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第9课 对外开放
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1·广东·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八年级期中)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
B.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发区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
2.(2022·江苏·淮安市浦东实验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反映中国融入世界的愿望;本次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为“一起向未来”,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显现出中国愿意肩负大国责任、与各国一道开拓未来的信号。21世纪初中国为了融入世界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B.C.D.
3.(2021·江苏仪征·八年级期末)《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记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央决定兴办4个经济特区
B.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D.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
4.(2021·四川省荣县中学校八年级期中)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对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下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体现了中国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B.促进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C.标志着中国开始主导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D.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5.(2021·四川省荣县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果要去考察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我们应该前往的是( )
A.广东、福建 B.上海、浙江 C.安徽、四川 D.广东、海南
6.(2021·江苏涟水·八年级期末)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岛 D.上海浦东
7.(2021·江苏·无锡市梅里中学八年级期中)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8.(2021·江苏·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建立,它属于( )
A.自贸区 B.沿海经济开发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特区
9.(2021·山东·武城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 )
A.开放沿海城市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0.(2022·广东揭东·九年级期末)读下表,提炼反映的主题( )
时间 1980年 1984年 1990年 2001年
事件 成立四个经济特区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 加入世贸组织
A.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
11.(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八年级期末)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这“一进一出”说明了( )
A.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
B.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D.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12.(2021·贵州毕节·八年级期中)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95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11年
13.(2020·四川郫都·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设立经济特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一步推动国内改革 B.称霸世界的重要举措
C.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D.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4.(2019·河南商城·八年级期末)小明想了解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的情况,你建议他去的城市包括( )
①广州;②深圳;③珠海;④汕头;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5.(2021·河南殷都·八年级期末)本部设在深圳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2日发布鸿蒙系统,创新被认为是深圳亮眼的城市名片。从前的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如今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 )
A.一国两制 B.一五计划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改革开放
16.(2018·四川旌阳·二模)下表是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中1980-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出现表中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2-100 100-1000 1000-2000 2000-5000
所用时间(单位:年) 9 7 5 3
A.深圳拥有良好的工业建设基础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深圳成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D.一五计划时将深圳作为重点
17.(2021·四川平昌·八年级期末)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事件是( )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8.(2021·重庆开州·八年级阶段练习)2021年春节期间,电影《你好,李焕英》热映,电影中贾晓玲穿越到了1981年,她想撮合母亲李焕英与胜利化工厂厂长的儿子沈光林在一起,结果失败。这一年,在经历失败的打击之后,沈光林离开工厂,南下深圳发展。沈光林到深圳发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A.建国初期,胜利化工厂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
B.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资本家的收入减少
C.“阶级斗争为纲”,工厂停工“闹革命”,各级领导干部遭到批斗
D.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人们到深圳发展
19.(2020·湖南双峰·八年级期末)《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记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材料中“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中国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021·宁夏中宁·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对下表信息概括最全面的是( )
时间 开放层次 涉及城市或地区
1980、1988年 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1984年 沿海开放城市 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城市
1985~1990年 沿海经济开发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浦东新区等
1992年以后 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城市 武汉、太原、凭祥等
A.一个国家要发展,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B.沿海开放城市使对外开放由点连成了线
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D.至今,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21.(2019·黑龙江林甸·八年级期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22.(2021·陕西岐山·八年级期中)既是鸦片战争后首次开放的城市又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开放的城市是__________。
23.(2021·陕西合阳·八年级期末)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______和厦门。1988年,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中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评卷人得分
三、综合题
24.(2021·广东·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穷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等。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请你列出1980年建立的除深圳以外的三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25.(2020·福建平潭·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材料二: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1)材料一中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深圳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深圳经济特区的迅速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6.(2019·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附中八年级期末)材料: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
(2)我国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沿海经济开发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项正确;BCD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2.C
【解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事务,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项是世界贸易组织,C项正确;A项是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在1991年加入,排除A项;B项是欧盟的标志,中国没有加入,排除B项;D项是联合国的标志,中国在1971年重返联合国,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解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开放融入世界。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应该发生在2001年,A项是1980年,B项是1992年,C项是2008年,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4.C
【解析】
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不是中国开始主导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C项符合题意;加入世贸组织体现了中国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ABD项说法正确,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5.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位于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我们应该前往的是广东和福建,A项正确;上海、浙江 安徽、四川没有经济特区,排除BC项;海南经济特区是1988年才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A项正确;珠海、海南岛和上海浦东都不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排除BCD项。故选A项。
7.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这就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C项正确;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1990年,排除A项;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是1980年,排除B项;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是1988年,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区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属于沿海经济开发区。B项正确;上海浦东新区不属于自贸区,排除A项;上海浦东新区不属于沿海开放城市,排除C项;上海浦东新区不属于经济特区,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解析】
根据材料“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B项正确;1984年,开放沿海城市,排除A项;1980年起设立经济特区,排除C项;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时间是1992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解析】
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成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进程,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项。
11.B
【解析】
根据“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等信息可知,这一进一出使我国与世界形成了交流,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特区,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国两制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2.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11日,中国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这一发展趋势,促进了我国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便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吸收一切先进文明成果。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A项;1999年澳门回归,排除B项;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中国经济的发展目的不是为了称霸世界,中国的发展为了互利共赢,和平共处,推动世界整体发展,共享世界发展成果,B项表述不正确,B项符合题意;中国设立经济特区进一步推动国内改革,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国设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国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所以小明想了解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的情况,应建议他去的城市包括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由此可知,②③④⑤均符合题意,B项正确;第一批经济特区没有广州,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D
【解析】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号称“一夜崛起之城”,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因此得益于改革开放,D项正确;A项是针对祖国统一的,排除A项;B项是在50年代,排除B项;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深圳已经是经济特区,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深圳生产总值的迅速增长和所用时间逐渐缩短,这说明深圳经济发展迅速,其原因是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C项正确。深圳原本只是东南沿海的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并没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排除A项;“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指的是香港澳门回归,与深圳无关,排除B项;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到1957年实施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排除A项;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是我国提倡合作共赢的表现,排除B项;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大国外交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8.D
【解析】
根据材料“这一年,在经历失败的打击之后,沈光林离开工厂,南下深圳发展”及所学知识可得,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改革开放,对外开放过程中,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人们到深圳发展,D项正确;这个不是建国初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不是三大改造,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时间不是文革时期,而是改革开放后,排除C项。故选D项。
19.D
【解析】
根据材料“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结合所学可知是1971+30=2001年,“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反映的是中国融入区域合作组织,不能体现出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排除A项;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合作组织,排除B项;C项是国内改革的成果,排除。故选D项。
20.D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的是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夜崛起之城”;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由此可见,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闭关自守,排除A项;“沿海开放城市使对外开放由点连成了线”概括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排除C项。故选D项。
21.2001
【解析】
根据所学,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
22.厦门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首次开放的城市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改革开放后首批开放的城市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由此可知,既是鸦片战争后首次开放的城市又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开放的城市是厦门。
23. 汕头 海南岛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中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24.(1)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珠海、汕头、厦门。
(4)青少年要积极拥护、支持、参与改革开放;树立平等、开放、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创新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和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依据材料二“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可知当时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依据材料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依据材料三“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可知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途径,青少年要积极拥护、支持、参与改革开放;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要树立平等、开放、竞争的意识;要善于创新等等。
25.(1)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
【解析】
(1)
根据所学可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会后,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
(2)
根据所学可知,建立经济特区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中,深圳经济特区发展迅速,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说明我们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且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等。
26.(1)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解析】
(1)
特区: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缸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
(2)
格局:由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