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4、刷子李
部编版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目
录
教学导入
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
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
会认“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生字,会读“粉刷”“绝活”等词语。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01
03
02
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接触了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不普通的手艺人,他就是 --- 刷子李。
通过课文预习我们知道了刷子李是一个人的绰号,为什么要叫他刷子李呢?他又“奇”在哪里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去了解下。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主要作品有《雕花烟斗》《刷子李》《挑山工》。
作品《挑山工》《花脸》《俗世奇人》等已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
生平
作品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本课生字词。
01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02
自学提示
生字学习
豆浆 师傅 包袱 蘸水 馅料 诈骗 怔怔地
袱
障
芝
傅
桶
浆
圣
犯
堪
傻
捏
轰
诈
馅
怔
jiānɡ
fù
fú
zhàn
xiàn
zhà
zhènɡ
tǒnɡ
zhànɡ
zhī
shènɡ
fàn
xiàn
hōnɡ
kān
zhà
shǎ
niē
zhènɡ
jiānɡ
fù
fú
近反义词
绝活 - 绝技 清爽 - 清凉 搜索 - 搜寻 居然 - 竟然
近义词
反义词
清爽 - 恶浊 清脆 - 沙哑 雪白 - 漆黑 侵犯 - 捍卫
近反义词
浆(豆浆) - 桨(船桨) 桶(水桶) - 捅(捅伤) 炸(爆炸) - 诈(诈骗)
形近字
多音字
怔(发怔) - 证(证明) 堪(难堪) - 甚(甚至) 芝(芝麻) - 之(之所以)
dān 单独
shàn 姓单
单
diào 调动
tiáo 调解
调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作者写刷子李的绝活时,先写了他的手艺之高,然后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他的真功夫。
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
刷
子
李
第1-2自然段
第3-11自然段
表明人物身份及其高超技术。
通过曹小三的见闻,证明刷子李的名不虚传。
精读课文
课文是怎么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直接写刷子李技艺高超句子,并在旁边做简单批注。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课文原文
别人刷墙黑衣服都会变成白衣服,但是刷子李干完活,身上一个白点也没有。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技艺高超。
这是从刷子李刷墙时的衣着表现了刷子李的“奇”。
他还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课文原文
从刷子李刷墙时立下的规矩表现了刷子李的奇,也表现了他的自信。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课文原文
用词语“匀匀实实、透亮、清爽”准确的描写了刷子李刷过的墙壁效果很好,表现了他刷墙技艺的高超。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墙壁比作屏障,说明了刷子李刷过的墙壁没有一点瑕疵,从这里也可以感受到他刷墙技术的高超。
通过描写刷过的墙壁表现人物形象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课文原文
思考: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从这段描写中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这段话描写了刷子李刷墙的情景,包括他刷墙的动作和刷墙后的效果。
这段话充分描写了刷子李刷墙动作的娴熟,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课文原文
“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好像刷子李在做的不是又苦又累的或,而是在进行艺术创作。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描写了刷墙后的效果。
通过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将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和刷墙后的效果相呼应,反映了刷子李动作娴熟,技艺高超。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的重要方法。
课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的动作娴熟,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塑造了人物个性,烘托了人物形象,突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知识点小结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课文原文
“半信半疑”的意思是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这里表现了曹小三的心理活动。这句话为下文写曹小三想法的变化做了铺垫。
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课文原文
为什么曹小三觉得这身衣服神圣不可侵犯?
因为曹小三亲眼见到了师傅真有如此高超的技艺,他的内心受到了震撼,虽是事实,但他不敢相信,又不得不相信这是事实。这身黑衣服上没有一个粉点就是师傅技艺高超的见证,师傅凭着高超的技艺在徒弟心中树立了权威。所以,他觉得那套衣服神圣不可侵犯。
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课文原文
“露馅儿”是什么意思?“山般的形象”是指什么?
“露馅”的意思是比喻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情暴露出来。
“山般的形象”在这里是指师傅凭借前面高超技艺在徒弟心中树立的权威。
“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反映了徒弟当时以为师傅名气有诈,感到失落的内心感受。
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看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课文原文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对刷子李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刷子李心细如发,对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同时他对徒弟说的“好好学本事吧”这句话也意味深长,其实是在告诉曹小三不要以为别人的名气都是虚的,那可是名副其实的。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课文原文
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5分钟后派代表汇报。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课文原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
刷子李确实有绝活,这一绝活,如果没有目睹,谁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从侧面说明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刷子李有此绝活是他自我挑战、不断磨练的结果
刷子李的言行深深震撼了曹小三,让曹小三感触很深,获益颇多。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也从师傅的言行中懂得了手艺人必须要有真本事,本事是勤学苦练出来的,有了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
1
2
3
课后总结
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呢?
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使人称奇,是哪三个方面?
1
2
在民间,如果一个人手上有绝活,手艺高超,无人能比就可以用这样独特的方式来称呼他,用这个行业加上他的姓。
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
这篇文章的主角是刷子李,为什么作者要写曹小三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课后总结
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是对正面描写的有力补充。
文章对刷子李规矩奇、动作奇、效果奇则是正面描写。
刷子李:
板书设计
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
曹小三:
半信半疑-佩服-失落-敬佩-震撼
课后练习
1、干活时,他把随身带着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打开,( )是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2、每一面刷完,他搜索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泥点都没有。
3、曹小三给他点烟时,( )瞧见师傅的裤子上出现了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一、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竟然
课后练习
二、《刷子李》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真本事是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得来的。很多名诗名句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你能写出几句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