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中考真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中考真题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22:55:37

文档简介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2021·昆明学业考)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这表明当时的宋朝 ( D )
A.制瓷技术先进 B.边界贸易兴旺
C.经济重心南移 D.海外贸易发达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2021·云南学业考)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 D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立了行省制度,这成为后来省制的开端;分封制、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都不是后世省制的开端。
3.(2020·昆明学业考)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张择端通过画笔也生动描绘了开封繁华和市场繁荣的景象,这幅画作是( C )
A.《兰亭集序》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盛世滋生图》
【解析】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加,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张择端通过画笔生动描绘了开封繁华和市场繁荣的景象,这幅画作是《清明上河图》。
4.(2019·昆明学业考)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C )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 D.泉州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
1.(2021·绥化学业考)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政权的是 ( B )
A.朱温 B.赵匡胤
C.元昊 D.赵构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2.(2021·赤峰学业考)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宋太祖任用文臣做知州,其共同目的是 ( D )
A.扩大疆域 B.整顿吏治
C.创新行政体制 D.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秦始皇废除自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推恩”建议,颁布“推恩令”,还建立刺史制度;宋太祖任用文臣做知州。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3.(2021·黄石学业考)“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 C )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交融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解析】由材料“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可知,榷场的存在使北宋与辽、西夏在经济上交往密切,这促进了民族交流与交融。
4.(2021·郴州学业考)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置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 C )
A.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
C.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东京”可知是指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东京)和杭州,城内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题干体现了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5.(2021·广东学业考)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 B )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解析】由材料“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可以看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起来,成为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了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
6.(2021·临沂学业考)“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摘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白话译文)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文天祥作此诗时 ( D )
A.蒙古正和南宋结盟夹击金朝
B.南宋与元朝的对峙局面形成
C.忽必烈即将把都城定于大都
D.元军已经攻占南宋都城临安
【解析】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但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7.(2021·永州学业考)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 ( C )
A.《离骚》 B.《诗经》
C.《窦娥冤》 D.《天工开物》
【解析】通过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宋元时期”,可判断C符合题意。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为《窦娥冤》。
8.(2021·泸州学业考)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三项发明是 ( D )
A.雕版印刷术、司南、火药
B.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
C.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时期,故A、B、C错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完成于两宋时期。
9.(2021·山西学业考)《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A )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统一以后,疆域十分辽阔,为了加强各地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元朝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道、驿站体系。
10.(2021·台州学业考)江南农业足发展,经济地位大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口户数(节选)
材料二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南宋时期,政府奖励州县官兴修陂塘堤堰等工程,州县官大都兼“提举圩田”或“主管圩田”的职务……致使“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中人口发生怎样的变化 它折射出这段时期经济哪一发展趋势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解析】第(1)题,材料一中人口发生的变化是从汉到宋,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它折射出这段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第(2)题,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包括劳动力的不断增加;生产工具的改进(农耕技术的进步);人民的辛勤劳动;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兴修水利。
答案:(1)变化:从汉到宋,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趋势: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劳动力的不断增加;生产工具的改进(农耕技术的进步);人民的辛勤劳动;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兴修水利。
PAGE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2021·昆明学业考)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这表明当时的宋朝 (   )
A.制瓷技术先进 B.边界贸易兴旺
C.经济重心南移 D.海外贸易发达
2.(2021·云南学业考)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3.(2020·昆明学业考)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张择端通过画笔也生动描绘了开封繁华和市场繁荣的景象,这幅画作是(   )
A.《兰亭集序》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盛世滋生图》
4.(2019·昆明学业考)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 D.泉州
1.(2021·绥化学业考)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政权的是 (   )
A.朱温 B.赵匡胤
C.元昊 D.赵构
2.(2021·赤峰学业考)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宋太祖任用文臣做知州,其共同目的是 (   )
A.扩大疆域 B.整顿吏治
C.创新行政体制 D.加强中央集权
3.(2021·黄石学业考)“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   )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交融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4.(2021·郴州学业考)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置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   )
A.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
C.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
5.(2021·广东学业考)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   )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6.(2021·临沂学业考)“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摘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白话译文)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文天祥作此诗时 (   )
A.蒙古正和南宋结盟夹击金朝
B.南宋与元朝的对峙局面形成
C.忽必烈即将把都城定于大都
D.元军已经攻占南宋都城临安
7.(2021·永州学业考)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 (   )
A.《离骚》 B.《诗经》
C.《窦娥冤》 D.《天工开物》
8.(2021·泸州学业考)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三项发明是 (   )
A.雕版印刷术、司南、火药
B.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
C.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9.(2021·山西学业考)《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10.(2021·台州学业考)江南农业足发展,经济地位大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口户数(节选)
材料二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南宋时期,政府奖励州县官兴修陂塘堤堰等工程,州县官大都兼“提举圩田”或“主管圩田”的职务……致使“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中人口发生怎样的变化 它折射出这段时期经济哪一发展趋势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