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二十四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中考真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二十四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中考真题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22:51:04

文档简介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二十四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2021·昆明学业考)18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他于1804年完成的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是 (   )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夜间的咖啡馆》 D.《英雄交响曲》
2.(2020·昆明学业考)“进化论在科学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和深远的。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牢固地建立了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发展的观点。”要进一步了解“进化论”,可阅读达尔文的著作 (   )
A.《神曲》
B.《战争与和平》
C.《物种起源》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2019·云南学业考)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   )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子计算机
4.(2019·昆明学业考)恩格斯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恩格斯提到的“他”是 (   )
A.牛顿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5.(2019·云南学业考)以下选项关联正确的是 (   )
A.达尔文——《物种起源》
B.巴尔扎克——飞机
C.牛顿——《欧也妮·葛朗台》
D.贝多芬——万有引力定律
6.(2020·云南学业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材料二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的思想家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作品 主要思想(内容)
《神曲》 作品不是根据教会的标准,而是根据作者的意志和道德标准,来区分现实中不同人物的善恶,加以褒贬。专横跋扈的教皇被放在地狱中,接受严酷的刑罚,作者崇敬的人在天堂里享受幸福。
《蒙娜丽莎》 作品不同于中古时期以神为题材的传统,歌颂了人自身的美丽。呼唤着人性的觉醒,歌颂了生命的可爱之处。
《哈姆雷特》 作品中称赞人是“了不起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和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岳麓书社
材料三 牛顿的光学分析告诉人们,光不再是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是一个物理现象,是可以研究和分析的。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
——摘编自何成刚等主编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1)材料一中,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什么救国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并根据材料指出三部作品关注的共同点。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牛顿光学成就的 达尔文提出什么重要理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理论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思想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1.(2021·南充学业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
A.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B.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
C.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
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2021·南京学业考)“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技术革新”最显著的成就是 (   )
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
B.珍妮纺纱机的开始使用
C.新式交通工具的问世
D.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3.(2021·随州学业考)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18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②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③本茨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④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2021·湘潭学业考)20世纪以来,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这源于哪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内燃机 D.计算机
5.(2021·怀化学业考)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在火星实现软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了实现人们的“飞天”梦想,最早发明飞机的人物是 (   )
A.本茨 B.爱迪生
C.诺贝尔 D.莱特兄弟
6.(2021·安徽学业考)1900年以后,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 (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7.(2021·重庆学业考)如表是1880-1900年欧洲部分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万)。下列属于形成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   )
伦敦 巴黎 柏林
1880年 90 60 17
1900年 470 360 270
A.贫富分化问题加剧
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8.(2021·苏州学业考)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贫富悬殊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9.(2021·福建学业考)如图所示成就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人物是 (   )
A.牛顿 B.达尔文
C.诺贝尔 D.爱迪生
10.(2021·青海学业考)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高老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 (   )
A.巴尔扎克 B.托尔斯泰
C.伏尔泰 D.卢梭
11.(2021·北京学业考)1831年,达尔文随船(见图)进行环球航行,船长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论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以下关于达尔文这次航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首次证明了地圆学说
B.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通成就
D.为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积累了素材
12.(2021·临沂学业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生于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他被称为“电学之父”。
——摘编自科普中国网
(1)材料一中的科学家“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是指他作出的什么贡献 哪种机械进入生产领域之后,电力才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材料二 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 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外,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摘编自史荣新《爱迪生传》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许多巨大贡献,请举出其中的一项。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历史人物有何突出的共同点
(3)上述历史人物的贡献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在该时代,国际秩序或世界格局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其中第一次重大变化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名称是什么
PAGE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二十四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2021·昆明学业考)18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他于1804年完成的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是 ( D )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夜间的咖啡馆》 D.《英雄交响曲》
【解析】德国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它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法国大革命)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2.(2020·昆明学业考)“进化论在科学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和深远的。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牢固地建立了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发展的观点。”要进一步了解“进化论”,可阅读达尔文的著作 ( C )
A.《神曲》
B.《战争与和平》
C.《物种起源》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解析】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神曲》的作者是但丁;《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牛顿。
3.(2019·云南学业考)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 C )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子计算机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引发了一场变革,德国人本茨制作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珍妮机和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2019·昆明学业考)恩格斯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恩格斯提到的“他”是 ( C )
A.牛顿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解析】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5.(2019·云南学业考)以下选项关联正确的是 ( A )
A.达尔文——《物种起源》
B.巴尔扎克——飞机
C.牛顿——《欧也妮·葛朗台》
D.贝多芬——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贝多芬是德国天才的作曲家,代表作是《英雄交响曲》;飞机是莱特兄弟发明的。
6.(2020·云南学业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材料二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的思想家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作品 主要思想(内容)
《神曲》 作品不是根据教会的标准,而是根据作者的意志和道德标准,来区分现实中不同人物的善恶,加以褒贬。专横跋扈的教皇被放在地狱中,接受严酷的刑罚,作者崇敬的人在天堂里享受幸福。
《蒙娜丽莎》 作品不同于中古时期以神为题材的传统,歌颂了人自身的美丽。呼唤着人性的觉醒,歌颂了生命的可爱之处。
《哈姆雷特》 作品中称赞人是“了不起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和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岳麓书社
材料三 牛顿的光学分析告诉人们,光不再是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是一个物理现象,是可以研究和分析的。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
——摘编自何成刚等主编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1)材料一中,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什么救国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并根据材料指出三部作品关注的共同点。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牛顿光学成就的 达尔文提出什么重要理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理论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思想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解析】第(1)题,归纳材料一相关信息可知,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的救国主张。第(2)题,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三部作品都提提倡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第(3)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三“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直接作答即可。第二问,据所学可知,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理论。第(4)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
(2)文艺复兴。共同点:提倡人文主义(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3)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方面的革命,也带来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生物进化论。
(4)认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
1.(2021·南充学业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D )
A.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B.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
C.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
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解析】据题干“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2021·南京学业考)“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技术革新”最显著的成就是 ( D )
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
B.珍妮纺纱机的开始使用
C.新式交通工具的问世
D.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解析】根据“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技术革新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手工工场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珍妮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不属于最显著成就。
3.(2021·随州学业考)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 C )
①18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②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③本茨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④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代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故②④正确。
4.(2021·湘潭学业考)20世纪以来,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这源于哪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 C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内燃机 D.计算机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内燃机,其使用的燃料是石油,故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上升;A、B、D都与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5.(2021·怀化学业考)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在火星实现软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了实现人们的“飞天”梦想,最早发明飞机的人物是 ( D )
A.本茨 B.爱迪生
C.诺贝尔 D.莱特兄弟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本茨发明汽车;爱迪生发明电灯等;诺贝尔发明炸药。
6.(2021·安徽学业考)1900年以后,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 ( C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科技进步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女职工的数量。因此说明的是科技进步引起的社会变化。
7.(2021·重庆学业考)如表是1880-1900年欧洲部分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万)。下列属于形成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 D )
伦敦 巴黎 柏林
1880年 90 60 17
1900年 470 360 270
A.贫富分化问题加剧
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解析】1880-1900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8.(2021·苏州学业考)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B )
A.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贫富悬殊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解析】据题干可知,英国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工厂集中的伯明翰、利物浦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极其恶化,人口死亡率上升。
9.(2021·福建学业考)如图所示成就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人物是 ( A )
A.牛顿 B.达尔文
C.诺贝尔 D.爱迪生
【解析】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0.(2021·青海学业考)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高老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 ( A )
A.巴尔扎克 B.托尔斯泰
C.伏尔泰 D.卢梭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高老头》”“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及所学知识可知,作者是法国的巴尔扎克,其中的代表作品有《人间喜剧》小说集,《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11.(2021·北京学业考)1831年,达尔文随船(见图)进行环球航行,船长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论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以下关于达尔文这次航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首次证明了地圆学说
B.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通成就
D.为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积累了素材
【解析】题干中“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指生物进化论,材料说明达尔文这次航行为其提出进化论积累了素材;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圆学说;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交通领域的成就是汽车和飞机。
12.(2021·临沂学业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生于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他被称为“电学之父”。
——摘编自科普中国网
(1)材料一中的科学家“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是指他作出的什么贡献 哪种机械进入生产领域之后,电力才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材料二 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 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外,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摘编自史荣新《爱迪生传》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许多巨大贡献,请举出其中的一项。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历史人物有何突出的共同点
(3)上述历史人物的贡献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在该时代,国际秩序或世界格局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其中第一次重大变化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名称是什么
【解析】第(1)题,材料一中的“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是指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进入生产领域之后,电力才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第(2)题,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历史人物突出的共同点是不因循守旧、大胆创新等。第(3)题,上述历史人物的贡献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在该时代,国际秩序或世界格局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其中第一次重大变化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名称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答案:(1)贡献: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电动机。
(2)贡献: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共同点:不因循守旧,大胆创新等。
(3)时代:电气时代;国际秩序名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