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3 18:5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精挑细选。
1.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________________
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 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①③②④⑤
2.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3.下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朦胧 眩目 寒暄 仓皇失措
B.累赘 伶俐 辩论 不计其数
C.蹒跚 躬行 抱歉 唉声叹气
D.咀嚼 生蔬 执拗 颠沛流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到2017年3月,应用于移动通信芯片的国产自主卫星导航IP核数量近1800万左右。
B.杨绛先生在文学语言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传奇欧美音乐界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100周年诞辰。
D.5月21日,2016年世界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在江苏昆山落幕,使中国羽毛球女队击败韩国队卫冕成功。
5.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
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6.根据下列描述写出相应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沛流离)
B.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付之一笑)
C.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不耻下问)
D.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为人师表)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D.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二、活动探究。
8.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A______,则吾未之有得。”②一处是,“B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③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④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只要是A______,就能B____________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1)在横线上补填语句。
(2)①②句中都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3)第④句是一个病句,请修改。
三、语言表达。
9.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_____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_____居第一位的是立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____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__
四、精准阅读。
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杨朦脆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脆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沽,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
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赞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
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施杳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淘先生感慨系之了。
10.选文中说“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可接下来的内容重点写他写文的“主张”,这是不是文不对题?简要说说理由。
11.怎样理解“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这句话的含义。
12.作者说“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作者是怎样理解“叶圣陶先生只说字”的?
13.作者说“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下面这几句话就累赘别扭,请修改,使之简洁合理。
吃完晚饭之后,我们全家老少都坐在我们家的电视机前看电视里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正看得起劲的时候,妈妈突然大声地叫我们放鞭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齐白石的人格
①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而且人格也别具魅力,其傲,其痴,其谦,堪称三绝。
②齐白石傲,傲如古松。
③在近代,画而优则仕的人屡见不鲜。但先生傲骨一身,耻于从俗。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儆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
④先生出身农家,早年靠做木工维持生计,所以常遭人轻视。34岁那年作客胡沁园家中,胡家有位门客丁拔贡擅长治印,先生求他赐印一枚,丁拔贡因瞧不起这个出身寒微的画匠而婉言拒绝,先生遂傲然不复再求,回家买了印泥,又拣回石头一担,照着一本借来的《二金碟堂印谱》,磨了刻,刻了磨,弄得房间里石浆满地,无处落足。先生也许没想到,自己这一傲,竟傲出了个治印高手。
⑤齐白石痴,痴如顽石。
⑥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忽然停箸,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见状惊问何故,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蟹腿指给夫人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夫人素知他痴,也懒得去数落,罚他吃一只螃蟹了事。
⑦先生让弟子侍画于侧,常出其不意地考问:“虾背从第几节弯起”,“螳螂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牡丹的花蕊和菊花的花蕊有什么区别”等诸如此类怪问题,弄得众弟子往往手足无措,先生却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⑧齐白石谦,谦如空谷。
⑨同行相轻,是文人的通病。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前辈画家和同辈画家都非常恭谨,显示了一位大师,一位长者应有的谦逊风范。
⑩先生作画,师古而不拘古意,主张“下笔要我有我法”,但他对先辈画家的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号青藤),朱耷(号雪个)和吴昌硕三人,曾赋诗说: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
先生对同时代的画家也尊重有加,他常以一句话来自律:“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正是这种谦逊和宽容,使先生和同时代的许多画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和艺术上的取长补短。30年代中期,某记者造谣说先生看不起徐悲鸿,认为徐悲鸿只不过到国外镀了层金而已。先生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对人说:“悲鸿是我多年的知己,他画人画马冠绝当世,我佩服之至!”
先生的傲,使他卓然不群;先生的痴,使他精益求精;先生的谦,使他博采众家。如果先生没有这人格上的三绝,又怎能成为集诗、书、印、画四绝于一身的巨擘呢?
欲立艺者,先立人。——这也许是齐白石留给后来者的一点启示。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5.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划线句子。
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蟹腿指给夫人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
16.作者前面说齐白石先生“傲如古松”,后面又说他“谦如空谷”,请你联系文章内容概括地说说这样行文是否矛盾?为什么?
17.文章第⑩段和第 段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18.分析本文与《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在写作方法上的相同之处及作用。
五、衔石填海。
19.叶圣陶,又名____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默读课文填空。
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2段):从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8段):通过写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写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第9段):写作者怀念叶圣陶先生并__________________。
21.用合适的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内容。
①过去在抗战时候,不知有多少家庭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妻离子散。
②我们在学习中要发扬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的精神。
③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一笑了之,毫不在意。
④叶圣陶先生治学严谨,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C
6.D
7.B
8.(1) 躬行君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 把两个“一处是”后的“,”改为“:”
(3) 把“只要”“就”分别改换成“既”“又”
9.—— , : 。”
10.不是。文中写到叶先生写文章“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这正是他“律己”的具体表现。
11.意思是说写出来的文章要读得顺口,听起来动听悦耳,通俗明白,切忌咬文嚼字,卖弄文采,弄巧成拙。
12.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的。(提示: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
13.示例:晚饭后,我们都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正着得起劲,妈妈大声叫放鞭炮。(提示:不能改变原意)
14.文章通过写齐白石工作和生活的几件事,表现了齐白石傲如古松、痴如顽石、谦如空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齐白石的敬佩之情。
15.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种即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齐白石发现蟹腿特点时惊喜、激动的心情,表现了他的痴迷精神。
16.不矛盾,说他“傲如古松”是指他不慕权贵,自尊自强;说他“谦如空谷”是指他虚心好学,尊重他人。这里的“傲”与“谦”,恰恰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齐白石先生的高尚人格。
17.不能颠倒。因为第⑩段写先生作画,师古而不拘古意,第 段写先生对同时代的画家也尊重有加,两段从古到今,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所以不能颠倒。
18.(1)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选取典型的小事情,《齐白石的人格》表现了齐白石傲如古松、痴如顽石、谦如空谷的特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表现了叶圣陶待人宽、律己严的特点。
(2)都采用承上启下,使文章过渡自然,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19.绍钧 教育家 文学出版家 社会活动家
20.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感到悲哀 思想和行为 待人宽厚、谨严自律 提出自己的希望
21.①颠沛流离;②不耻下问;③付之一笑;④以身作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