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精品课堂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精品课堂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2 16:1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2021·四川绵阳·中考真题)下图是《宋代蹴鞠铜镜》。与此活动直接相关的是( )
A.尚武轻文 B.政权并立 C.城市繁荣 D.疆域辽阔
2.(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是
A.《窦娥冤》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3.(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图是《元代戏曲家分布图》。据此可以说明当时
A.广大民众生活安逸 B.北方文人大量南迁
C.戏曲广泛流行南北 D.戏曲表演形式多样
4.(2021·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 )
吹笛 吹口哨 舞蹈 击节板
A.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
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 D.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5.(2021·江西·中考真题)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6.(2022·湖北枣阳·七年级期末)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些传统节日还有着特别的习俗。下列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  )
A.贴对联,守岁 B.扫墓祭祖、踏青
C.猜灯谜、吃元宵 D.赛龙舟吃棕子
7.(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2020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窦娥冤》 D.人们在传颂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8.(2022·黑龙江虎林·九年级期末)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人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
C.才学气质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10.(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宋代开封大相国寺有大小院落60余座,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门附近卖飞禽走兽,二、三门卖日用杂货,靠近佛殿的地方经营笔墨,两廊卖织秀、珠宝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画和书籍。上述材料说明,开封的商业活动
A.有固定的商品交易场所 B.受到大相国寺的控制
C.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 D.不受时间的限制
1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展示了中国诗词的无穷魅力。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互辉映。宋词的繁荣
A.是宋人素质提高的反应 B.导致诗歌逐渐走向衰落
C.得益与国家统一的完成 D.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1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13.(2021·河南焦作·七年级期末)邓广铭教授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假如你生活在宋代,能做到的是( )
A.在“勾栏”里看京剧 B.听流行的散曲
C.春节去瓦子中娱乐 D.品读《红楼梦》
14.(2021·四川苍溪·七年级期末)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出一期专题——《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下列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
①遗址:开封大相国寺②图片:《瓦子场景想象图》
③小说:《红楼梦》④杂剧:《窦娥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1·贵州毕节·七年级期中)诗词大会是大家喜欢的一档节目,宋朝有一位女词人的词常在节目中出现。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同时也抒写了深沉的忧患情怀,这位女词人是( )
A.李清照 B.苏轼 C.辛弃疾 D.李白
16.(2021·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九年级期中)下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局部),展现出当时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口稠密的街市景象。这幅图可用于研究( )
A.北宋的政治制度 B.宋词元曲的流行
C.康乾盛世的气象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7.(2021·云南·弥勒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期中)创作了《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的元曲作家是( )
A.马致远 B.郑光祖 C.关汉卿 D.王实甫
18.(2021·广东南海·七年级期末)“取直而不取曲,取俚(通俗的)而不取文,取显而不取隐”,是后人对元曲的评价。这体现元曲( )
A.格式散乱无章 B.内容贴近现实 C.形式丰富多样 D.语言通俗易懂
19.(2021·广东南海·七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描写了北宋东京的风俗人情,里面记载到:“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聚集)如此。”这反映了当时( )
A.市民娱乐丰富 B.商业市镇兴起 C.海陆交通发达 D.国家统一安定
20.(2021·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附中七年级期末)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品是悲剧 ( )
A.《窦娥冤》 B.《牡丹亭》 C.《西厢记》 D.《蝶恋花》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21.(2021·陕西长安·七年级期末)北宋都城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大都市,随着该城内 ___________阶层不 断壮大,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2.(2021·湖南·怀化市辰溪博雅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
材料三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而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1)分别列举上图人物的代表作品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两位词人的词风。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示意图。
23.(2021·河南建安·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织业、棉纺织业、造纸业的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1)根据材料一,如果让你寻找史料佐证黄河沿岸部分历史,你可能会选择张择端的什么著名画作?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宋代当时最大的两个城市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24.(2021·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
材料二 佳节又重阳,玉枕妙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伶白发生!
——辛弃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苏轼词作的风格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说李清照词作的风格特点?
(3)辛弃疾和苏轼的词在风格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词是一种怎样的文学形式,有什么特点?
25.(2021·河北·平山县外国语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材料一: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材料二: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还有各种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
材料三: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有“勾栏”,内有各种艺人卖艺谋生,说书的、唱曲的、杂耍的、踢球的,热闹非凡。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等,城外也有十多处瓦子。
(1)材料一所描绘的是我国哪一朝代人们的社会生活 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2)从材料二中找出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表现。
(3)材料三中文化娱乐的丰富和材料二中城市商业的繁荣有何关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蹴鞠铜镜反映的是当时市民阶级生活十分丰富,是城市经济繁荣的产物,C项正确;宋朝推行的是重文轻武政策,A项错误;材料与政权并立及疆域辽阔的说法无关,BD项排除。故选C。
2.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A正确;《牡丹亭》是明朝汤显祖的代表作,排除B;长生殿》是清朝洪昇创作的,排除C;《桃花扇》是清朝孔尚任创作的,排除D。故选A。
3.C
【解析】
据《元代戏曲家分布图》可知,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戏曲家都分布较多,这说明戏曲流行南北,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代戏曲家分布”,未涉及民众生活状况、文人的迁移及戏曲的表演形式,故A 、B、D排除。
4.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可知,这些陶俑是研究元代杂剧的第一手史料。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
5.D
【解析】
根据材料北宋中后期在东京不但荡秋千十分普及,还有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的“水秋千”,结合所学可知东京城内还有瓦子等娱乐场所,从侧面说明当时北宋都市生活丰富多彩,故选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在南宋,A错误;宋朝没有元曲,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业贸易繁荣,C错误。
6.D
【解析】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D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春节,排除;B项反映的是清明节,排除;C项反映的是元宵节,排除。故选择D。
7.A
【解析】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A符合题意;《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科技著作,B排除;《窦娥冤》 元朝关汉卿的代表作,C排除;戚继光是明朝的,D排除。故选择A。
8.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①正确;宋代海外贸易发达,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因此②正确;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因此③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宋朝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的说法正确,因此④正确。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的诗人,但是二人的词作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在于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苏轼是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基本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词人表现为豪放,心气较高;而辛弃疾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豪放中夹杂着很多的忧伤,C正确;二者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排除A;二者阶级立场相同,其政治立场基本相同,排除B;出现二人作品的不同,并不是二者的才能不同,而是二者的生活环境不同,排除C。故选D。
10.A
【解析】
依据材料“大门附近卖飞禽走兽,二、三门卖日用杂货,靠近佛殿的地方经营笔墨,两廊卖织秀、珠宝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画和书籍”反映了开封的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进行交易,不同地方交易不同的商品,出现了分门别类的商品交易场所。说明开封的商业活动有固定的商品交易场所。A正确;大相国寺每月开放交易,有各类商品交换,可见大相国寺促进了商品贸易,B排除;“大相国寺”并非居住区,因此不能体现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C排除;材料描述的是相国寺没有开放五次交易,说明商业活动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交易的,受时间限制。D排除;故选A。
11.D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宋词发展起来,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标志。D正确;每个朝代都有适应国情的文化形式,宋词是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不是宋人素质提高的反应,不能诗歌逐渐走向衰落。AB排除;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但是民族政权并立,没有完成祖国统一,C排除;故选D。
12.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活动的场所,北宋时期随着商业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出现了瓦子等与经济文化生活有关的娱乐场所,,C项符合题意;科举、民族关系均不符合题意;瓦子出现的时期是北宋,而不是明清;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和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且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受到重视,C项正确;京剧出现在清朝,排除A项;散曲产生于金、元统治下的北方民间,而在元代达到高峰,排除B项;《红楼梦》出现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随着城市的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的场所,叫作“瓦子”;《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代表作;①②④正确;③错误,《红楼梦》成书于清朝。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5.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清照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A项正确;苏轼、辛弃疾和李白都不是女词人,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6.D
【解析】
根据题干和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北宋张择瑞所绘《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所以这幅图可用于研究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北宋的政治制度,宋词元曲的流行等从图片体现不明显,AB项错误;康乾盛世的气象是清朝时期出现的,C项错误。故选D项。
17.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的元曲是马致远创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A项正确;郑光祖、关汉卿、王实甫与“秋思之祖”无关,排除BCD项。故选择A项。
18.D
【解析】
根据材料“取直而不取曲,取俚(通俗的)而不取文,取显而不取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元曲直抒胸臆而不曲折隐晦,一般采用民间俗语而不用文绉绉的话语,叙述那些大家知道的东西而不说那些生僻晦涩的东西。材料体现了元曲语言通俗易懂,让平民百姓都能听懂看懂。D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元曲格式散乱无章,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元曲内容贴近现实,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元曲形式丰富多样,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解析】
根据材料“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聚集)如此。”瓦市是人们娱乐场所,题中描述的景象说明,当时经济繁荣,人们娱乐生活丰富,A项正确;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项。
20.A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代著名杂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是悲剧《窦娥冤》,A项正确;《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排除BC项;《蝶恋花》不是关汉卿的悲剧作品,排除D项。故选A项。
21. 东京(开封) 市民 瓦子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时期的都城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大都市,故①填开封。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 断壮大,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故②填市民③填瓦子。
22.(1)苏轼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2)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辛弃疾:豪放词风与报国情怀。
(3)宋词;散曲
【解析】
(1)根据图片信息“图1苏轼像、图2关汉卿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北宋文学家苏轼,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人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因此图片中人物,苏轼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2)根据材料二,可知是李清照、辛弃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南宋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因此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南宋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唐诗;宋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宋词,杰出的代表是苏轼(北宋)、李清照和辛弃疾(南宋);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因此填写宋词;散曲。
23.(1)《清明上河图》;东京(或开封)和临安(或杭州)
(2)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南方农业的持续发展
(3)商贸活动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
(1)
根据所学可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佐证黄河沿岸部分历史;根据所学可知,东京也就是开封、临安也就是杭州是宋代当时最大的两个城市。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可知,这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南方农业的持续发展,这从根本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3)
根据所学可知,商贸活动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4.(1)豪放
(2)婉约
(3)豪迈、奔放
(4)新体诗歌;特点: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轼词作的风格特点是豪放。
(2)根据材料二“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清照词作的风格特点婉约。
(3)根据材料三“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弃疾和苏轼的词在风格上都有豪迈、奔放的特点。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5.(1)唐朝。开放包容。
(2)店铺林立;交易数额大;有早市和夜市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给分)
(3)正是由于城市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才有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可知描述的是唐朝时期社会生活。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2)根据材料“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可得出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表现:店铺林立;根据材料“……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可得出表现:有早市、夜市;根据材料“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可得出表现:交易数额大等。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宋朝的文化娱乐的丰富和材料二中城市商业的繁荣有着重要关系,正是由于城市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才有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