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07 21:1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公主岭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下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的行进方向。读图完成1~2题。
1.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
A.上海 B.济南 C.北京 D.长沙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关系,并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读图完成3~4题。
3.当黄赤交角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M地所在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4.该小组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该地
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炎热干燥
B.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或西风控制,降水较多
C.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D.受暖流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5.读右图,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读右图完成6~7题。
6.图中最有可能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点是
A.A B.B
C.C D.D
7.B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改变
8.下图中实线表示从市中心到城市各方向的等时线,虚线表示距市中心的等距离线。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最近几年外包专业在各高校逐渐趋热。下图是安徽省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外围包装服务产业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温州模式”产业是示范区承载的主要产业。读图完成9~10题。
9.吸引外围包装服务产业转移到示范区的主要因素为
A.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 B.技术先进、信息网络通达性高
C.交通便利、劳动力价格低 D.自然资源丰富、环境质量好
10.示范区承接外围包装服务产业可以
A.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B.集中资金,加速工业化
C.增加就业,促进城市化
D.促进工业集聚,提高竞争力
2012年3月,中国家电网报道,日本产业空洞化趋势加剧。所谓“产业空洞化”是指,伴随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持续进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主要生产和经营基地从国内转移到国外,仅在国内留下一个“空壳”,以致国内投资不断萎缩,就业机会大幅减少,失业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完成11~12题。
11.工厂大量外迁,出现“产业空洞化”,处于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12.下列关于发达国家“产业空洞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导致了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
D.从某种意义上看,本质就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表现
读我国陕西省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3.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导致该区域
A.降水增加
B.水土流失加重
C.蒸发量不变
D.下渗水量增加
读水循环和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a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中的
A.下渗 B.蒸腾 C.降水 D.地下径流
15.图中河谷形成的地质原因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B.向斜槽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C.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D.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在中国中部,以“中原城市群”为基础形成的中原经济区已被列入国家战略。下图为中原城市群分布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郑州多
B.平顶山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
C.新乡和开封的城市等级不同
D.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
17.下列不属于中原城市群建设的自然原因的是
A.地形较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B.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
C.土层深厚且肥沃 D.黄河等河流为其提供水源
读珠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下列有关珠江流域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河段河水补给形式为冰雪融水补给
B.珠江流域支流众多,腹地范围广
C.③处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D.珠江全流域气候湿润,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
19.珠江流域上中游山区水资源渗漏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
A.地处地震带附近,地表裂隙发育
B.植被丰富,水资源渗漏较多
C.该地多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广布
D.人工开挖的河渠较多,故而渗漏严重
20.珠江流域下游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 ①水资源短缺②能源短缺③劳动力不足④腹地范围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汾河是山西进入黄河的第一大支流,也是山西的母亲河。然而,多年来,汾河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污染严重,环境治理进展缓慢。读图完成21~22题。
21.汾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
A.河流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B.灾害频率减少,植被锐减
C.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D.农业化肥污染严重
22.分析汾河经过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后为流域内工业发展提供的最有利条件是
A.利用河水发电,解决工业能源紧缺问题
B.航运,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
C.建设水库蓄水提供工业用水
D.恢复植被,美化环境,改善投资环境
下图是产业转移路线图。读图完成23~25题。
23.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是海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接收地,其吸引国外产业的特殊国内条件是
A.位置极其优越
B.全国著名的侨乡
C.对外开放政策晚
D.正值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24.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众多外资企业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重要原因是
A.扩大市场范围 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得原料供应 D.接近动力基地
25.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最有可能引发的问题是
A.海外企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增强
B.珠三角企业向长三角转移的趋势增强
C.海外企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减弱
D.珠三角企业向长三角转移的趋势减弱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 ;从气流状况看,乙处为 。(2分)
(2)此时,北京与东京相比, 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3分)
(3)试比较此时郑州、西安两地在气温、气压方面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4分)
不同点: 。
原因: 。
(4)请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2分)
(5)右图中的A岛属于 板块。(1分)
27.(12分)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制定了《十二五新疆油气业务发展规划》,未来10年将在新疆投入3000亿元以上,继续提高新疆油气产量、炼油规模,到2015年油气产量达到5000万吨,2020年达到6000万吨并持续稳产,在疆炼油能力在2015年达到3000万吨每年。
(1)简要分析塔里木盆地大力开发石油天然气的条件。(4分)
(2)塔里木盆地的库车是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请分析其今后可持续发展措施。(3分)
(3)该地区利用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力发展化学工业是否合理?为什么?(3分)
(4)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红红火火,简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应该注意的生态问题。(2分)
28.(13分)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2年4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到北京团城湖全长1277公里。按照建设目标,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底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全线通水。
材料二 京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流域缺水最严重,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0%以上,还不如中东地区的以色列(365立方米)。2011年5月,北京通报人均水资源降至100立方米左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成为我国最为缺水的大城市之一。
材料三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示意图。
(1)评价调水对调入区的影响。(3分)
(2)请对比中国南水北调和美国的北水南调的共同点和不同点。(4分)
(3)我国北方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严重缺水的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危害?(3分)
(4)中线调水主要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3分)
29.(13分)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示地区的地貌典型特征是什么?图中的甲乙两地形区分别是哪里?(4分)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分)
(3)有人说图示地区在我国的粮食供应方面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简述原因。(3分)
(4)与我国主要农业区相比,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什么?也有人说该限制因素对图示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一些促进作用,试举例说明。(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