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真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真题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1 22:57:26

文档简介

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2021·昆明学业考)秦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B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解析】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2.(2021·云南学业考)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B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解析】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史记》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2020·云南学业考)据记载,汉朝廷曾赐给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如图文物可以印证汉朝时期 ( B )
A.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
C.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D.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解析】由汉滇王金印可以印证汉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了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这枚金印见证了西南地区接受中央政权统治的史实。
1.(2021·毕节学业考)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 C )
材料 出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2.(2021·无锡学业考)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C )
【解析】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3.(2021·福建学业考)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C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解析】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国家体制的作用。国家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集中全国的力量办大事提供了保障。
4.(2021·郴州学业考)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 A )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
【解析】分析各选项可知,“破釜沉舟”源于项羽和秦军巨鹿之战,与项羽有关;“四面楚歌”源于楚汉相争,与刘邦、项羽有关; “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战例,城濮之战中的“退避三舍”反映了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的争霸斗争。
5.(2021·桂林学业考)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使得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汉武帝这样做是为了 ( D )
A.推行休养生息 B.实施盐铁专卖
C.确立正统思想 D.削弱诸侯势力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推恩令,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削弱诸侯势力的建议,汉武帝接受其建议颁布了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
6.(2021·山西学业考)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B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在位期间出现“光武中兴”。
7.(2021·成都学业考)中国古代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时期,这条航线最远到达 ( D )
A.马来半岛和马六甲海峡
B.孟加拉湾沿岸
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解析】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8.(2021·梧州学业考)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西汉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 )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时期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等西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清朝乾隆年间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唐朝时期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
9.(2021·怀化学业考)“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被网友们评为“深圳最有趣的打疫苗标语”。早在东汉末年,一位名医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是 ( B )
A.扁鹊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10.(2020·聊城学业考)阅读以下有关秦始皇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陈寿《三国志》
(2)材料二中“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杂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一内容可知,这一制度的特点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第(2)题依据材料二内容可知,“罢侯”指的是废除分封制,“置守”指的是实行郡县制。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是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答案:(1)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2)“罢侯”:废除分封制;“置守”:实行郡县制。
(3)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PAGE2022 云南 历史 中考复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2021·昆明学业考)秦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2.(2021·云南学业考)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3.(2020·云南学业考)据记载,汉朝廷曾赐给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如图文物可以印证汉朝时期 (   )
A.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
C.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D.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1.(2021·毕节学业考)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   )
材料 出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2.(2021·无锡学业考)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
3.(2021·福建学业考)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4.(2021·郴州学业考)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   )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
5.(2021·桂林学业考)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使得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汉武帝这样做是为了 (   )
A.推行休养生息 B.实施盐铁专卖
C.确立正统思想 D.削弱诸侯势力
6.(2021·山西学业考)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2021·成都学业考)中国古代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时期,这条航线最远到达 (   )
A.马来半岛和马六甲海峡
B.孟加拉湾沿岸
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8.(2021·梧州学业考)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西汉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9.(2021·怀化学业考)“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被网友们评为“深圳最有趣的打疫苗标语”。早在东汉末年,一位名医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是 (   )
A.扁鹊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10.(2020·聊城学业考)阅读以下有关秦始皇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陈寿《三国志》
(2)材料二中“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杂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