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达标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纪录片《美丽新疆40年》,讲述了自治区党委带领新疆各族百姓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感人事迹,描绘出美丽新疆、和谐新疆、幸福新疆的动人画卷,这最主要归功于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2021·南阳质检)《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3.(2021·周口模拟)开始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文件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
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5.某楹联作品:风云六十年,喜宁夏山川,正天变蓝、水变绿、城变美;画卷三千里,看黄河儿女,让路成网、车成潮、梦成真。该作品描述的自治区是 ( )
A.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2021·平顶山质检)改革开放以来汉族地区与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为防止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国家增加对民族地区的投资,在民族地区尽量多办一些能源、原材料加工业项目,以保持各民族各地区的协调。这体现了我国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B.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C.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
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还帮助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
A.文化保护传承 B.传统风俗习惯
C.基础设施建设 D.宗教信仰自由
8.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 (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政策
C.市场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9.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天路”即“进藏路线”的五条铁路之一(另外四条是青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预计2026年通车。这五条铁路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是 ( )
A.青藏铁路 B.新藏铁路
C.滇藏铁路 D.甘藏铁路
10.(2021·信阳质检)邓小平曾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 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 ……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意在表明 ( )
A.“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B.“一国两制”促进港澳地区繁荣稳定
C.海峡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政策
11.(2021·郑州模拟)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就香港全部问题达成协议,1987年4月,中国政府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随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些史实表明“一国两制”构想 ( )
A.开始正式提出 B.具有法律效力
C.洗雪百年国耻 D.指导两岸关系
12.1982年,邓小平针对香港问题曾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这里的“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是指 ( )
A.英国彻底结束殖民统治是顺应世界潮流之举
B.中国具备了收回香港的实力并提出了适宜的方针
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收回香港
D.中国在香港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必须收回
13.(2021·安阳模拟)茫茫夜色中,查尔斯王子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之后,乘坐皇家游轮离开香港。游轮的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登陆的地点。“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是 ( )
A.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B.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D.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14.如图反映的是2021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这充分体现了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
B.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推进
C.海峡两岸密切的经贸交流
D.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实现
15.1997年6月30日,101岁的胡家芝老太太在南京参加庆香港回归活动时说:“国家不强大,香港哪能回来。国家兴盛,是老百姓的福气啊!”对材料中关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人民的殷切期盼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16.(2021·驻马店质检)“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中国的 (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自治区 D.经济开发区
17.(2021·郑州质检)邓小平指出,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如果“一国两制”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可能甚至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这说明香港回归 ( )
A.见证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B.实现了祖国统一
C.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示范
D.洗雪了百年耻辱
1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痕迹,中国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立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19.经周恩来批准,从1962年开始,铁道部、外贸部联合开通“三趟快车”,把货物从内地不同省市经深圳运抵香港和澳门,保证港澳市场蔬菜、鱼、肉等农副产品供应稳定,这一政策长期实行,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这说明 ( )
A.香港和澳门得到祖国强有力支持
B.港澳地区与内地经济联系十分紧密
C.港澳地区成为内地对外贸易的窗口
D.“一国两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0.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本质不同在于 ( )
A.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B.属于政党政治问题
C.属于外交问题
D.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2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是 ( )
A.实现直接“三通”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2021·漯河质检)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当年的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想家”的T恤衫,在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 》,老兵们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
A.台胞期盼当局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B.“台湾特别行政区”得到台胞普遍认同
C.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奠定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础
23.(2021·开封质检)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 (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C.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24. 如图两幅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
C.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任重而道远,仍存在诸多障碍
25.(2021·洛阳质检)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 “九二共识”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祖国统一 B.政治建设
C.军队建设 D.民族团结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交融成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近代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材料二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未来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了部署。把这一部署落到实处,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事关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治久安。
(1)根据材料一,总结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以红色为背景,中心图案为紫荆花,紫荆花代表香港,花蕊以五颗星表示。外圈上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香港的英文“ HONGKONG”“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以绿色为背景,中心图案为白莲花,白莲花是澳门的象征,花上是五星。外圈上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的葡萄牙文“ MACAU”)
材料二 回归后,作为“一国两制”下两个独立关税贸易区,内地对香港的影响更为凸显,超过美国成为影响香港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回归以来,内地对香港的影响以正面促进为主,内地不仅是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回归以来的20年中,这种促进效应贯穿始终。
——蔡赤萌《香港回归20年经济发展:历程、特点与挑战》
材料三 香港、澳门也是内地企业境外融资和对外投资的窗口平台。很多内地企业通过香港逐渐熟悉和适应国际市场,学会了在国际市场大海中游泳。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已经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近50%,市值更是接近70%。
——习近平《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
(1)我国设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的含义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仿照示例,比较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设计意图的相同之处。
示例:红色和绿色代表祖国,紫荆花、白莲花代表香港、澳门。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香港、澳门回归以来和内地的经济交流有何特点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骨肉亲,我们盼望早团聚,没有理由再分开。没有理由再分开……
——《海峡两岸统一歌》
(1)材料一中所说的“理论”指的是哪一科学构想 请说明材料一所述理论与材料二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有什么新发展。(列举两个即可)
(3)综上所述你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何感悟
29.(2021·南阳质检)请依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
PAGE单元质量达标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纪录片《美丽新疆40年》,讲述了自治区党委带领新疆各族百姓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感人事迹,描绘出美丽新疆、和谐新疆、幸福新疆的动人画卷,这最主要归功于 ( A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2021·南阳质检)《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3.(2021·周口模拟)开始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文件是 ( A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A )
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5.某楹联作品:风云六十年,喜宁夏山川,正天变蓝、水变绿、城变美;画卷三千里,看黄河儿女,让路成网、车成潮、梦成真。该作品描述的自治区是 ( B )
A.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2021·平顶山质检)改革开放以来汉族地区与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为防止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国家增加对民族地区的投资,在民族地区尽量多办一些能源、原材料加工业项目,以保持各民族各地区的协调。这体现了我国 ( B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B.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C.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
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还帮助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 )
A.文化保护传承 B.传统风俗习惯
C.基础设施建设 D.宗教信仰自由
8.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 ( B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政策
C.市场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9.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天路”即“进藏路线”的五条铁路之一(另外四条是青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预计2026年通车。这五条铁路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是 ( A )
A.青藏铁路 B.新藏铁路
C.滇藏铁路 D.甘藏铁路
10.(2021·信阳质检)邓小平曾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 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 ……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意在表明 ( A )
A.“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B.“一国两制”促进港澳地区繁荣稳定
C.海峡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政策
11.(2021·郑州模拟)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就香港全部问题达成协议,1987年4月,中国政府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随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些史实表明“一国两制”构想 ( B )
A.开始正式提出 B.具有法律效力
C.洗雪百年国耻 D.指导两岸关系
12.1982年,邓小平针对香港问题曾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这里的“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是指 ( B )
A.英国彻底结束殖民统治是顺应世界潮流之举
B.中国具备了收回香港的实力并提出了适宜的方针
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收回香港
D.中国在香港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必须收回
13.(2021·安阳模拟)茫茫夜色中,查尔斯王子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之后,乘坐皇家游轮离开香港。游轮的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登陆的地点。“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是 ( B )
A.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B.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D.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14.如图反映的是2021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这充分体现了 ( B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
B.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推进
C.海峡两岸密切的经贸交流
D.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实现
15.1997年6月30日,101岁的胡家芝老太太在南京参加庆香港回归活动时说:“国家不强大,香港哪能回来。国家兴盛,是老百姓的福气啊!”对材料中关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D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人民的殷切期盼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16.(2021·驻马店质检)“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中国的 ( B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自治区 D.经济开发区
17.(2021·郑州质检)邓小平指出,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如果“一国两制”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可能甚至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这说明香港回归 ( C )
A.见证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B.实现了祖国统一
C.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示范
D.洗雪了百年耻辱
1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痕迹,中国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D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立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19.经周恩来批准,从1962年开始,铁道部、外贸部联合开通“三趟快车”,把货物从内地不同省市经深圳运抵香港和澳门,保证港澳市场蔬菜、鱼、肉等农副产品供应稳定,这一政策长期实行,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这说明 ( A )
A.香港和澳门得到祖国强有力支持
B.港澳地区与内地经济联系十分紧密
C.港澳地区成为内地对外贸易的窗口
D.“一国两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0.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本质不同在于 ( D )
A.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B.属于政党政治问题
C.属于外交问题
D.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2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是 ( B )
A.实现直接“三通”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2021·漯河质检)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当年的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想家”的T恤衫,在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 》,老兵们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 )
A.台胞期盼当局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B.“台湾特别行政区”得到台胞普遍认同
C.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奠定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础
23.(2021·开封质检)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 ( B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C.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24. 如图两幅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D )
A.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
C.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任重而道远,仍存在诸多障碍
25.(2021·洛阳质检)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 “九二共识”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祖国统一 B.政治建设
C.军队建设 D.民族团结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交融成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近代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材料二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未来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了部署。把这一部署落到实处,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事关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治久安。
(1)根据材料一,总结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答: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交融成了中华民族。②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③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④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任意回答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回答三点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以红色为背景,中心图案为紫荆花,紫荆花代表香港,花蕊以五颗星表示。外圈上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香港的英文“ HONGKONG”“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以绿色为背景,中心图案为白莲花,白莲花是澳门的象征,花上是五星。外圈上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的葡萄牙文“ MACAU”)
材料二 回归后,作为“一国两制”下两个独立关税贸易区,内地对香港的影响更为凸显,超过美国成为影响香港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回归以来,内地对香港的影响以正面促进为主,内地不仅是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回归以来的20年中,这种促进效应贯穿始终。
——蔡赤萌《香港回归20年经济发展:历程、特点与挑战》
材料三 香港、澳门也是内地企业境外融资和对外投资的窗口平台。很多内地企业通过香港逐渐熟悉和适应国际市场,学会了在国际市场大海中游泳。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已经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近50%,市值更是接近70%。
——习近平《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
(1)我国设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的含义是什么
答: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2)依据材料一,仿照示例,比较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设计意图的相同之处。
示例:红色和绿色代表祖国,紫荆花、白莲花代表香港、澳门。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答:都有五星的元素,象征国家统一;区徽外圈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体现了香港、澳门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有中外文地名,显示了两地特殊的历史背景。(任意回答两点、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香港、澳门回归以来和内地的经济交流有何特点
答:香港、澳门回归以来,内地的发展促进了香港,澳门经济的发展;香港、澳门也以自身优势促进了内地经济的发展。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骨肉亲,我们盼望早团聚,没有理由再分开。没有理由再分开……
——《海峡两岸统一歌》
(1)材料一中所说的“理论”指的是哪一科学构想 请说明材料一所述理论与材料二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
答:“一国两制”。“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奠定了政策基础;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有什么新发展。(列举两个即可)
答: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经济上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任意两点即可)
(3)综上所述你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何感悟
答:国家统一要有强大的国力;要有正确的政策;要有益于国家和地区的繁荣。(任意两点即可)
29.(2021·南阳质检)请依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
答: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促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两者联系密切,民族团结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而祖国统一又进一步促进我国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