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1节行星的运动
核心素养提升
一、单选题
1、 返回式卫星在回收时一般要采用变轨的方法:在远地点和近地点分别点火变轨,使其从高轨道进入椭圆轨道,再回到近地轨道,最后进入大气层落回地面。某次回收卫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在A点还是在B点,两次变轨前后,卫星的机械能都增加了
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B点的加速度
C.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3上运动的周期
D.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时,经过A点时的动能大于经过B点时的动能
2、 下列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短
C.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与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小时速度小,距离大时速度大
D.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3、 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对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
B.式中的k值,对于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C.式中的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
D.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4、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由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不同,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其所对应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之比不相等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5、 关于开普勒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没有公共的焦点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速率均保持不变
C.若木星的卫星绕木星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则
D.开普勒第三定律适用于任何行星(或卫星)绕同一中心天体的运动
6、 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一定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该行星在a点的速度比在b、c两点的速度都大
C.该行星在c点的速度比在a、b两点的速度都大
D.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动
C.太阳是静止不动,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D.“地心说”和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现在看来都是不正确的
8、 下列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这些椭圆有一个共同的焦点,太阳就在此焦点上
B.行星靠近太阳时运动速度小,远离太阳时运动速度大
C.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其自转的周期就越大
D.行星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太阳和行星均有关
9、 2021年2月10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成为火星卫星。如图所示为探测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道示意图,其中轨道Ⅰ、Ⅲ为椭圆,轨道Ⅱ为圆,探测器经轨道Ⅰ、Ⅱ、Ⅲ后从Q点登陆火星。O点是三个轨道的交点,轨道上的O、P、Q三点与火星中心在一条直线上O、Q分别为椭圆轨道Ⅲ的远火点和近火点。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探测器在轨道Ⅱ上正常运行时经过O点的速度为v,在此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沿轨道Ⅰ运行时探测器与Q点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B.沿轨道Ⅱ运行时探测器经过O点时的加速度为
C.沿轨道Ⅱ运行的过程中探测器处于平衡状态
D.沿轨道Ⅲ运行时探测器从O点到Q点的时间为
10、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二、多选题
11、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火卫一的半径为r1,火卫二的半径为r2,则两颗卫星相比( )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
B.火卫二距火星表面较近
C.()3≈
D.()3≈
12、“帕克号”是第一个飞入太阳日冕的飞行器,2020年1月,“帕克号”完成了第四次近日飞行,如图是帕克号的运行轨道,a为近日点,c为远日点,b、d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若飞行器运动周期为T,只考虑飞行器和太阳间的相互作用,则飞行器从a经b、c到d的运动过程中( )
A.从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b到c的时间
B.从c到d阶段,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C.从a到b的时间
D.从b到d阶段,太阳对它的万有引力先变大后变小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如果是圆形,那么所有行星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这个常数k的大小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
B.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C.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速率介于7.9~11.2 km/s
D.由于太阳不断向外辐射电磁能,其自身质量不断减小.根据这一理论,在宇宙演变过程中,地球公转周期在逐渐变大
14、如图所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为一椭圆,ac和bd分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若行星运动周期为T,行星经过ab段、bc段,cd段和da段所用时间分别为、、和,则( )
A. B. C. D.
15、如图所示,在某颗行星的轨道上有a、b、c、d四个对称点,若行星运动周期为T,则该行星( )
A.从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c到d的运动时间
B.从d经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b经c到d的运动时间
C.从a到b的时间
D.从c到d的时间
三、解答题
16、一颗轨道半径为R的人造地球卫星每天绕地球转8周.今欲发射一颗同步卫星,求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17、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62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再次出现。
(1)若这颗彗星在近日点的线速度为v1,在远日点的线速度为v2,则哪个线速度大?
(2)这颗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它下次飞近地球大约是哪一年?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1节行星的运动(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D C D A D C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C BC ABD BD CD
三、解答题
16、4R
17、(1)v1;(2)2062年
PAGE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