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美国民谣表现一:股市崩溃,银行倒闭表现二:企业破产表现三 :农产品价格猛跌表现四:失业人数激增1929-1932年全国各地罢工达2700次,一些群众甚至冲击政府或议会大厦,…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 历史学家梅尔文.杜博夫斯基感叹:“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第二课 《罗斯福新政》【课程目标】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民族历史命运,关注社会发展,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历史情怀。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
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实干家罗斯福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我向你们保证,也向我自己保证,美国人民今后一定可以有一种新政……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宣传,这是一种进军的命令。
----罗斯福竞选演说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罗斯福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PK1575万票—2280万票59票—472票2、新政的准备
(1)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为他打造新政的政纲,并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2)赢得了国会的支持。(3)发表“炉边谈话”争取了人民的支持。 罗斯福借助广播这个当时最先进且最普及的传媒工具,以围坐在壁炉边与家人、朋友聊天的形式发表谈话。”这样的“炉边谈话”吸引了全美国人民。他每次都以谈话式的“我的朋友们”开头,用平和轻松的语调及时把大政方针传达给听众。他将“炉边谈话”看成是潜移默化地实施舆论导向的极佳载体。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讲话都像给人们注射了一支镇静剂,帮助当时的人们渡过了一道道难关。 炉边谈话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 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 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今天,对我们的国家来说,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我肯定,同胞们都期待我在就任总统时,会像我国目前形势所要求的那样,坦率而果断地向他们讲话。现在正是坦白、勇敢地说出实话,说出全部实话的最好时刻。我们不必畏首畏尾,不老老实实面对我国今天的情况。这个伟大的国家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它会复兴和繁荣起来。因此,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
②新政的实验为什么首先从金融业开始?从金融业开始的原因是因为大危机发端于金融领域,疯狂的金融投机活动导致当时整个国家银行信贷体系陷入瘫痪,所以罗斯福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尽快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① 1933年在整顿金融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所聘请的智囊团一专家,你会对给罗斯福总统开个怎样的处方以拯救危机中的美国?二、施行新政1、对金融业的整顿-----克服金融危机
(阅读教材第116页第5段,思考回答问题)材料1:通过一系列措施,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到4月存回银行的存款已达10亿美元。不到一年,存款增加10亿-20亿美元。③结合材料1说说对银行业整顿有什么影响? 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材料2:1934 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 , 并使美元贬值 40.94% 。 ④读材料2说出在财政金融业的调整方面又有何新举措?并分析其意义。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刺激了出口与消费对稳定局势、生产恢复有积极作用。实行美元贬值2、恢复工农业生产—克服工业危机、农业危机蓝鹰标志(阅读教材第117页相关内容,思考问题)图1⑤读图1说说在恢复工业生产方面罗斯福政府采取
了什么措施?目的:试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和指导,防止盲目竞争政府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⑥除此之外,政府还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1938年)。 《国家工业复兴法》、 《公平劳
动标准法》的颁布的目的是什么?材料3: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农业危机 《农业调整法》⑥材料3反映了美国经济危机中的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局面,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斗争
结果: 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 当千百万失业者正忍饥挨饿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却让农民减少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因此罗斯福的农业政策受到最广泛的批评。罗斯福对农业调整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材料4: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据统计,1929-1932年全国各地罢工达2700次,一些群众甚至冲击政府或议会大厦,…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
1932,据估计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
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政治危机⑦面对这些情况,罗斯福政府有何对策?实行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遭遇经济不景气而骨瘦如柴的人获得免费的面包和汤美国
公民
领取
失业
保险
卡
材料5:罗斯福通过“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新建了全国10%的公路;35%的医院,65%的学校;吸收了近400万人就业;修建了50万公里的二级公路;修建了近500个机场;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开辟了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兴建了大量游览设施…… 图2: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想一想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有何意义?材料5: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内容有: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残疾、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另外还制定《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等法律。⑦通过实行救济和“以工代赈”等政策,罗斯福政府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有何积极作用?缓和劳资矛盾,稳定社会,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早日摆脱危机两个阶段一阶段时间:1933—1935年初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二阶段时间:1935—1939年特征:着重改革 特征:三个方面:救济贯穿全程救济(relief)、复兴( recover) 、
改革(reform)新政内容救济(Relief) ──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Recover) ──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Reform)──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四个项目: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突破口)
调整农业政策
复兴工业(核心)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2、新政的影响材料6: 罗斯福执政的12年间,工业指数到1937年,已超过1929年的3.4。国有企业资本1939年比1929年增加近一倍。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到1940年,美国基本实现农业化,居世界首位。材料7:美国建国后,总统的行政权总是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有力制约。但是通过新政,总统的行政权力通过“紧急状态”发挥了更加自由的、合法化的运用;罗斯福积极干预甚至控制立法,频繁使用否决权,几乎“扮演着议长的角色” 国会作为立法机构一方面由于行政权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因为特定条件下的社会压力和民心所向,其独立性有所减弱。比如,在1933年到1943年之间国会通过的重大立法,几乎都不是国会创始的;最高法院的功能也因顺应时代要求和舆论氛围,更多地从客观现实需要而不是传统的“法理”出发来掣肘行政权和立法权;在对联邦主义的诠释上、在处理联邦与州的关系时,开始更多地倾向于联邦政府。? 材料8:“新政的众多立法非常强调联邦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所效法,······为资本主义在反经济危机时提供了一条非法西斯式的“福利国家”的道路,是民主制发展的一个典范。⑧材料6、7、8说明了新政有哪些影响?新政帮助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为日后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加强了联邦政府与总统的权力开创了民主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为其
他西方国家所借鉴。请思考 除了这些影响,罗斯福新政还产生了哪些影响?新政通过政府提供的经济安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联邦政府的影响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救济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使弱势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探究思考1、阅读材料9、10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特点与实质的理解。材料9:胡佛作为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学说的信徒仍对个人自由和自由经营深信不已。他认为国家的职能是保证而非干预这种自由,靠市场自行调节和政府的放任政策就可使美国安然度过危机。他的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材料10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加强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新政的实质: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保
持资本主义私人自由企业制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胡佛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说:“这简直是法西斯!”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有美国人说这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
罗斯福是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者吗?请说说你的的看法?罗斯福不是法西斯主义。虽然新政的许多措施全面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乃至社会生活的干预,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未改变。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罗斯福不是社会主义者。新政措施中,虽有减少失业工人人数、规定工资和工时等内容,但它只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政策调整,并未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3、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而言,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也是一次发展机遇。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 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出现,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重现活力,成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4、材料11: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人们称之为计划经济。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材料11中“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对新政有何影响?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一些做法,促进了新政的成功。这反映了世界整体化进程中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借鉴。 5、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你同意上面的观点吗?为什么?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6、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起来,防患于未然大胆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强化金融监管力度,防止金融风险。
一、原因(背景)二、内容三、影响特点经济危机胡佛放任政策失败罗斯福当选总统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国家干预经济1、国内2、国际 罗 斯 福 新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