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2021·辽宁·北镇第一初级中学中考真题)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仿形到计重货币,到宝泉货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的过程。纸币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 )
A.“交子” B.开元通宝 C.刀市 D.五铢钱
2.(2021·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下图反映的历史主题应为( )
A.开元盛世局面 B.民族政权并立
C.重文轻武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
3.(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宋朝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招徕外国商人,力图将海外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市舶利益。“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两宋时期的基本对外国策。这反映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重要原因是( )
A.政府政策支持 B.航海技术进步 C.造船业发达 D.商品经济发达
4.(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以下三幅图中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出( )
A.中外交流频繁 B.疆域面积扩大 C.经济重心南移 D.政治中心南移
5.(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中国四川地区,“它”是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 C.交子 D.“会子”
6.(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末年上供钱物共计一千五百零三万(贯匹两),……仅两浙一路就占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九,若加上江东等五路,则占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六。由此得出宋代( )
A.江南地区开发 B.政治清明稳定
C.经济重心南移 D.中外交流频繁
7.(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政治中心逐渐南移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8.(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
A.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
C.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
9.(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下列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天下足。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图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这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 B.海外贸易拓展 C.疆域面积扩大 D.商品经济繁荣
11.(2022·江苏泰兴·九年级期末)“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这是百度百科对下列哪一机构的解释( )
A.市舶司 B.军机处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12.(2022·江苏江都·九年级期末)下列古钱币中,最能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是( )A. B.
C. D.
13.(2022·北京海淀·九年级期末)宋代城市街道的两边可开设店铺。由于店铺开设越来越多,有的店铺要扩大营业面积,连通衢大街也要侵占,以至到宋徽宗时官府不得不征收“侵街房廊钱”。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
A.城市商业日益繁盛 B.乡村出现了草市 C.各族政权交流频繁 D.经济重心已南移
14.(2022·全国·七年级课前预习)英文“china”之者为“瓷器之国”下列有关中国瓷器发展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的邢窑以青瓷闻名 B.唐朝的越窑以白瓷闻名
C.宋朝的定窑后来发展为瓷都 D.宋朝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15.(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C.西汉时期,江南农业比较发达
D.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16.(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是西汉以来南、北方户口占全国百分比情况,这一变化的影响是
A.北方人口增长 B.南方物产匮乏
C.经济重心南移 D.北方农业发展
17.(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追求品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造就了许多手工业精品。下列文物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A. B.
C. D.
18.(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苏湖熟,天下足”,从这句诞生于宋朝的谚语中,我们可以了解的有关宋朝的历史信息有
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②南方商业繁荣
③苏湖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④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9.(2022·黑龙江虎林·九年级期末)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A.乡村文化繁荣
B.夜市已经出现
C.海外贸易活跃
D.交子开始使用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21.(2021·陕西·九年级专题练习)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汉代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阳关进入西域,翻越葱岭经中亚最远可以到达_______;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北宋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______负责收取对外贸易税。
22.(2021·陕西·铜川市第一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唐代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密的青瓷如冰如玉,________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三、综合题
23.(2021·广东·清远市清新区凤霞中学七年级期中)两宋的经济发展在古代社会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又为江南根底,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编自《陆游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最后在哪一朝代完成的?
(2)请你从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其变化。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对比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西汉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唐代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北宋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朝代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四:宋政府……,又奖励县官兴修坡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当时的州县官大抵(都)兼“主管圩田(周围筑有土堤的稻田)”的职务。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3)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
(4)综上所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4.(2021·河南睢县·七年级期中)材料解析题。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1)闻名天下的“粮仓”在哪里?根据材料指出,南方形成“粮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新的手工业”指的是什么?
(3)我国古代的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25.(2021·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为我国宋代时期出现的新生事物。
(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在哪些领域的发展情况?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时期全国重要粮仓在什么流域?
材料三: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较小的破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抵御灾害的作用。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你认为古代经济发展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哪些启示?
26.(2021·广东·河源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是我国古代的一句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谚语应是何时出现的?
(2)材料二的说法是从何时出现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从材料一、材料二看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4)简要说说出现材料一、材料二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最早的纸币是出现在北宋四川地区的“交子”,A项正确;开元通宝、刀币、五铢钱分别是唐朝、战国、汉朝的金属货币,排除B、C、D项。故选A项。
2.D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上“北宋政权界”“南宋政权界”可以判断这反映的是两宋时期,再依据图片上江南地区成为主要经济区,可知反映了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主题,D项正确;开元盛世出现在唐朝唐玄宗统治前期,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没有体现民族政权并立或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C项。故选D项。
3.A
【解析】根据“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招徕外国商人,力图将海外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市舶利益”可知宋代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由此可知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重要原因是政府政策的支持,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宋代海外贸易的繁荣是政府政策的支持,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发达等都没有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
4.C
【解析】根据图片内容可知,从西汉末年到宋朝末年,人口最大密度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反映出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期完成,C项正确;图片没有涉及中外交流频繁,排除A项;疆域面积扩大没有体现图片反映的人口密度的变化,排除B项;图片没有体现政治中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解析】北宋前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四川地区发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项正确;秦朝统一中国后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为通行全国的货币,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下令统一铸造五铢钱,排除B项;南宋时期发行纸币“会子”,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解析】根据材料“北宋末年上供钱物共计一千五百零三万(贯匹两),……仅两浙一路就占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九,若加上江东等五路,则占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六”可知,材料反映北宋末年上供钱物中,南方上供的占大部分,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江南地区开发,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治清明稳定,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南方户口更多,南方粮食产量更大,反映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现象,D项正确;“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是造成现象的原因,AB项排除;北宋政治中心东京汴梁位于北方,且材料中涉及的是经济方面,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C
【解析】依据题干“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宋代政策对经济的支持,推动了宋代“不夜城”的出现,使宋代的商铺能够“24小时营业”,从而形成繁荣的夜市,所以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C符合题意;A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排除;B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
9.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项“苏湖熟,天下足”大意是苏州和湖州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宋朝时,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步超过了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因此,这种现象表明宋代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是指汉武帝时期,B项是指唐玄宗开元年间,D项是指南北朝时期,均与题干“南宋”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A
【解析】依据题干示意图可知,中国古代到北宋时期,长江流域人口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黄河流域人口所占的比重,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大量北方人口迁入南方,改变了人口布局,A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人口布局的变化,不足以直接反映出海外贸易拓展或疆域面积扩大,BC排除;南北人口布局的变化与商品经济繁荣也没有直接关系,D排除。故选A。
11.A
【解析】
依据题干“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A项正确;军机处是清朝设立的,排除B项;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排除C项;广州十三行是清朝时期专门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2.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北宋四川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交子,它携带方便,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D项正确;A项战国货币,B项是唐朝货币,C项是日本古货币,排除。故选D项。
13.A
【解析】
根据材料“宋代城市街道的两边可开设店铺。由于店铺开设越来越多,有的店铺要扩大营业面积,连通衢大街也要侵占”可得出,宋代商铺林立,越来越多,反映城市商业日益繁盛,A项正确;乡村出现了草市,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各族政权交流频繁,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经济重心已南移,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解析】根据所学可得出,宋朝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D项正确;越窑以青瓷闻名,排除AB项;瓷都是景德镇,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可知: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还是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比较贫穷落后;南朝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故选项A符合题意;西晋八王之乱时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当时南方的农业技术远不如北方,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西晋八王之乱时大量中原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农业迅速发展,但材料未能体现,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6.C
【解析】依据西汉以来南、北方户口占全国百分比情况统计图,可见从西汉以来南方户口占全国户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结合课本所学,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经济逐步得到发展。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快速发展。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经济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呈现南移趋势,C正确;AD排除;统计图表述的是南、北方户口占全国百分比情况,与物质无关,B排除;故选C。
17.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著名的瓷窑有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河南钧窑、浙江哥窑、浙江河南的官窑。其中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定窑孩儿枕是河北定窑的产品,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选项C符合题意;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大的青铜器,A排除;骑驼乐舞三彩俑,是唐朝的陶器,B排除;青花扁壶是明朝的瓷器,D排除;故选C。
18.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宋代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太湖地区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①符合题意;“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②符合题意;南方商业繁荣、苏湖地区海外贸易发达与“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问题不符,②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故选A。
19.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①正确;宋代海外贸易发达,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因此②正确;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因此③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宋朝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的说法正确,因此④正确。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B
【解析】依据材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材料反映了当时夜市已经出现。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夜市,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项均与材料无关,D项交子开始使用仅限四川地区。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1. 欧洲 市舶司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汉代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阳关进入西域,翻越葱岭经中亚最远可以到达欧洲;②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北宋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负责收取对外贸易税。
22. 蜀锦 Sichuan brocade 刑窑 Celadon
【解析】
唐代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以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唐朝的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23.(1)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2)必须从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三个方面各举任意一例。如:为提高粮食产量,宋朝时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居宋朝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宋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广州、泉州,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4)安定的社会环境;统治者的政策;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解析】(1)据材料“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又为江南根底,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变化最后在南宋完成。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2)为提高粮食产量,宋朝时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居宋朝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宋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_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广州、泉州,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据材料二”《五代十国形势图》"材料三“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和材料四“宋政.府...又奖励县官兴修坡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当时的州县官大抵(都)兼主管圩田(周围筑有土堤的稻田) 的职务。”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安定的社会环境;统治者的政策;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24.(1)苏州和湖州;气候温和,资源丰富。
(2)棉纺织业。
(3)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南宋。
【解析】
(1)
根据材料“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说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因此闻名天下的“粮仓”在苏州和湖州;由“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可知”南方形成“粮仓”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温和,资源丰富。
(2)
根据材料“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因此新的手工业”指的是棉纺织业。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说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因此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这种变化是在南宋结束的。
25.(1)手工业、农业和商业。
(2)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
(3)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工具、技术、优良品种等,两宋统治者都重视生产的发展等。
(4)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经济建设,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
(1)
景德镇瓷器、秧马、交子分别反映了我国手工业、农业和商业领域的发展情况。
(2)
根据“苏湖熟,天下足”得出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
(3)
根据“苏湖熟,天下足”得出经济重心南移;根据“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较小的破坏”得出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工具、技术、优良品种等,根据“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得出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根据所学,还可从统治者都重视生产的发展等分析总结。
(4)
根据“南方受到较小的破坏”,分析得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还可从北民南迁促进南方经济发展,分析得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经济建设,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6.(1)南宋。
(2)南宋。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南方。
(3)经济重心南移。
(4)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战乱少,社会较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解析】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湖熟,天下足”反映出了江南地区的富庶,这是出于我国南宋时期的一句谚语。
(2)
根据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南方地区成为了全国的粮仓,这一说法从南宋时期开始,其主旨意思是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南方。
(3)
根据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及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
(4)
结合所学知识,从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战乱少,社会较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