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 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复习课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 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复习课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10:4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复习整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律和法则,因式分解的概念、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练习,熟悉常规题型的运算,并能灵活运用.
过程方法 根据本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师生共同讨论,通过对本章的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本章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真正掌握本章各法则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运用知识结构图对本章小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整理、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计算和变形的复习,让学生体会整体带入和转化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 整式的乘除运算与因式分解.
难点 灵活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学 问 题 师 生 活 动
专题知识复习 专题一 幂的运算性质【例1】计算(1) (2a)3(b3)2÷4a3b4【解析】幂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解:原式=8a3b6 ÷4a3b4=2a3-3b6-4=2b2.(2) (-2)2018 ×(0.5)2017【解析】此题可先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逆运算,将(-2)2018化为(-2) ×(-2)2017,再用积的乘方的性质的逆运算进行计算. 解:原式=(-2)×(-2)2017 ×(0.5)2017=(-2)[(-2) ×0.5]2017=(-2)×(-1)2017=2. 【配套训练】1.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A. 2a3 ÷a=2a2 B. (-a3)2=a6 C. a4 ·a3=a7 D. a2 ·a4=a82.计算:8100 ×0.5301; 专题二 整式的运算【例2】先化简再求值:[(x-y)2+(x+y)(x-y)] ÷2x,其中x=3,y=2.【解析】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先计算括号内的,再计算整式的除法运算.解:原式=(x2-2xy+y2+x2-y2) ÷2x =(2x2-2xy) ÷2x =x-y. 当x=3,y=2时,原式=3-2=1.【配套训练】 (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a2-2ab+a,宽为a,则长方形的长为 ; (2)(-3a-2b)(-3a+2b) = (3)(-3a-2b)(3a+2b) = (4)(-3a+2b)(3a+2b) = 专题三 分解因式【例3】判断下列各式变形是不是分解因式,并说明理由:(1)a2-4+3a=(a+2)(a-2)+3a;(2)(a+2)(a-2)=a2-4;(3) a2-4=(a+2)(a-2)(4)x2-6x+9=(x-3)2 解:(1)不是,因为最后不是做乘法运算,不是积的形式;(2)不是,因为从左边到右边是做乘法运算;(3)是;(4)是;【例4】分解因式(1)18x2y-50y3;(2)x2-3xy+2y2解: 18x2y-50y3=2y(9x2-25y2)=2y(3x+5y)(3x-5y);x2-3xy-4y2 = (x-y)( x-2y)【配套训练】1、下列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a(x+y)=ax+ay B. x2+4xy+y2-1=x(x+4y)+(y+1)(y-1) C.am2-a=a(m+1)(m-1) D. m2-9n2+3=(m+3n)(m-3n)+3.2、 分解因式(1) ax3y+axy3-2ax2y2 (2) x2-xy-2y2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复习,合作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方法.总结规律【归纳1】幂的运算性质包括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除法.这四种运算性质贯穿全章,是整式乘除及因式分解的基础.其逆向运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从而培养一定的计算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归纳2】1.整式的乘除法主要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其中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是整式乘除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它们的运算法则,整式的混合运算,要按照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的顺序进行,有括号的要算括号里的.2.整式的乘法公式包括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而完全平方公式又分为两个: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和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在计算多项式的乘法时,对于符合这三个公式结构特征的式子,运用公式可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速度.【归纳3】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它与整式乘法互为逆运算,分解因式的方法主要是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因式分解时,一般要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分解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完善整合 1、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点?2、你对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梳理知识,并建立知识体系.
拓展提高 6.已知(a+b)2=7,(a-b)2=4,求a2+b2和ab的值.解:由(a+b)2=7,得a2+2ab+b2=7. ①(a-b)2=4,得a2-2ab+b2=4. ②①+②得2(a2+b2)=11,∴a2+b2=.①-②得4ab=3, ∴ab=. 7.若△ABC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a2+b2+c2+3=2a+2b+2c,试判断△ABC的形状.答案:等边三角形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先自主探究,后小组同伴交流,最后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纠正,教师点拨、强调。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