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一、选择题
1.“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举措。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放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其中放洪水、排涝水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2.下列物质都是组成我们人体的重要物质。那么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3.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也有弱,强弱不同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4.100℃的水与100℃的水蒸气相比较( )
A.100℃的水比100℃的水蒸气温度低 B.两者温度一样高
C.100℃的水比100℃的水蒸气温度高 D.无法判断
5.在杭州上学的小金在实验室做实验:如图,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用手握住注射器的下端,发现液态乙醚消失了。由此可推断出乙醚的沸点可能是( )
A.34.6℃ B.50.6℃ C.0.6℃ D.-10.6℃
6.下列有关地球上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地表塌陷
B.一般动物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植物
C.冰川只分布在南北极地区
D.水资源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7.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硝酸钾 B.橄榄油 C.面粉 D.泥土
8.对于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陆地和大气之间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蒸发、蒸腾和降水
B.水循环过程中,水一定经历了三种状态的转变
C.水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D.水循环的内因是地球的引力和太阳辐射外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9.关于下列实验仪器的操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捏胶帽,再将滴管伸入液体中
B.乙:某生用有一定厚度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操作规范正确
C.丙:使酒精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可测得沸水的温度
D.丁:用量筒取40毫升液体
10.目前我国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冰川水
B.冰川水、河湖水。
C.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D.河流水、海洋水。
11.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A.属于晶体的是b
B.熔化最快的是a
C.熔点最低的是c
D.无法熔化的是b
12.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3.有一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农妇看见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热得汗流浃背,便决定送牛奶给他喝。于是,农妇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然后倒给植物学家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给牛奶加热
B.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C.利用太阳光杀菌
D.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下曝晒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
14.CO、CH4O2、C3H8O5的混合物共9.5g,其中C元素的质量为3g,则H元素、O元素的质量分别为( )
A.0.3g、6.2g B.0.5g、6g C.0.8g、5.7g D.0.9g、5.6g
二、填空题
15.填上合适的数字或单位:
(1)某同学身高17.0________;
(2)我们正在喝的温开水的温度为45________;
(3)一个量筒的测量范围为0~500________;
(4)一片药片的质量约为480________。
16.2012年1月发生的柳江河水镉污染事件和2012年5月9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业内人士称调查显示自来水五成不合格”的两则新闻,再次引起人们对水安全的高度关注。
(1)柳江河水镉污染祸源是两工厂企业,这是典型的 。
A.工业污染 B.农业污染 C.生活污染
(2)国家规定自来水的PH在6.5-8.5,为了测定学校自来水是否达到这一标准,可用 进行检测。
17.配制500 mL 20%(密度为1.14 g/cm3)的硫酸,需要98%(密度为1.84 g/cm3)的硫酸____________mL,需水____________mL。
18.实验室欲配制100g15%的食盐水,
(1)计算:计算需食盐______g,水______毫升;
(2)____: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应遵循左物______),固体放入烧杯中。选用(“50mL”、“100mL”、“150mL”)____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3)溶解:将用量筒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_____)待氯化钠完全溶解时,15%的氯化钠溶液就配置好了。
三、简答题
19.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粗盐提纯时三个步骤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A步骤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___(选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20.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用质量为10克的石灰石和100克过量的稀盐酸反应,该同学测得的有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假定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克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克。
(2)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3)从图中有关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探究题
21.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1)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2)取5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Ⅰ.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Ⅱ.实验中盛有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Ⅲ.实验中设置第1组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22.如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的图像,请回答:
(1)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分布规律是 。
(2)针对我国北纬40°附近严重供水不足的情况,请你提出一条解决的方法: (合理均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A
6.C
7.A
8.A
9.CD
10.C
11.BC
12.C
13.D
14.B
15. dm ℃ mL mg
16.(1)A (2)PH试纸
17.1.63.2 453.7
18. 15 85 称量(称取和量取) 右码 100mL 加速溶解
19. B A C 过滤 B
20.(1)8克
(2)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克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8克 x
100/8克=44/x
解得x=3.52克
(3)解: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是y克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8克 y
100/8克=73/y 解得y=5.84克
HCl%=5.84克/80克×100%=7.3%
21.(1)抑菌圈直径
(2)避免酒精挥发改变甘草酒精浸出液的质量分数变化
(3)排除酒精自身抑菌作用对实验的干扰(写“作对照”不给分)
22.(1)随着纬度的升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 (2)南水北调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