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七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考真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七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考真题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22:25:44

文档简介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七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2020·云南学业考)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础是 (   )
A.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民间团体的经济交流
D.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2.(2019·昆明学业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是 (   )
A.试办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
B.“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C.坚持“九二共识”的成果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3.(2020·昆明学业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与大陆关系表(节选)
时间 相关史事
230年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元朝初年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1662年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下册)整理
(1)根据如表,指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说明郑成功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原因。
材料二 清政府在日本的威逼下,决定如期交割台湾。台湾各阶层人民联名发布檄文,声称“愿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坚强决心。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义军,进行武装反割台斗争。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台湾高山族和汉族的英雄儿女以各种方式抗击日本侵略者,一直斗争了半个世纪。
——据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第三次修订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割占中国台湾有关的条约。“五十年”后终结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是哪一场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身处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落叶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于台湾写下爱国诗作《望大陆》。
——据《右任文存》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望大陆》这首诗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愿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认识。
1.(2021·丽水学业考)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
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2.(2021·海南学业考)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
A.经济建设 B.文化传承
C.科技发展 D.文旅开发
3.(2021·广东学业考)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4.(2021·常德学业考)“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完全独立自主
5.(2021·菏泽学业考)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
A.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6.(2021·百色学业考)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称为“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 (   )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C.反对“台独”,武力统一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个中国原则
7.(2021·南京学业考)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澳门回归祖国
④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8.(2021·无锡学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1925年作)
(1)材料一中的“郑氏”是谁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台湾和祖国母亲分离的原因。
材料二 2021年3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经表决,全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弥补选举制度漏洞,确保“爱国者治港”,只有把“爱国者治港”切实落到实处,“一国两制”方针才能真正重新出发。
——《人民日报》
(3)“一国两制”的方针是谁创造性地提出的
(4)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一国两制”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巨大作用。
PAGE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七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2020·云南学业考)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础是 ( B )
A.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民间团体的经济交流
D.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不断取得进展。
2.(2019·昆明学业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是 ( B )
A.试办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
B.“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C.坚持“九二共识”的成果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解析】“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3.(2020·昆明学业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与大陆关系表(节选)
时间 相关史事
230年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元朝初年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1662年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下册)整理
(1)根据如表,指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说明郑成功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原因。
材料二 清政府在日本的威逼下,决定如期交割台湾。台湾各阶层人民联名发布檄文,声称“愿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坚强决心。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义军,进行武装反割台斗争。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台湾高山族和汉族的英雄儿女以各种方式抗击日本侵略者,一直斗争了半个世纪。
——据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第三次修订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割占中国台湾有关的条约。“五十年”后终结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是哪一场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身处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落叶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于台湾写下爱国诗作《望大陆》。
——据《右任文存》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望大陆》这首诗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愿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认识。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历史上中央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郑成功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所以说郑成功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从此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才回到祖国怀抱。第(3)题,根据材料三《望大陆》及所学知识可知,《望大陆》这首诗作表达了作者思念大陆故乡,渴望祖国统一的意愿。第(4)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行政机构:澎湖巡检司;原因: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条约:《马关条约》;战争:抗日战争。
(3)意愿:思念大陆故乡;渴望祖国统一。
(4)认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共同利益和共同义务;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2021·丽水学业考)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A )
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2021·海南学业考)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B )
A.经济建设 B.文化传承
C.科技发展 D.文旅开发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未反映经济建设,未涉及科技发展和文旅开发。
3.(2021·广东学业考)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C )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解析】据所学可知,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4.(2021·常德学业考)“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 C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完全独立自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邓小平同志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所说的话。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这就使我国在与英国谈判时大大增加了话语权,促使了香港的回归。A不是主要原因;B表述错误;D不符合题意。
5.(2021·菏泽学业考)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D )
A.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解析】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史论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题干中A、B、C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D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史论。
6.(2021·百色学业考)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称为“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 ( D )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C.反对“台独”,武力统一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个中国原则
【解析】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来被概括为“九二共识”。
7.(2021·南京学业考)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澳门回归祖国
④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西藏和平解放发生在1951年;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1997年;③澳门回归祖国在1999年;④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因此正确排序①④②③。
8.(2021·无锡学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1925年作)
(1)材料一中的“郑氏”是谁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台湾和祖国母亲分离的原因。
材料二 2021年3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经表决,全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弥补选举制度漏洞,确保“爱国者治港”,只有把“爱国者治港”切实落到实处,“一国两制”方针才能真正重新出发。
——《人民日报》
(3)“一国两制”的方针是谁创造性地提出的
(4)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一国两制”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巨大作用。
【解析】第(1)题,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抵达台湾。1662年,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被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材料中“郑氏”是郑成功。第(2)题,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第(3)题,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第(4)题,依据所学可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于1997年7月,澳门于1999年12月顺利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答案:(1)郑成功。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3)邓小平。
(4)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使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