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五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中考真题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五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中考真题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22:35:13

文档简介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五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2021·云南学业考)与“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B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都是三大改造中采取的措施,所以与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三大改造。综上所述可知这些关键词与土地改革、“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
2.(2020·昆明学业考)新中国建设成就表(部分)
时间 成就
1953年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 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年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如表指出,上述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 B )
A.土地改革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解析】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土地改革时间为1950-1952年底;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为1966-1976年。
3.(2020·云南学业考)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建设成就是 ( D )
A.鹰厦铁路 B.宝成铁路
C.川藏公路 D.武汉长江大桥
【解析】据题干“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4.(2019·云南学业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C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解析】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2019·云南学业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他们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 B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解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2021·梧州学业考) 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 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B )
A.实行三大改造
B.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
C.调整国民经济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依据“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可知,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新中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大力借鉴苏联的工业化经验,学习苏联的科学技术。
2.(2021·扬州学业考)如图是名为“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宣传画,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B )
A.体现农民渴望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
B.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C.反映工人参与城市改革的积极态度
D.彰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解析】观察图片并结合“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可知,这与“一五”计划有关,“一五”计划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C、D与“一五”计划无关。
3.(2021·赤峰学业考)如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 A )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长率(%)
钢铁(万吨) 185 535 295
生铁(万吨) 193 594 208
粮(万吨) 16 392 19 505 19
A.“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B.“大跃进”成就突出
C.人民公社化成就突出
D.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1952-1957年可知,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材料中的钢、生铁、粮等数据变化表明了“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4.(2021·江西学业考)右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 ( C )
A.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解析】根据材料中杨之光作于1954年的国画《一辈子第一回》中老年妇女手捧“选民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的喜悦就是成为选民选举人大代表,行使选举权,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1950-1952年中国实行土地改革,最迟应该在1952年就成为土地的主人;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完成,加入农业合作社也不需要“选民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021·贵港学业考)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共同佐证了哪一历史事件 ( A )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解析】观察图片内容可知,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2021·临沂学业考)“王老吉药厂”在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改称“王老吉联合制药厂”;1968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这里的“广州中药九厂”是 ( C )
A.资本主义企业 B.公私共有企业
C.社会主义企业 D.中外合资企业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以,“王老吉联合制药厂”属于社会主义企业。而1968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并没有对企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改变,故“广州中药九厂”是社会主义企业。
7.(2021·陕西学业考)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8.(2021·南京学业考)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 C )
A.邱少云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王进喜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誉为“铁人”;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模范;雷锋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邓稼先是中国的“两弹元勋”。
9.(2021·苏州学业考)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成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引自[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成果就是解决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开展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摘编自付丽、冯广通《浅析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创新轨迹》
材料三 新中国在1953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这一年,在全党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全国……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和建设活动。到1957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建设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摘编自[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
共和国史·上卷》
(1)据材料一,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和主要内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认识。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成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可得出《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是暴力(革命)夺权,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所学可知是毛泽东思想的创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第(3)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三时间“1953-1957年”可知是“一五”计划时期,结合所学从“一五”计划实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等方面回答。第二问,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认识依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指引以及全国人民的努力等。
答案:(1)内容:暴力(革命)夺权,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成果:毛泽东思想。
内容:工农武装割据(红色政权)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3)成就:“一五”计划实施(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指引;全国人民的努力。
PAGE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五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2021·云南学业考)与“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2020·昆明学业考)新中国建设成就表(部分)
时间 成就
1953年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 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年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如表指出,上述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   )
A.土地改革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3.(2020·云南学业考)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建设成就是 (   )
A.鹰厦铁路 B.宝成铁路
C.川藏公路 D.武汉长江大桥
4.(2019·云南学业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5.(2019·云南学业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他们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1.(2021·梧州学业考) 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 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实行三大改造
B.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
C.调整国民经济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2.(2021·扬州学业考)如图是名为“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宣传画,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
A.体现农民渴望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
B.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C.反映工人参与城市改革的积极态度
D.彰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3.(2021·赤峰学业考)如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   )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长率(%)
钢铁(万吨) 185 535 295
生铁(万吨) 193 594 208
粮(万吨) 16 392 19 505 19
A.“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B.“大跃进”成就突出
C.人民公社化成就突出
D.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4.(2021·江西学业考)右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 (   )
A.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5.(2021·贵港学业考)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共同佐证了哪一历史事件 (   )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6.(2021·临沂学业考)“王老吉药厂”在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改称“王老吉联合制药厂”;1968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这里的“广州中药九厂”是 (   )
A.资本主义企业 B.公私共有企业
C.社会主义企业 D.中外合资企业
7.(2021·陕西学业考)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8.(2021·南京学业考)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   )
A.邱少云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9.(2021·苏州学业考)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成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引自[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成果就是解决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开展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摘编自付丽、冯广通《浅析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创新轨迹》
材料三 新中国在1953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这一年,在全党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全国……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和建设活动。到1957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建设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摘编自[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
共和国史·上卷》
(1)据材料一,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和主要内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认识。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