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1·广西桂平·八年级期中)下列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2021·河南·信阳市浉河区新时代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阶级斗争为纲
3.(2020·江苏昆山·八年级期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B 黄埔军校的创建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 1905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D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A B.B C.C D.D
4.(2021·河南洛宁·八年级期中)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
5.(2021·江苏·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对每一个生活在今天和未来的中国人来说,20世纪的1978年,是应当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那一年,“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召开,中国的命运,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改变。“新时期的遵义会议”是指(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6.(2022·北京石景山·九年级期末)时间轴呈现历史发展脉络。以下关于某一主题的时间轴中①处应为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2021·广东·一模)《中国经济发展史》写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后期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材料中“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指的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经济特区
8.(2021·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1979年5月,国家经济委员会等部门选择8个企业进行试点,其基本内容有改企业基金制为利润流成制;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试制、资金使用、人事安排、职工奖惩等方面拥有部分权利;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这次试点:
A.旨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B.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C.形成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9.(2021·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色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多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的粮食产量己经跃居世界第一②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③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④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0.(2017·河北唐县·八年级期末)小雯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一五计划 B.民主与法制建设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2020·江苏涟水·八年级期中)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图片所示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新时期土地流转
A.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D.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12.(2020·江苏涟水·八年级期中)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
B.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矛盾
C.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D.它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13.(2020·西藏·林芝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八年级期末)2019年3月3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国有企业优化重组、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在管理体制上要( )
A.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B.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C.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D.逐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2021·广东·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八年级期中)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
B.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发区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
15.(2021·广西桂平·八年级期中)如图反映的是中国加入( )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16.(2021·江苏仪征·八年级期末)《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记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央决定兴办4个经济特区
B.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D.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
17.(2021·四川省荣县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果要去考察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我们应该前往的是( )
A.广东、福建 B.上海、浙江 C.安徽、四川 D.广东、海南
18.(2021·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近年来,华为、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A.交通、通信的迅速发展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 D.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19.(2021·四川省荣县中学校八年级期中)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的“一个中心” 是指( )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经济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20.(2021·江苏涟水·八年级期末)下列整理的知识点中错误的是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中共十六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2021·湖南·郴州市第五中学八年级期中)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高举科学大旗,构建和谐社会
22.(2021·河南永城·八年级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反映了( )
①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②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
③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民的共识 ④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2021·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坚持( )
A.对外开放政策 B.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
C.新发展理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2021·广西桂平·八年级期中)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一带一路” B.“三步走”
C.“四个全面” D.“两个一百年”
25.(2021·河南召陵·八年级期中)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常态化的科学论断。这里的“新常态”不包括( )
A.速度变化 B.质量提高 C.结构优化 D.动力转换
26.(2021·四川省荣县中学校八年级期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先后有包括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内的50多名省部级以上高官,因贪污受贿等原因落网,这充分体现了(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2017·河北唐县·八年级期末)27.读图回答28.分)
(1)上图左边的人物是新中国的缔造者_______,右边的人物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他们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分别是在什么会议上确立的?
(2)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位伟人一位开辟了成功的革命道路,另一位探索出成功的建设道路。这两条道路分别是什么?两条道路有何共同特点?
29.(2021·河南召陵·八年级期中)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一:1953-1957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
表二: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392 19505 19
材料二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随后几年,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 材料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现行体制”是什么。这种体制下的国营厂长为什么要权?要什么权?
(3)据材料三,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
30.(2021·广东·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穷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等。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请你列出1980年建立的除深圳以外的三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31.(2021·河南召陵·八年级期中)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三首歌曲的部分歌词: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东方红》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三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其主要历史业绩各有哪些?(至少各写出两例)
(3)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分析,请分别写出这三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4)你还能帮助王亮同学搜集到有着浓厚时代特征的歌曲吗?(请至少写出一首并注明其创作背景)
32.(2019·河南永城·八年级期末)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举办一次“新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展”活动。请你也参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新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展
展板一:经济建设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1978年3642亿元第15名1990年18668亿元第10名2000年99215亿元第6名2010年362181亿元第2名
展板二:国防建设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 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
展板三:科学技术
展板四:……
(1)历史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展板一和展板二的呈现方式外,试再列举一例展板之外的呈现方式。
(2)展板一中的“鼓舞人心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
(3)请你为展板三添加一个典型事例。
(4)请你为展板四设计一个主题并列举一个典型事例。
(5)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内容,用史实阐明观点:改革开放促进繁荣。(要求:史论结合)
(6)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应如何继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1981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D项符合题意;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解析】
根据题干“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结合所学可知,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C项正确; “大跃进”现象、“共产风”现象出现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排除AB项;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D项。故选择C项。
3.D
【解析】
据所学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项正确;《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排除B项;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评价改革开放成就,意思是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功是因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B项正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的革命道路,排除A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没有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排除C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195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项正确;中共十二大召开的时间是1982年,排除A项;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召开的时间是1997年,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然后,经过设立经济特区、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项正确;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是在1997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7.C
【解析】
依据题干“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和所学知识,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C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B项;1980年我国就设立了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解析】
依据“改企业基金制为利润流成制;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试制、资金使用、人事安排、职工奖惩等方面拥有部分权利;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可知这次试点旨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从而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A项正确;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改革开放的开始,排除B项;题干的主旨不是强调商品经济,排除C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解析】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而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政府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十一届三中全会或改革开放以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表明中国逐步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也意味着中国政府改变以行政手段调调配资源的做法,有利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②③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中国的粮食产量,无从得出已经跃居世界第一,①错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至今仍然是改革开放追求的目标,④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据小历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国有企业改革,C项正确;ABD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项。
11.D
【解析】由高级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经营方式由互助合作发展到大规模集体经营;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方式由大规模集体经营发展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三权分置,是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也体现了经营方式的变化;D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水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挫伤了农民积极性,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2.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相矛盾,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管理体制上,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B项正确;“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指的是分配方式的改革,排除A项;“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是所有制结构,排除C项;逐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沿海经济开发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项正确;BCD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A
【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文字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项正确;根据图中的 文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非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排除BD项;中国没有加入东盟,排除C项。故选A项。
16.D
【解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开放融入世界。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应该发生在2001年,A项是1980年,B项是1992年,C项是2008年,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17.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位于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我们应该前往的是广东和福建,A项正确;上海、浙江 安徽、四川没有经济特区,排除BC项;海南经济特区是1988年才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8.B
【解析】
依据“近年来,华为、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中国智造”“品牌大国”,可知这反映了中国近年来在航天、通信等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由此可见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项正确;题干涉及的不仅仅是通信,还涉及航天等领域,排除A项;中国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有利于为经济建设创造安定的外部环境,但不是经济、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题干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并没有突出对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
19.C
【解析】
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项正确;A项是两个基本点内容,排除;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点,排除B项;D项是十九大内容之一,排除。故选C项。
20.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五大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C项对应错误,符合题意;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ABD项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21.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举科学大旗,构建和谐社会”与改革开放相关,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我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中,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开创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D项正确;“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与新中国成立相关,排除A项;“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反映的是文革,排除B项;“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和《劳动保障法》等,这样,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有法可依的局面,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23.C
【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题干重点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或者说环境保护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新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因此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对外开放旨在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推动现代化建设,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是我国制定政策方针的主要依据,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经济体制的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4.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项正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排除A项;1987年,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排除B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排除C项。故选D项。
25.B
【解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我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质量提高不属于“新常态”,B项符合题意;ACD项属于“新常态”的内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B项。
26.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党内高级干部因因贪污受贿等原因落网,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 和全面从严治党,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国家采取法律手段打击党内腐败问题不属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范畴 ,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毛泽东 邓小平;会议: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遵义会议上确立的;邓小平的领导地位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
(2)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共同特点: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都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出发。)
【解析】
(1)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可知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被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叉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农村,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条道路的共同特点是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都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出发。
29.(1)速度快;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
(2)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企业发展活力;生产经营自主权。
(3)市场。
(4)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1)
从1953-1957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可以看出,速度快;从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表格钢的产量可得出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所学,回答我国开展一五计划的背景即可,可得出主要有我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等。
(2)
根据所学,现行体制是指1956年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据“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得出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企业发展活力;根据“随后几年,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得出生产经营自主权。
(3)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得出是市场。
(4)
根据“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可得出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30.(1)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珠海、汕头、厦门。
(4)青少年要积极拥护、支持、参与改革开放;树立平等、开放、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创新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和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依据材料二“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可知当时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依据材料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依据材料三“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可知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途径,青少年要积极拥护、支持、参与改革开放;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要树立平等、开放、竞争的意识;要善于创新等等。
31.(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2)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建立新中国等;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东方红》;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4)抗日战争:《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当家作主站起来”因为他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带来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是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经济稳步持续增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作了重要讲话,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进入新时代。所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是江泽民。
(2)
据“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毛泽东;他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据“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邓小平;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
(3)
据所学可知,《东方红》创作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创作于改革开放时期;
(4)
结合所学可从抗日战争中代表性作品中选取一首。抗日战争中,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拿起笔做刀枪,他创作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对中华民族抗日斗志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32.(1)历史呈现方式:文献
材料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历史文学作品等。
(2)说明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说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3)事例:863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神州系列飞船的发射等等。
(4)示例:主题:外交成就;事例:中国加入WTO;成功收复香港、澳门。
(5)示例: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加入WTO,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等,使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因此“改革开放促进繁荣”。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等。
【解析】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展板一的呈现方式是文献材料,展板二的呈现方式则是实物;除此之外,还可以有遗址、遗迹、影像、口述、历史文学作品等。
(2)根据展板一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鼓舞人心的数据说明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说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3)展板三是科学技术展板,相应的事例可以添加863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神州系列飞船的发射等等。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展板四设计的主题可以是外交成就;事例可以添加中国加入WTO;成功收复香港、澳门等。
(5)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加入WTO,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等,使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因此“改革开放促进繁荣”。
(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