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习目标
1. 了解清朝中枢机构的沿革,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了解清朝中后期,随时间推移,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2. 通过自主学习、材料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通过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分析和对“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的思辨能力。
3. 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辩论分析,帮助学生学会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观看视频,了解军机处设立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沿用明朝的官制,在中央设立内阁和六部,但保留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严重阻碍了中央集权
1. 背景
3. 职能
2. 时间
雍正时期
跪受笔录,协助处理军务到协助军政要务
4. 特点
地处内廷、人员多为皇帝亲信、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
5. 完善
乾隆皇帝时期
军机处的设立
材料:(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 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军机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问题 ?
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军机处虽是清朝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军机大臣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全国的军政大权全集中到皇帝手中,皇权达到顶峰。
问题思考:关于军机处的影响,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观点一: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观点二: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
军机处的影响
明清内阁与军机处的对比
明朝的内阁最初是辅佐永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是一个纯粹的秘书机构.但是随着后来的皇帝的精力和能力下降,内阁逐渐有了一定的决策权,明朝的内阁首辅在某种程度上是行使相权的,比如著名的张居正,通过和司礼监太监的勾结,实际上是行政权集中于一身的地位。到了明朝后期,国家政务都靠内阁去打理。处”,军机大臣为“内廷差使”。
清朝的军机处则纯粹是一个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只是提出建议、执行皇帝的决策,决策权都在皇帝。
大兴文字狱
1. 何为“文字狱”
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借题发挥,加以歪曲解释,然后罗织罪名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
清朝大兴文字狱,标志君权在清代进一步加强。清廷为了树立其权威,不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和反抗,另一方面,这是因为民族矛盾的存在。清廷防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大力加强思想统治,甚至不惜采取血腥的镇压手段,文字狱就是手段之一。
2. 时间
在历朝时有发生,以清朝最为严重,其中又以乾隆年间尤烈
3. 原因
观看视频,了解清朝时期文字狱盛行的情况及其影响
大兴文字狱
有个文人给朱元璋写篇贺表,恭维他“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他看了大怒,说“生”与“僧”同音,“光”是没有头发,这是骂我做过和尚;“则”与“贼”同音,这是骂我做过造反的贼。于是下令把这个文人给杀了。
雍正四年,查嗣庭出任考官,以《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考题.却被说成是想去掉''雍正''二字之头.查嗣庭被打入监狱,在狱中病死.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被流放。
查嗣庭科场试题案
乾隆六年的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爱好诗词,常有感于心境而做诗句,如“一把心肠论浊清”,奈何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前,是何肺腑 ”结果,其与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胡中藻案
“毁我衣冠真恨事,捣除巢穴在明朝(zhao)。”
——《鼠啮(nie)衣》
“明朝(zhao)期振翮(he),一举去清都。”
——《一柱楼诗》
“夺朱非正色,异种尽称王。”
——《咏黑牡丹》
大兴文字狱
徐骏的诗句被认定“清”是满清,“不识字”、“乱翻书”是指影射满人没文化,被灭族。
“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徐骏
大兴文字狱
资料1:据《清代文字狱简表》统计,乾隆在位60年,退休后又管朝政4年,共计64年,制造的大、小规模的文字狱计130多起,平均五个月对文人“刀斧伺候”一次。
资料2:“到乾隆年间,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所谓读书人,便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和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 ——鲁迅
结合所学知识及以上材料,说说文字狱的严重影响。
文字狱制造了严重的恐怖气氛,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时政,不敢研究现实,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
《四库全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总结,是中国历史上丛未有过的巨大文化工程,在传承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大兴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从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程。
四库全书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经是儒家的著作;史是历史著作;子就是诸子百家,包括僧道;集是文学作品,比如李太白集或者苏东坡集。书成之后,也没有印,在全国找了几千个毛笔字写得好的人,花了十年时间抄了七部。
为何名为四库?
《四库全书》其实是一部“四不全”的次品乃至废品。何谓“四不全”?
因为在编修过程中,数目惊人的书籍遭到了焚毁、删削、篡改、错讹的厄运,而这一切都是蓄意为之。
1. 清廷借修书之机,毁禁的是哪些内容?
对清政府统治不利的典籍
2. 毁禁的目的是什么?
清统治者借修书之机,毁禁对清朝统治不利的典籍,加强文化专制,在中国文化史上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四库全书
加强文化专制
辩证一分为二
《四库全书》包罗宏大,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但在编纂过程中,清政府对全国图书作了一次大检查,大批文化精典被销毁或篡改。
《四库全书》是在清文化专制的产物。我们如何来正确认识?
四库全书
在编纂过程中,全国图书都要进行检查,不利于满清的文献都被禁毁。查缴禁书竟达3000多种,15,0000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70,0000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
(1)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影响:
(2)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社会危机的表现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但耕地面积并未相应增加。
顺治十八年全国人口约1920万,康熙五十年约10000万,乾隆二十七年约20000万,乾隆五十九年约31000万
人口增加,使得人均耕地数量不断下降,其次,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也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土地兼并严重也是每个封建王朝末期比较突出的特征,为各个朝代的持续统治埋下隐患。)
嘉庆朝,很多离乡背井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极大,北京城乞丐就有10万人,嘉庆元年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竞达8000人。
社会危机的表现
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千方百计地利用官场上的各种关系,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之私,想尽办法中饱私囊,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民众
官场腐败:
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开支十分巨大,每次南巡,历时四五个月,随驾官兵一般是3000名左右,使用马匹近6000和船四五百只,还有几千名役夫,用掉了上百万银两,还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骚扰。
社会危机的表现
嘉庆帝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民间就一直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可见其家产数目之惊人。
官场腐败:
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岁)入而强”.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提供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副都统萨彬图力陈“和珅家产甚多,断不止此查出之数”。
表现2:军队腐败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
表现3:财政危机
4. 各族人民起义不断
白莲教起义
天理教起义
观看视频,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由来,并带来了哪些后果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1.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根本原因)
1. 名词解释
所谓闭关自守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同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策
2. 原因
2.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主观原因)
3. 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客观原因)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3. 表现
四口通商,但有严格的限制。(宁波、云台山、漳州、澳门)
英商宁波贸易后只留下广州一处通商。广州十三行是唯一被清政府对外贸易机构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的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是清廷制定的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到港的船只为27艘,税银仅52万两;1790年,到港船数增至83艘,税银达110万两,至鸦片战争前夕,到港船数年达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中国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状态。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观看视频,了解闭关锁国的后果及其影响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资料1: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对外贸易长期出超(顺差)。
资料2:乾隆帝在答复英国使团通商的请求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使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自己随行卫队的欧洲火器操法,福康安却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
资料1:康乾时期中国实力强盛,传统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经济总量世界领先,对外贸易长期出超(顺差)。
资料2:统治者的狂妄自大心理
思考:资料1和资料2说明了说明问题 ?
清王朝周边形势险恶,西方殖民扩张的触角已经伸向中国。
资料2: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
根据资料1资料2,思考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消极: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资料1: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明朝官员中应起了轩然大波,认为:第一,中国应处于图的正中央;第二,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乾隆皇帝盲目自大
板书设计
设立军机处
政治
大兴文字狱
思想
实行文化专制
文化
社会矛盾加剧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
社会危机重重,
中国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闭关锁国政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