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分析、探究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
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
情节、环境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
说的主题。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式有三类:概括、评价和
探究。对主题比较单一的高考往往以概括的形式考查,对
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的,往往以评价、探究的形式考
查。
一、小说主题相关知识
小说主题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
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灵魂。主题的表
现形式主要有: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
个人品质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②用故事的形
式针砭时弊;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
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理解小说主题是小说阅读中的难点,涉及考查小说主
题的设问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①结合文本,概括小说的
主题。②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命运结
局及其原因。③结合文章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
个问题)的理解。④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体会。
二、分析、探究小说主题的基本方法
分析、探究小说主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
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如《祝福》一文的标题就有此作用。封建礼教、封建思想
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而“祝福”是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
集中体现,以“祝福”为题,表现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2)从小说的典型情节入手。情节的发展变化是小说
矛盾冲突的体现,我们在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
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
人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等,领悟小说的主题内涵。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庙里偷听、雪夜杀敌的典型情节,
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林冲推向了奋起反抗之路,表现
了官逼民反这一深刻主题。
(3)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
的际遇、命运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
主题。小说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常常是某种典型性
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
是小说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如《祝福》中祥林嫂自身因
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而愚昧懦弱的性格、被践
踏被迫害的人生际遇及悲惨的命运,揭示了封建思想、封
建礼教吃人这一小说主题(共26张PPT)
小说阅读
分析、探究小说主题
典例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节选
冯骥才
矮男人自批判会那天被押走后,一直没放回来。此后
据消息灵通的裁缝老婆说,矮男人又出了什么现行问题,
进了监狱。高女人成了在押囚犯的老婆,落到了生活的最
底层,自然不配住在团结大楼内那种宽敞的房间,被强迫
和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她搬到离楼十几米远孤零零的
小屋去住。这倒也不错,省得经常和楼里的住户打头碰面,
互相不敢搭理,都挺尴尬。但整座楼的人们都能透过窗子,
看见那孤单的小屋和她孤单单的身影。不知她把孩子送到
哪里去了,只是偶尔才接回家住几天。她默默过着寂寞又
沉重的日子,三十多岁的人,从容貌看上去很难说她还年
轻。裁缝老婆下了断语:“我看这娘儿们最多再等上一年。
那矮子再不出来,她就得改嫁。要是我啊
现在就离婚
改嫁,等那矮子干嘛,就是放出来,人不是人,钱也没了!”
过了一年,矮男人还是没放出来,高女人依旧不声不
响地生活,上班下班,走进走出,点着炉子,就提一个挺
大的黄色的破草篮去买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
此.…但有一天,矮男人重新出现了。这是秋后时节,他
穿得单薄,剃了短平头,人大变了样子,浑身好似小了一
圈儿,皮肤也褪去了光泽和血色。他回来径直奔楼里自家
的门,却被新户主、老实巴交的裁缝送到门房前。高女人
蹲在门口劈木柴,一听到他的招呼,刷地站起身,直怔怔
看着他。两年未见的夫妻,都给对方的明显变化惊呆了。
一个枯槁,一个憔悴;一个显得更高,一个显得更矮。两
人互相看了一忽儿,赶紧掉过头去,高女人扭身跑进屋去,
半天没出来;他便蹲在地上拾起斧头劈木柴,直把两大筐
木块都劈成细木条。仿佛他俩再面对片刻就要爆发出什么
强烈而受不了的事情来。此后,他俩又是形影不离地一起
上班,一起下班回家,一切如旧。大楼里的人们从他俩身
上找不出任何异样,兴趣也就渐渐减少。无论有没有他俩,
都与别人无关。
一天早上,高女人出了什么事。只见矮男人惊慌失措
从家里跑出去。不一会儿,来了一辆救护车把高女人拉走。
一连好些天,那门房总是没人,夜间也黑着灯。二十多天
后,矮男人和一个陌生人抬一副担架回来,高女人躺在担
架上,走进小门房。从此高女人便没有出屋。矮男人照例
上班,傍晚回来总是急急忙忙生上炉子,就提着草篮去买
菜。这草篮就是一两年前高女人天天使用的那个。如今提
在他手里便显得太大,底儿快蹭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