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2 19:00:01

文档简介

3 古诗三首
1.比一比,组一组词。(每空1分,共6分)
泣( ) 脉( ) 鸦( )
粒( ) 泳( ) 雅( )
2.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每题5分,共15分)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回放,完成练习。(20分)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词语。(2分)
①十五夜:______________ ②尽: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等,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每空1分,共8分)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6分)
①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亲的五言律诗。( )
②“冷”字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惆怅的心境。( )
③这首诗第一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词语“地白”看出月色的皎洁,写出了萧瑟苍凉之景。( )
(4)这是中秋佳节之时寄友人的一首诗,回顾累积,请你再写出两句与传统节日、习俗有关的诗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课练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参考答案
1.(每空1分,共6分)
哭泣 米粒 血脉 游泳 乌鸦 高雅
2.(每题5分,共15分)
(1)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落花飞舞,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2)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整幅的布帛,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3)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们相去也没有多远。
3.(20分)
(1)(每空1分,共2分)①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②都
(2)(每空1分,共8分)唐 王建 地 树 鸦 露 桂花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
(3)(每题2分,共6分)①× ②√ ③√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淸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 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三)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札札弄机杼(shū)
B.脉脉不得语(mài)
C.纤纤擢素手(zhuó)
D.中庭地白树栖鸦(xī)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纤纤擢素手(洗涤)
C.泣涕零如雨(落下)
D.今夜月明人尽望(全,都)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时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2.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3.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能力提升】
三、把诗句补充完整,并说说你的发现。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花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下扬州。
3.乡村( )闲人少,オ了蚕桑又插田。
4.毕竟西湖( )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 )即飞雪。
6.可怜( )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综合运用】
四、古诗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 结合古诗,解释下列字词。
迢迢: _____________ 素:________________
盈盈: 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节日________节,又可称为__________节。
3.诗中描写织女饱受相思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大量叠词,既能增强节奏,又能使人物形象生动。
B.诗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眼前所见,又有作者的想象。
C.诗歌着眼于织女,表现她美丽勤劳又饱含离愁的形象特点。
D.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出自宋代萧统所编的《文选》。
5.诗中说织女“终日”织布,为何却“不成章”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三)
一、1.C 2.B
二、略。
三、1.二月 2.三月 3.四月 4.六月 5.八月 10.九月
四、1.略。 2.七夕 乞巧
3.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4.D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