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11:1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全等判定边角边
一.内容解析
该内容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对应点对应角等相关定义,熟悉了全等性质的前提下,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探讨和研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今后研究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方法。本节课中将遵循“分内讨论,感悟操作,归纳总结,初步运用”的认知过程展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几何观察能力,推理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同时学习分类讨论和问题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条件,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利用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理解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能力目标:通过图形的变换培养学生的识兔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习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思考、分析,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经历画图剪纸等方式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同时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形成学生善于交流,主动探索的良好品质。
三.重难点
重点:用“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确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证明过程
四.学习过程
环节一:知识回顾
三角形全等判定(一)是什么?如何简写?数学符号表示为?
环节(二):创设情景
因铺设电线的需求,要在池塘两侧A。B处各埋设一根电线杆,因无法直接测量出
A. B两点的距离,现有一足够长的米尺。怎样测量出A。B两杆之间的距离呢?
环节(三):探究
探究1:做一做:画△ABC,使AB=3cm,AC=4cm.
这样画出来的三角形与同桌画出来的三角形比较,它们互相重合吗?
若再加一个条件,使∠A=45°呢?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让学生形象感受
题目感受:
问:如图△ABC和△ DEF 中, AB=DE=3 ㎝,∠ B=∠ E=300 , BC=EF=5 ㎝
则它们完全重合吗?即△ABC≌△ DEF吗 ?
得出新知:边角边或SAS
环节四:
例题1已知:如图, AB=CB ,∠ ABD= ∠ CBD 。△ ABD 和△ CBD 全等吗?
变式练习:
问AD=CD, BD 平分∠ ADC 吗?
环节五:解决引例
环节六:想一想
小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其中∠EDH=∠FDH, ED=FD ,将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小明不用测量就能知道EH=FH吗?与同桌进行交流。
探究3 以2.5cm,3.5cm为三角形的两边,长度为2.5cm的边所对的角为40° ,情况又怎样?动手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两边及其一边所对的角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课堂小结:
1.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或SAS)
2. 用尺规作图:已知两边及其夹角的三角形画三角形
3、数学思想:转化,建模
作业布置
1.已知:如图,AB=AC,F、E分别是AB、AC的中点.
求证:△ABE≌△ACF.
2.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 AF=CE, BE∥DF,BE=DF.
求证:△ABE≌△CDF.
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践验证,总结升华为主线,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思考、实践、探索和发现的机会,让学生以一个创造者发明者的身份去探究知识,从而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实践的氛围,使学生经历、体验、感悟达到收获。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较为成功的地方:
1、 教学设计整体化,内容生活化。在课题引入方面,以生活情景为背景,让学生动手剪三角形,把知识不知不觉地体现出来,学得自然清新。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2、 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尝试,踊跃发言。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
3、 动画演示,形象教学,让学生感悟知识,使逻辑思维形象化。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便于学生理解。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也有值得思考和应该改进的地方:
1、 如何做到面向全体,人人学有所得,也值得我们教师来探讨。
2、 教学细节需进一步改进,教学时应多关注学生。
AAaAaa
B
C
DAaAaa
E
F
A
B
C
D
D
E
H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