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地球与宇宙》培优训练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地球与宇宙》培优训练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13:53: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第四章:《地球与宇宙》单元测试卷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自转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答案】B
【解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昼夜交替现象,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故选:B。
2.下面关于各城市正午旗杆影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北京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B.海口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C.香港旗杆的影子一年中可能朝北 D.天津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球运动知识。
【分析】【详解】A.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故A项正确;B.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杆影朝南,故B项错误;C.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杆影可能朝南,故C项正确;D.天津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故D项正确;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B。
3.2017年5月24日21时10分在台湾嘉义县发生了4.1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略
4.小敏用一个一半涂白(表示阳光照射的半球)、一半涂黑(表示背光的半球)的球模拟月相变化,如图所示。当球位于乙时,他模拟的月相是(▲)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由涂白处我们可以判断月球运行到太阳至地球的方向与月球至地球的方向垂直,地球上的人(注意需面南而立)抬头观察时,应该是小球的东边发亮,看到月面东(左)半球亮,为下弦月,所以乙位置是上弦月。故选B。
5.下列哪些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导致的(▲)
①昼夜现象 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③昼夜交替 ④浙江衢州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⑤衢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 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C。
6.下列关于银河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银河系是由河外星系构成的 B.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多光年
C.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个大漩涡 D.银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答案】B
【解析】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银河系的中央是超大质量的黑洞(人马座A),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
【分析】熟记银河系的特点即可作答。
【详解】A、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所以A不符合题意;B、很多其他星系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所以B符合题意;C、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所以C不符合题意; D、银河系的中心是银心,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太阳的阻挡,形成不同的月相
B.月相证明地球有自转
C.由于月球发光的面朝向我们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D.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周期性变化,地球上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月相
【答案】D
【解析】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月相变化规律,运用月相的产生、变化规律等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详解】根据对月相的认识,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月相,D正确;月相是由月球的公转形成的,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AB错误;根据对月相形成的认识,月球是反射太阳的光,在围绕地球转动过程中,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同形成不同的月相,C错误。故选:D。
8.假如地轴不倾斜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A.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白昼12小时,黑夜12小时
B.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在同一地区不会出现季节变化
D.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D
【解析】地球在公转吋,假如地轴不倾斜,地球上不会有四季变化。因为,无论地球转到公转轨道的任何位置,地球各处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都一样,据此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地轴不斜带来的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现象及自转运动产生的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假如地轴不倾斜,地球上不会有四季变化,则不会出昼长夜短的变化,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白昼12小时,黑夜12小时,地轴不倾斜,则正午太高度相等,在同一地区不会出现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地轴不倾斜,昼夜交替现象还会出现,故D符合题意。故选:D。
9.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
A.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 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
C.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 D.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眼睛看见物体是由于物体的光进入眼睛形成的;②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③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要会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详解】当太阳照在月球上时,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没有了光发生反射的物质,也就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周围一片黑暗;只有太阳光或星光直线传播到的地方是亮的;正因为没有空气,光传播时就不会发生折射,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因此星星也就不再闪烁;由此可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可看见天上一轮红日,但周围的景象是一片黑暗,看见星星,但不闪烁。故选: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彗星没有固定的运动周期
B.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太阳系的所有天体中,土星的体积最大,木星体积居第二位
D.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
【答案】B
【解析】了解天体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分析】该题考查天体的相关知识。
【详解】根据太阳与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可知,小行星位于M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故选:B。
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温度最高的是哪一颗(▲)
A.木星 B.水星 C.金星 D.火星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其中类地行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是木星、土星;远日行星是天王星、海王星。金星上有稠密的大气,产生了温室效应,使金星表面温度上升400度;金星表面比水星表面热,虽然金星比水星离太阳要远两倍。所以五颗行星温度最高的是金星,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目前,人类已能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表面温度很高 B.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C.太阳体积比地球小 D.太阳是地球的一颗行星
【答案】A
【解析】关于太阳,我们应掌握以下内容:太阳是一颗恒星,体积远大于地球,地球为太阳的行星之一;阳表面温度很高,地球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太阳黑子的活动对地球具有很大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对太阳的认识,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其对地球的影响是所有天体中最大的,故要求对太阳了解要多些。
【详解】A、太阳表面温度非常高,接近6000℃,故A正确;B、太阳的一切活动都会影响的地球,如温度的变化,太阳磁暴的影响等,故B错误;C、太阳的体积远大于地球,故C错误;D、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为太阳的一颗行星,故D错误;故选A。
14.地球上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一个面,其原因是(▲)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能见其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因为月球 ( http: / / www. / s q=%E6%9C%88%E7%90%83&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的自转周期 ( http: / / www. / s q=%E8%87%AA%E8%BD%AC%E5%91%A8%E6%9C%9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和公转周期 ( http: / / www. / s q=%E5%85%AC%E8%BD%AC%E5%91%A8%E6%9C%9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相等,而且方向一样,自转过多少角度同时公转相同的角度,所以只能看到一面,就像你找个人 ( http: / / www. / s q=%E6%89%BE%E4%B8%AA%E4%BA%B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面前绕着他转,你永远看着他,那么你自转的速度和公转的速度就一样。
15.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分析】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及地球自转的方向,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依据大洲大洋的分布可知:①为西半球,②为东半球,③为北半球,④为南半球。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依据题意,结合选项。故选:D。
16.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解释很多奇特的自然现象,比如下面这种自然现象。造成图中同一时刻三地影长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是球体 B.天气的变化 C.地球的自转 D.地形的差异
【答案】A
【解析】地球是个球体,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5°的夹角。
【分析】考查了地球的运动,属于基础题。
【详解】地球是个球体,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5°的夹角,造成了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高低不同及影子的长短差异。故选:A。
17.下列关于日全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全食只能出现在农历初一
B.日全食出现的前后一定会出现日偏食
C.日全食出现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日环食
D.日全食出现时,观测者、太阳、月球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日食带中心线上的有些地方可以观测到全食,另一些地方可以观测到环食,由此分析。
【分析】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月相的相关知识。
【详解】日食带中心线上的有些地方可以观测到全食,另一些地方可以观测到环食,所以日全食的过程中不一定出现日环食,故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18.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区是(▲)
A.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B.赤道以北的地区
C.赤道以南的地区 D.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答案】A
【解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分析】本题考查各地影子的朝向,实际上是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范围,牢记即可。
【详解】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物体的影子总是朝北而不朝南的地方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该地区始终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影子始终朝北。故选:A。
1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A.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 B.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
C.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 D.也只能看到地球的一个面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由题意知,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也就是说,以月球上的某一点为参照物,整个地球相对于月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即看不出绕月球的转动。又因为地球的整个位置虽然与月球之间保持不变,但地球自身在发生转动,即总是变换着朝向月球的一面。故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故C对,ABD错。故选:C。
20.方芳的爸爸是一位天文爱好者,听说方芳刚学过一些天文知识,就给方芳出了4道题,请你也来参与判断。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星是一种从它原来的位置上被逐出太空的星星 ②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与地球左右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③从萧山经杭州、宁波、温州再回到萧山,这样游玩一圈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④夏季的晴朗夜空我们会看到织女星与牛郎星隔银河相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1.彗星俗称扫帚星,是太阳系家族的成员之一。彗星是由 ▲ 组成的“大冰球”。比如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为 ▲ 年左右,这颗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它下次飞近地球大约是哪一年 ▲ 。
【答案】彗核、彗发、彗尾;76;2061或2062
【解析】【分析】【详解】略
22.有三个星球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星球 A B C
表面温度 480℃ 15℃ --100℃∽0℃
表面气压 9×103kPa 100kPa 0.7kPa
大气主要成分 约95%CO2 78%N2;21%O2 约95%CO2
(1)三个星球中较适合生物生存的是 ▲ 。
(2)某星球的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美国宇宙飞船曾接二连三的登陆,此星球是 ▲ 。
A.火星 B.水星 C.金星 D.木星
(3)最可能是“地球”的星球是 ▲ 。
【答案】(1)B;(2)A;(3)B
【解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外部条件是: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形成安全的宇宙环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能够正确区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地理环境是解题的关健。
【详解】(1)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阳光、空气、水源、地域;根据星球的表面温度、大气主要成分以及表面气压的数值可以推测B星球的较适合生物生存;(2)火星上的大气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大气非常稀薄;(3)地球上有充足的液态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B最可能是“地球”。故答案为:(1)B;(2)A;(3)B。
23.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完成以下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在 ▲ 上;出现该图的情况时应该是什么日期? ▲ 。
(2)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 ▲ 。
(3)图中A地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 。
(4)此时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
A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
【答案】(1)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2)0°;(3)地球的自转;(4)昼夜等长;昼长夜短
【解析】【分析】【详解】(1)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出现该图的情况时应该是什么日期?6月22日前后;(2)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0°;(3)图中A地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4)此时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昼夜等长。A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2)0°;(3)地球的自转;(4)昼夜等长;昼长夜短。
24.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1)图示时间为 ▲ 。
(2)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
(3)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 。
【答案】(1)6月22日;(2)A>B>C>D;(3)昼变短,夜变长
【解析】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第二次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详解】读图可知,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大;(1)图示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昼;(2)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B>C>D;(3)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此后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变小。故答案为:(1)6月22日;(2)A>B>C>D;(3)昼变短,夜变长。
25.某年3月26日晚,弯弯的月亮横躺在夜空,它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几乎与月牙儿成一条直线,形成了奇特的“二星拱月”现象,如图所示。
(1)这一上一下两星分别是金星和木星,它们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 ▲ 公转。
(2)月球体积最小,但亮度最亮,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月球是一个自己能发光的星球
B.月球距地球最近,木星距地球最远
C.木星不会反射太阳光
D.月球的表面很光滑,能镜面反射太阳光
(3)八大行星中,其中地球的“左邻右舍”是 ▲ 。
【答案】(1)太阳;(2)B;(3)金星、火星
【解析】【分析】【详解】(1)金星和木星是太阳系的行星,它们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
根据对月球的认识可知:月球自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和地球一样有山脉。月球体积小但是亮度比木星亮,是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木星距离地球远,故B正确,A、C、D错误。
(3)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八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绕其运动。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右舍”是金星和火星。
故答案为:(1)太阳;(2)B;(3)金星、火星。
26.宝岛台湾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图,看你了解多少。
(1)图中横穿台湾岛南部的虚线是北回归线,其纬度是北纬 ▲ 。
(2)某同学说:“台北市在北纬24.9°上,所以在一年的所有时间里,台北市没有太阳光直射的机会”。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
(3)在同一天的正午,温州市和台北市的杆影相比,哪地的杆影短? ▲ 。
(4)一年中,温州市和台北市的杆影的朝向是如何变化的? ▲ 。
A.都朝北 B.都朝南
C.可能朝北或朝南 D.温州都朝北,而台北可能朝北或朝南
【答案】(1)23.5°;(2)正确;(3)台北;(4)A
【解析】(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2)台州位于浙江省,台北是台湾省的行政中心。
【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熟记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横过台湾岛南部的虚线是北回归线,其纬度是23.5°N。
(2)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最南界限是南回归线,“台北市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在一年的所有时间里,台北市没有太阳光直射的机会。”故说法正确。
台州位于浙江省,台北位于台湾省,因为台北位于台州的南面,位置越南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所以,在同一天,我省台州和目和台北的杆影,台北的杆影短。(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台州和台北都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北面,所以我省台州和台北的正午杆影的朝向都朝北。故答案为:(1)23.5°;(2)正确;(3)台北;(4)A。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5分,共27分)
27.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下图所示。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 ;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 ▲ 年出现;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山菇产量总体呈现 ▲ 趋势。
【答案】(1)快(或大);2012;(2)增加(或上升)
【解析】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既然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牢记即可。
【详解】读图可知,(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的峰值会在2012年出现。(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快(或大);2012;(2)增加(或上升)。
28.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右图所示)。图1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2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
(2)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 ▲ 方。因此,他处于 ▲ 半球。
(4)据图1,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 ▲ 。
(5)据图2,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 日的楼影来计算。
【答案】(1)地球自转;(2)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发生改变;(3)北;北;(4)大;(5)冬至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详解】(1)一天之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使得日光与立杆处角度发生变化。
(2)一年之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公转轨道与地球自转轨道有一夹角,该夹角使得一年之中太阳与立杆处的照射角度发生变化。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北方。因此,他处于北半球。
(4)从图1可以看出,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
(5)据图2,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冬至日的楼影来计算。
故答案为:(1)地球自转;(2)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发生改变;(3)北;北;(4)大;(5)冬至。
29.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作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0 7.5 70 15.9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 有关。
(2)由 ▲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 。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 。
【答案】(1)下落高度;(2)3、6、7;(3)越线;(4)月坑深度是否和月球引力有关?
【解析】月球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等。
【分析】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月球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解答。
【详解】(1)由1、2、3三组数据可知,小球的质量、体积相同,下落高度不同,坑的深度不同。由此可得出:“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要探究深度与流星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的体积相同,下落高度相同,选取质量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故由3、6、7三组数据-、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探究“月坑”的深度与流星体积的关系,应选择相同质量的小球,下落高度相同,球的体积不同,因此由3、4、5三组数据可知,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越浅。
(4)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还可以猜想月坑深度可能与流星运动的快慢有关。故答案为:(1)下落高度;(2)3、6、7;(3)越线;(4)月坑深度是否和月球引力有关?
30.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m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时间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 ▲ 。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8:00)、日全食时(9:40)、日食后(11:20)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留空时间发射时间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 11" 2 05" 1 40" 1 56" 2 03" 1 59"
9:40 1 07" 1 12" 1 02" 1 09" 1 20" 1 10"
11:20 2 04" 2 07" 1 58" 1 47" 2 14" 2 02"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
(3)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
A.水面“折”笔 B.手影 C.看露珠下的树叶 D.搭桥合影
(4)发生日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可多选)
A.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
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在中间
C.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中间
D.月球不发光,它背着太阳的一面向着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它
【答案】(1)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无影响或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2)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3)B;(4)AB
【解析】根据提出的问题“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进行猜想;太阳照射地面,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之-热辐射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光被挡住,地表温度下降,热空气减少不利火箭留空。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难题。
【详解】对此探究合理的假设: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该实验研究的是与日全食的关系,与太阳位置无关,故A错;当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光被挡住,地表温度下降,热空气减少不利火箭留空,故B正确;A不符合题意;若引力减小,那么落地时间会变长,而实际上留空时间变短了,故C错。故答案为: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无影响或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B;AB。
四、解答题(第31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21分)
31.看图写话:以下四图均为月球上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情景,请为每幅图配一句文字说明。
A图: ▲ ;
B图: ▲ ;
C图: ▲ ;
D图: ▲ 。
【答案】月球上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是地球上的,人们可以轻松跳过较高的横杆;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声,即使身边的喇叭再响,人们也能安静地看书
【解析】【分析】【详解】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可知:
A图:月球上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B图: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人们可以轻松跳过较高的横杆;
C图:月球上昼夜的温差很大;
D图: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声,即使身边的喇叭再响,人们也能安静地看书。
故答案为:月球上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是地球上的,人们可以轻松跳过较高的横杆;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声,即使身边的喇叭再响,人们也能安静地看书。
32.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图中A、B、C三点的 ▲ 点时,彗尾最长。
(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 ▲ 圈。
(4)按结构特征,木星属于 ▲ 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 ▲ 。
【答案】(1)逆时针标即可;(2)A;(3)76;(4)巨;土星
【解析】【分析】【详解】略
33.图是天体系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 ▲ 系,以 ▲ 为中心;图2表示 ▲ 系;图4表示 ▲ 系。
(2)图1所示天体系统中各主要成员共同的运动特征: ▲ 、 ▲ 和近圆性。
(3)图1中成员A是 ▲ ,B是 ▲ ,C是 ▲ 。
(4)图3所示的天体系统从侧面看像一个 ▲ 。
【答案】(1)太阳;太阳;总星;地月;(2)同向性;共面性;(3)地球;木星;海王星;(4)打铁饼
【解析】【分析】【详解】略
34.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 大气特点
天王星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
金星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
火星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
(1)由于金星的大气浓密, ▲ 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
(2)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厚度的大气和适宜呼吸 ▲ ,还要有生命必需的 ▲ 。美国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这种物质存在的证据。
(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 。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
B.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
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答案】(1)二氧化碳;(2)氧气;水;(3)B
【解析】(1)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它清晨称为“启明”出现在东方天空;傍晚称为“长庚”处于天空的西侧。在日出稍前或日落稍后达到亮度最大,其亮度在夜空中仅次于月球,排第二。
(2)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
【分析】本题考查金星和水星的自然环境,结合材料解答即可。
【详解】读材料可知,(1)金星的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2)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还要有生命必需的水。“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水存在的证据。(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2)适宜的温度;水;(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第四章:《地球与宇宙》单元测试卷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自转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下面关于各城市正午旗杆影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B.海口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C.香港旗杆的影子一年中可能朝北 D.天津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3.2017年5月24日21时10分在台湾嘉义县发生了4.1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小敏用一个一半涂白(表示阳光照射的半球)、一半涂黑(表示背光的半球)的球模拟月相变化,如图所示。当球位于乙时,他模拟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5.下列哪些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导致的( )
①昼夜现象 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③昼夜交替 ④浙江衢州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⑤衢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 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6.下列关于银河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河系是由河外星系构成的 B.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多光年
C.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个大漩涡 D.银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7.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太阳的阻挡,形成不同的月相
B.月相证明地球有自转
C.由于月球发光的面朝向我们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D.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周期性变化,地球上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月相
8.假如地轴不倾斜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白昼12小时,黑夜12小时
B.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在同一地区不会出现季节变化
D.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9.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 )
A.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 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
C.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 D.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彗星没有固定的运动周期
B.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太阳系的所有天体中,土星的体积最大,木星体积居第二位
D.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
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温度最高的是哪一颗( )
A.木星 B.水星 C.金星 D.火星
13.目前,人类已能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表面温度很高 B.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C.太阳体积比地球小 D.太阳是地球的一颗行星
14.地球上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一个面,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能见其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5.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6.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解释很多奇特的自然现象,比如下面这种自然现象。造成图中同一时刻三地影长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是球体 B.天气的变化 C.地球的自转 D.地形的差异
17.下列关于日全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全食只能出现在农历初一
B.日全食出现的前后一定会出现日偏食
C.日全食出现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日环食
D.日全食出现时,观测者、太阳、月球在一条直线上
18.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区是( )
A.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B.赤道以北的地区
C.赤道以南的地区 D.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1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
A.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 B.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
C.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 D.也只能看到地球的一个面
20.方芳的爸爸是一位天文爱好者,听说方芳刚学过一些天文知识,就给方芳出了4道题,请你也来参与判断。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流星是一种从它原来的位置上被逐出太空的星星 ②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与地球左右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③从萧山经杭州、宁波、温州再回到萧山,这样游玩一圈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④夏季的晴朗夜空我们会看到织女星与牛郎星隔银河相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1.彗星俗称扫帚星,是太阳系家族的成员之一。彗星是由 组成的“大冰球”。比如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为 年左右,这颗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它下次飞近地球大约是哪一年 。
22.有三个星球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星球 A B C
表面温度 480℃ 15℃ --100℃∽0℃
表面气压 9×103kPa 100kPa 0.7kPa
大气主要成分 约95%CO2 78%N2;21%O2 约95%CO2
(1)三个星球中较适合生物生存的是 。
(2)某星球的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美国宇宙飞船曾接二连三的登陆,此星球是 。
A.火星 B.水星 C.金星 D.木星
(3)最可能是“地球”的星球是 。
23.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完成以下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在 上;出现该图的情况时应该是什么日期? 。
(2)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 。
(3)图中A地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
(4)此时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A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24.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1)图示时间为 。
(2)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3)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
25.某年3月26日晚,弯弯的月亮横躺在夜空,它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几乎与月牙儿成一条直线,形成了奇特的“二星拱月”现象,如图所示。
(1)这一上一下两星分别是金星和木星,它们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 公转。
(2)月球体积最小,但亮度最亮,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月球是一个自己能发光的星球
B.月球距地球最近,木星距地球最远
C.木星不会反射太阳光
D.月球的表面很光滑,能镜面反射太阳光
(3)八大行星中,其中地球的“左邻右舍”是 。
26.宝岛台湾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图,看你了解多少。
(1)图中横穿台湾岛南部的虚线是北回归线,其纬度是北纬 。
(2)某同学说:“台北市在北纬24.9°上,所以在一年的所有时间里,台北市没有太阳光直射的机会”。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3)在同一天的正午,温州市和台北市的杆影相比,哪地的杆影短? 。
(4)一年中,温州市和台北市的杆影的朝向是如何变化的? 。
A.都朝北 B.都朝南
C.可能朝北或朝南 D.温州都朝北,而台北可能朝北或朝南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5分,共27分)
27.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下图所示。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 年出现;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山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
28.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右图所示)。图1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2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2)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 方。因此,他处于 半球。
(4)据图1,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 。
(5)据图2,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日的楼影来计算。
29.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作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0 7.5 70 15.9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
30.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m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时间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 。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8:00)、日全食时(9:40)、日食后(11:20)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留空时间发射时间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 11" 2 05" 1 40" 1 56" 2 03" 1 59"
9:40 1 07" 1 12" 1 02" 1 09" 1 20" 1 10"
11:20 2 04" 2 07" 1 58" 1 47" 2 14" 2 02"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水面“折”笔 B.手影 C.看露珠下的树叶 D.搭桥合影
(4)发生日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
A.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
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在中间
C.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中间
D.月球不发光,它背着太阳的一面向着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它
四、解答题(第31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21分)
31.看图写话:以下四图均为月球上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情景,请为每幅图配一句文字说明。
A图: ;
B图: ;
C图: ;
D图: 。
32.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图中A、B、C三点的 点时,彗尾最长。
(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 圈。
(4)按结构特征,木星属于 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 。
33.图是天体系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 系,以 为中心;图2表示 系;图4表示 系。
(2)图1所示天体系统中各主要成员共同的运动特征: 、 和近圆性。
(3)图1中成员A是 ,B是 ,C是 。
(4)图3所示的天体系统从侧面看像一个 。
34.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 大气特点
天王星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
金星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
火星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
(1)由于金星的大气浓密, 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
(2)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厚度的大气和适宜呼吸 ,还要有生命必需的 。美国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这种物质存在的证据。
(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
B.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
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