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老王》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老王》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3 18:29:5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一、精挑细选。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滞笨(zhì) 荒僻(pì) 痴想(chī) 诱惑(yòu)
B.取缔(dì) 喧腾(xuān) 清澈(chè) 愧怍(zhà)
C.荫翳(yì) 埋葬(mái) 攥着(zuàn) 惶恐(huáng)
D.伛偻(yǔ) 田螺(luó) 塌败(tā) 骷髅(kū lóu)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
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_________的小胡同。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__________的小屋。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__________了。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__________。
A.偏僻 坍塌 取消 惭愧 B.荒僻 塌败 取缔 愧怍
C.荒僻 坍塌 取缔 愧怍 D.偏僻 塌败 取消 惭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B.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C.《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法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D.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
5.下列选项中说话人的语意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小王见到一童颜鹤发的老人,便上前一抱拳:“老人家,您老高寿?”
B.刚坐下,服务员就过来了:“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
C.张老板狠狠地踢了小乞丐一脚:“小兔崽子,赶快滚!”
D.王部长眯起眼睛,伸手拿过玉佩:“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
二、活动探究。
6.赏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三、语言表达。
7.根据以下这则信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2月3日中午,秦小亮去银行帮助哥哥及83岁的父亲存钱,途经上海长宁区北翟路与协和路路口时,所带钱款被风吹散,不少被路人“捡拾”。随着路人逐渐送回,秦小亮最终收回7 800元,同时收到了好心人的捐款14650元。
2月16日上午,是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在上海市慈善会长宁区分会,秦小亮带着女儿,在上海当地媒体记者的见证下,捐出了之前收到的全部捐款。年前寒风中丢钱的突发变故,有关丢款数字的流言和好心人的捐款,让今年32岁的安徽籍农民工秦小亮广为人知。当天,在拿到了上海市慈善会的捐赠证书后,秦小亮牵着女儿在镜头前咧着嘴笑了。他告诉本报记者,捐出捐款后,他一身都轻松了。此次将14 650元全部捐出,他还特意将10岁的女儿带在身边,他想用这个行动告诉女儿,她爸爸是好样的。
四、精准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王(节选)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似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辟,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带骼上蝴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此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掉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数,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慢慢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8.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 )和( )两个字概括。
9.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第①段“镶嵌”一词原意是( ),此处有何表达效果?( )
10.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
11.“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12.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作”?
13.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
敲门
孙道荣
①“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101室的门前,敲门。敲门的节奏,也是他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个闪失。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总是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露出几乎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上班累吧?我没事,赶紧回家去吧。看到她精神很好,确实没事,他才放心地上楼,回家。他的家在四楼。
②这是他每天的功课。
③他和她,不是母子,也不是亲戚,只是普通的邻居。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的老人,社区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社区找到他时,他欣然接受了。于是,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先去敲敲101室的门,把老人喊应了,才回自己的家。有时候,路上碰见放学的儿子,他会和儿子一起去敲老奶奶的门。儿子早已学会了他的敲门方式,“咚,咚咚,咚——”不急不慢,不轻不重。他则在一旁,赞赏地看着儿子。门打开了,她看到他们父子,开心地笑了,和蔼地摸摸儿子的小脑瓜,经常还会变戏法一样,拿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来。这些糖果,都是老人远在海外的儿子邮寄回来的。
④老人的身体很硬朗,但也发生过几次小意外。有一次,他敲门的时候,她正好在卧室里接儿子打来的越洋电话,没听到他的敲门声。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放下电话,她才听见了敲门声,虽然敲门的节奏不对头,但她知道这是他回家的时间,一定是他,她几乎是一路小跑去开门,差点摔了一跤。还有一次,中午,她累了,靠在沙发上养神。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咚,咚咚,咚——”老人兴奋地想,难道这孩子今天没上班?高高兴兴地打开了门,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推销员。
⑤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流逝。每天黄昏,“咚,咚咚,咚——”的熟悉节奏,都会在楼道口准时响起。“吱呀”的门轴声,让人感到宁静、安详。余晖斜洒,微风轻拂,大大小小的光斑在草木上嬉戏跃动,一派静好。
⑥那天,因为一个突发情况,他带着老婆和孩子去了一个朋友家。黄昏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想起了敲门这件事,看来今天是敲不成门了,因为走得急,他偏偏又忘记了带电话簿,记不得她家的电话,无法通知她,他满心焦急。朋友安慰他,这么多年了,就这一次,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他也只好这样想了。
⑦晚上11点多,他们一家才回来。在楼道口,看着101室的门,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敲敲门?再一想,太晚了,平常这时她都休息了,明天再说吧。
⑧他们刚回到家,自己家的门却突然响起来了,“咚,咚咚,咚——”熟悉的敲门声,他赶紧跑去打开了门,竟然是楼下的老太太。
⑨“你们没事吧?”她急切地问,“傍晚,没看见孩子放学,也没看见你媳妇下班回家,你又没来敲门,我以为你们出了什么事,又没法联系你们,真是担心死我了。刚才我听见楼道间的脚步声,就想着可能是你们回来了,这就上来看看。好了,放心了。”老人说完,咧开了没了门牙的嘴。
⑩又上来看看?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他搀扶着她,将她送下楼。他告诉她,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准时去敲门。因为,那是他们共同的牵挂。
14.请结合全文,说说第④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5.细读文章,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余晖斜洒,微风轻拂,大大小小的光斑在草木上嬉戏跃动,一派静好。
16.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a.又上来看看?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他搀扶着她,将她送下楼。他告诉她,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准时去敲门。因为,那是他们共同的牵挂。 (孙道荣《敲门》)
b.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杨绛《老王》)
请结合两段文字的内容,归纳它们所表达的共同情感。并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五、衔石填海。
17.读课文《老王》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课文写老王,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18.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我们)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塌败: ________
(2)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凑合: ________
(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滞笨:________
(4)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________
19.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凑合: ________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滞笨:________
(3)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D
6.“镶嵌在门框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7.2月16日安徽籍农民工秦小亮将因寒风中丢钱而得到的捐款14650元全部捐献给上海慈善会长宁区分会。
8.苦 善
9.外貌(肖像) 语言(对话) 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 此处充分(夸张)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
10.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兽良、知报恩图报。
11.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12.(1)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2)“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13.关键词:尊重、理解、关心、爱心、树立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表述可以不同,合题意,有道理即可)
14.在内容上,把老人的儿子只能用电话关心“她”及推销员敲门推销的行为和“他”平时习以为常对老人的帮助作比较,突出地表现了老人对“他”依恋,进而写出“他”对老奶奶的真心帮助。在结构上,描写敲门的几次小意外,为下文展开写因故无法按时敲门设置悬念、作铺垫。
15.示例1: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光斑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光斑的灵动、美丽的特点,静美的环境烘托了“他”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示例2:这个句子运用了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渲染了宁静温馨的气氛,烘托了“他”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16.示例:两段文字都写了他送老人下楼和“我”送老王下楼的情形,表达关爱邻里、播种友善才能收获更多美好的情感。生活中关心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17.散文 彼此交往 逻辑 时间 善 苦
18.形容塌陷破败、没有生气的样子。 将就 呆滞笨拙 惭愧
19.(1)将就 (2)呆滞笨拙 (3)惭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