基因型是     ,属于    倍体。
(2)用乙植株的花粉直接培养成的植株属于   倍体,其基因型及比例为              。
(3)丙植株的体细胞内含有   个染色体组。
答案:(1)AAaa 四 (2)单 AA∶Aa∶aa=1∶4∶1
(3)3
解析:AA×aa→F1,F1的基因型为Aa,自然生长得到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F1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即Aa→AAaa(乙植株),乙植株属于四倍体,它可产生3种配子:AA、Aa、aa,其比例为1∶4∶1。Aa×AAaa→丙植株(三倍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
等级考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D.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C
解析: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4种类型,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并且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
2.(2020·山东卷)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右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
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
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
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因此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A项正确;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桥”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因此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发生改变,B项正确;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其子细胞中染色体上不会连接非同源染色体片段,C项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桥”结构在分裂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都可能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中一条子染色体可能携带有2个相同基因,移到细胞一极,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D项正确。
3.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n=14)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30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个
B.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高倍镜下观察草莓茎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现有的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56
C.秋水仙素溶液与甲紫溶液一样属于碱性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
D.该实验表明,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的幼芽1 d,诱导成功率在所有处理组中最高
答案:C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溶液的浓度和处理时间,A项正确。二倍体草莓幼苗经秋水仙素诱导处理后,有些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成28,这些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56,B项正确。秋水仙素溶液不能使染色体着色,其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项错误。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的幼芽1 d,诱导成功率在所有处理组中最高,D项正确。
4.(不定项选择题)在人体细胞的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块,通常位于间期细胞的核膜边缘,称为巴氏小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取女性的少许口腔黏膜细胞染色制片后,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到巴氏小体
B.巴氏小体的形成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C.可采用观察巴氏小体的方法进行性别鉴定
D.男性的体细胞核中出现了巴氏小体,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可知,巴氏小体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于女性体细胞内,而男性没有,而且由于巴氏小体染色较深,所以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且可采用观察巴氏小体的方法来鉴定性别,A、C两项正确。巴氏小体只是染色体形态改变,并无结构变化,B项错误。正常男性体内本来没有巴氏小体,如果出现,说明X染色体增加了一条,即出现了染色体数目变异,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5.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从细胞①到细胞②发生了        ,经过Ⅱ、Ⅲ后形成的4种子细胞中,属于变异后特有的子细胞的是       。
(2)可遗传的变异有3种来源,三倍体香蕉的形成属于         ,人们用什么方法能将这种变异遗传给子代          。
(3)野生香蕉是二倍体,无法食用,三倍体香蕉可食用。研究发现,一种致命真菌可能使香蕉在一定时间濒临灭绝。假若生物学家找到了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野生纯合(AA,A代表二倍体香蕉的一个染色体组)香蕉,如何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无子香蕉 请你简要写出遗传育种图解。
答案:(1)易位(或染色体结构变异) ⑤⑥⑦
(2)染色体(数目)变异 无性生殖
(3)
解析:(1)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从染色体的结构可以看出,⑤⑥⑦中的染色体都发生了变异。(2)三倍体香蕉比正常的二倍体多了1个染色体组,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属于可遗传变异的3种来源中的染色体变异。由于三倍体香蕉不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只能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3)由二倍体产生三倍体的过程,可以借鉴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诱导含有抗性基因的二倍体产生四倍体,产生的四倍体再与含有抗性基因的二倍体杂交,最后产生含有抗性基因的三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