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
节节过关
一、单选题
1、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表示电子的是( )
A. B. C. D.
2、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指出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B.玛丽·居里发现了光电效应
C.普朗克最早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 D.卢瑟福提出阴极射线就是电子流
3、 2020年12月4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成都建成并成功放电(如图),为本世纪中叶实现核聚变能应用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造太阳”装置中的核反应主要是一个氘核()与一个氘核()反应生成一个新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核能。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与核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
B.新核的比结合能为
C.一个核与一个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D.一个核与一个核反应生成的新核中子数为3
4、 首先发现中子的是( )
A.查德威克 B.普朗克 C.爱因斯坦 D.贝可勒东
5、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
B.射线的杀伤作用和穿透作用都很强,可用于肿瘤切除手术
C.紫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可用来加热烘干物体
D.无线电波波动性很强,广泛用于通信广播、导航等领域
6、 天然放射现象是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的,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以元素都具有天然放射性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有力证明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后不再具有放射性
D.、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7、 关于威耳逊云室探测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威耳逊云室内充满过饱和蒸气,射线经过时可显示出射线运动的径迹
②威耳逊云室中径迹粗而直的是射线
③威耳逊云室中径迹细而长的是射线
④威耳逊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的原因是电离,所以无法由径迹判断射线所带电荷的正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 一个铀原子核中有( )
A.238个核子 B.238个质子 C.146个质子 D.92个中子
9、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是由氮原子核衰变产生 B.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
C.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 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
10、下列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11、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半衰期为5.27年的Co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李、杨二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Co的衰变方程式是:Co→Ni+e+.(其中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到衰变产物Ni和e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事实.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
A.Ni的核子数A是60,核电荷数Z是28
B.此核反应为α衰变
C.Ni与e的动量之和不可能等于零
D.衰变过程动量不守恒
12、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射线包含三种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的本质是高速氦核流
B.射线是不带电的光子流
C.三种射线中电离作用最强的是射线
D.一张厚的黑纸可以挡住射线,但挡不住射线和射线
13、把放射源轴、针或镭放入用铅做的容器中,射线只能从容器的小孔射出,成为细细的一束.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发现射线分裂成如图所示的a、b、c三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射线中,b的穿透能力最强
B.三种射线中,c的电离作用最强
C.容器内温度越高,放射性强度越大
D.将磁场换为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射线也大致沿图示方向偏转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D.质子、中子、a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a粒子,释放的核能是
15、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射线垂直射入匀强电场中,可以通过偏转的情况将它们分辨出来
B.放射出的射线的速度等于光速
C.射线一般伴随着射线或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D.三种射线中,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
三、解答题
16、镭(Ra)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分离出来的放射性元素,已知能自发放出粒子而变成新核Rn,已知的质量,Rn的质量,粒子的质量.如图所示,一个静止的镭核在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衰变后两粒子运动平面与磁场垂直(涉及比值时,质量可取整数)求:
(1)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形状;
(2)粒子与Rn核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和周期之比;
(3)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能量;
(4)粒子的动能
17、若质子速度范围只能在纸面内且与MN方向所成角度。求:粒子向左、向右、向上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及所对应的初速度方向。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C B A A D C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C AD AD BD AC
三、解答题
16、(1)见解析 (2) (3)7.452MeV (4)7.320MeV
17、当质子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时,向上最远,最远处到出发点的距离为;当质子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时,向左最远,最远处到出发点的距离为;当质子的初速度竖直向下时,向右最远,最远处到出发点的距离为
PAGE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