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二十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中考真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二十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中考真题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22:41:41

文档简介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二十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1.(2021·云南学业考)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B )
A.城邦 B.庄园
C.租地农场 D.手工工场
【解析】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封建庄园;城邦是国家形式,A与题意无关;租地农场是土地的经营方式,而不是组织形式,C错误;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是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D与题意无关。
2.(2021·昆明学业考)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东罗马帝国皇帝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于529年编成 ( C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解析】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3.(2020·云南学业考)12世纪,西欧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 )
A.大学的兴起
B.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C.城市的复苏
D.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4.(2020·昆明学业考)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国家。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7世纪中期,日本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封建社会,这主要是通过( A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改革
【解析】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2019·昆明学业考)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方式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它是 ( A )
A.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奴隶制种植园
【解析】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1.(2021·荆门学业考)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其“宗教”是指 ( B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佛教
【解析】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因此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也推动了基督教在世界的传播。
2.(2021·黄石学业考)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分别是 ( C )
A.法兰西 英格兰 意大利
B.德意志 法兰西 英格兰
C.德意志 法兰西 意大利
D.德意志 意大利 英格兰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3.(2021·岳阳学业考)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黄梅戏《天仙配》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二者体现的经济特征,相同的是 ( D )
A.实行土地公有 B.都是自由农民
C.都具有司法权 D.经济自给自足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和中国封建社会经济都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题干信息未显示土地公有、自由农民、司法权的信息。
4.(2021·青海学业考)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以下关于庄园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B )
A.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B.庄园的土地均为领主的“直领地”
C.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D.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解析】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5.(2021·怀化学业考)2021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56.84万人。学子们憧憬着理想的大学校园生活。大学兴起于 ( C )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中世纪的欧洲 D.古代罗马
【解析】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6.(2021·陕西学业考)“由于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典是 ( D )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解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先后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7.(2021·聊城学业考)“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撰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这段话讲述的主要是罗马法的 ( C )
A.内容 B.性质 C.影响 D.缺陷
【解析】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罗马法对近代欧美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是推翻封建统治,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题干关键信息讲述的主要是罗马法对近代西方各国法律制定的影响。
8.(2021·东营学业考)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B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9.(2021·临沂学业考)下图内容是日本历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规定,该规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 B )
A.公民 B.国家 C.部民 D.贵族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实行大化改新。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六年一授,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10.(2021·烟台学业考)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颁布改新诏书,吸收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这一“改革” ( B )
A.确立土地私有制
B.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C.提倡“文明开化”
D.使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
【解析】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1.(2021·邵阳学业考)2020年10月,法国历史教师帕蒂在课堂上谈论“先知穆罕默德”形象并向学生展示穆罕默德的漫画,引发某宗教派别部分人士强烈不满。材料中的“某宗教派别”应为 ( B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先知穆罕默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