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 5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研究发现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屏障―血—脑屏障,它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较容易通过,而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脑脊液是脑和脊髓的内环境B.脑脊液可由脑毛细血管中的血浆渗出形成
C.脑脊液与组织液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D.与血浆相比,脑脊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缺氧条件下,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加,形成脑水肿;同时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 导致细胞内Na堆积,继而水分聚集形成脑细胞肿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度由高到低是血浆>神经细胞>组织液
B.形成脑水肿时,水的扩散路径为神经细胞→组织液→血浆
C.脑缺氧引起脑水肿时,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输入纯氧气
D.血管壁细胞和神经细胞都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图1和图2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作用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性突触传递兴奋时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兴奋性神经递质会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从“外正内负”转变成“外负内正”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结合后,经胞吞作用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D.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后膜上仍是“外正内负”
4. 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关于感知“温度与触觉受体”的发现,这其中最具代表的 就是辣椒素受体(TRPV1)的发现。研究表明,分布于皮下神经纤维膜上的TRPV1受体是一 种离子通道,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进而形成烫或辣的感觉,并使身体 产生逃离伤害源的应激反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TRPV,受体可让钠离子流入细胞内,从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B.嘴唇接触辣椒素后,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在下丘脑
C.触碰到烫的物品引发的应激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D.使用某种能与TRPV:受体结合的药物后,可能会阻断痛觉的形成
5.寒冷时,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使机体产热量增加,以维持稳态。如图所示,①—⑤为结构或器官,a、b、c为化学物质,I、II为机体的调节方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以代表温度感受器,②为下丘脑,且人体的稳态离不开神经、激素的调节
B.调节方式II可使体内。的含量不会偏离正常值太多
C.化学物质a、b作用的靶细胞不同
D.c一经与⑤接触就会被灭活,因此体内需不断产生c,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
6.长期情绪障碍可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反过来内分泌失调又加重情绪障碍的程度。将受试者在黑暗的小室内禁闭一周,不与外界人员发生联系,测量受试者实验前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后,受试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可能会升高
B.情绪的调控与激素分泌调节一样,存在反馈调节
C.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会出现血糖降低、体温下降的现象
D.情绪障碍和内分泌代谢有关,与神经调节无关
7.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许多对免疫功能起调控作用的化学物质,如5-经色胺,其可作 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也可作为免疫调节物质直接作用于B细胞和T细胞;另有研究证实脑 与免疫功能相关,神经细胞的缺氧、缺血、退化与变性,可能与免疫系统的病理性变化有关。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5-经色胺是一种信号分子,既可以传递兴奋也可以调节免疫功能
B. B细胞和T细胞可作为5-经色胺的靶细胞
C.神经细胞缺氧会导致供能不足,从而影响兴奋的传导
D.神经系统的活动可以影响免疫功能,免疫系统不能反作用于神经细胞
8.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分泌活动受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血糖升高等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生理反应是机体的一种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肾上腺素迅速分泌,说明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C.肾上腺素在不同组织细胞发挥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靶细胞上的受体相同
D.上述生理反应有利于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如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9.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驻留六个月,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内进行植物生长素相关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正确的是
A.生长素能够进行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B.顶芽的发育与侧芽产生的生长素有关
C.胚芽鞘不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D.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没有差异
10.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实验,实验组设计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的羊毛脂中应不含CFM
B.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应朝下
C.本实验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并以受体琼脂块中放射性强度大小为检测指标
D.若图中受体中IA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则说明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
11.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关于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馈调节是指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抑制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
B.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C.生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由于反馈调节的存在,可在K值上下波动
D.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12.油菜素甾醇( BR)是植物中的类固醇激素(不具有两重性),最早由Michelle于1970年在油菜中发现。通过细胞膜表面受体传递信号,很低浓度的油菜素甾醇就可以强烈诱导生长和分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R的合成是植物基因组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BR的合成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C. BR由植物的特定器官合成后,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
D.低浓度BR可诱导生长和分化,高浓度BR会抑制生长和分化
13.种群的增长在理想条件表现为“J”型,而在自然条件下为“S”型,其中“S”又可以分为开始期 (A段)、加速期(B段)、转折点(C=K/2)、减速期(D段)和饱和期(E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值是指某种群在现实条件下,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B.理想条件是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
C.在“S”型曲线中出现A段的原因是种群的增长率在开始时比较低
D.在“S”型曲线的加速期环境阻力在逐渐减小
14.立体高效栽培是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这种栽培方式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草基、甜瓜套作栽培,打破了传统日光温室中单一栽培草基的形式。在早春季节草基收获将要结束时,垄间种植甜瓜,将再一次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潜叶蝇是甜瓜的害虫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立体栽培充分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阳光的利用率
B.草莓和甜瓜都是自养生物,自养生物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该草基、甜瓜套作栽培模式中草基与甜瓜之间竞争程度较弱
D.若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捕潜叶蝇,则说明潜叶蝇是一种趋光性昆虫
1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把刚刚披上春天 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黄莺聚集在树干上,后又成群飞起,体现了群落集群分布的空间特征
B.春天日照时间变长,燕子求偶、筑巢,体现了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C.调查某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数量越多,统计的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D.马蹄踩到之处杂草的分布和种类不同于周边,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6.弃耕抛荒是我国农业存在的重大问题,原因有农业收人低、农村人口进城、土地污染等,严重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弃耕农田中所有的杂草构成了一个群落
B.弃耕农田中主要存在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C.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农田上将经历从草本到灌木到乔木的演替过程 D.农村人口进城不体现种群的数量特征
17.据报道,入侵中国的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红火蚁食性杂能够以多种动物、植物及腐肉为食,生存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破坏力强。研究发现,蚤蝇可在红火蚁体内产卵,幼虫令红火蚁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红火蚁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入侵红火蚁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
C.红火蚁与蚤蝇的捕食关系是通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建立起来的
D.决定红火蚁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性别比例
18.某稻区为了充分利用冬闲田,在9月中下旬水稻收获后,种植豆科固氮植物紫云英,次年1 至4月,采摘紫云英嫩梢部分作为菜用,剩余部分继续留在田里,在盛花期翻压做稻田绿肥。 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稻田的利用率,还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紫云英与水稻构成竞争关系
B.翻压做稻田绿肥后,紫云英仍是稻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C.紫云英中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了水稻,使水稻产量得以提高
D.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跳舞、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等都是行为信息
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C.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20.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包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和其粪便中的能量
B.大部分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
C.任何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都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和下一营养级
D.一个稳定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倒置
21.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 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兔子数量增加,狼的数量会随之而增加,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B.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e/d
C.若一段时间内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那么狼获得的能量可以是m×(c/a)
D.兔子同化作用获得的总能量为b=h+c+k+e
22.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等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B.每个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
C.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是增加生产者的数量
D.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23. 2020年6月份,外媒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北极圈附近最高温度已经达到了380C,打破了北极圈内最高温度纪录。该高温导致冰雪融化,绿色植物繁殖,出现了瘦骨嶙峋的北极熊在草丛中寻找食物的情景,冰盖面积缩小,鱼类和磷虾的繁殖也因洋流温度变化而受到干扰。研究表明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都跟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极圈附近最高温度已经达到了38℃可能与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
B.北极圈附近绿色植物繁殖,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 向进行
C.北极圈绿色植物繁殖可增加生产者的数量,可以提高地球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鱼类和磷虾的繁殖受到干扰,可能降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4.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部分数据如下,全国人口共141 178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5. 38%,10年来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总人口性别比例(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 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下列关于人口变化的 说法,错误的是
A.按生态学原理推测,中国人口及世界人口的增长表现为“S”型增长
B.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例持续改善,性别比例是预测人口数量变化的依据
C.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既可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又能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D.人口持续增长对环境造成压力,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4分。
25. (13分)小儿肠炎多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患者有轻微脱水和发烧症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失水较多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 ,机体分泌的 增多,促进 ,导致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位于 中。
(2)在患者体温升高的过程中,由下丘脑分泌的 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 增多,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增多。
(3)小肠黏膜作为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能抵抗部分轮状病毒的入侵,进入机体的轮状病毒作为 刺激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将其清除。
26. (12分)排便是人体正常的反射活动,基本过程如图所示,机体正常的过程是结肠将粪便推人直肠后会引起排便反射。回答下列问题:
(1)结肠中有粪便时不会引起排便反射,原因可能是 。 直肠壁细胞受到粪便刺激后产生的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同时上传到产生 便意。
(2)排便条件不允许时,人可主动抑制排便,这表明 。 条件许可后,在盆神经和阴部神经的作用下,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舒张及结肠和直肠肌肉收缩,完成排便反射,此过程中,盆神经和阴部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 。
(3)某人受到创伤后出现排便障碍,可能的原因是 。 某人受到创伤后出现大便失禁,可能的原因是 。
27. (10分)独脚金内酯(SL)在植物内会抑制分枝的形成。野生型豌豆的RMS2基因突变为 rms2后,SL生物合成基因转录水平降低,突变体豌豆茎高度分枝。激素定量实验显示RMS2调控SL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水平。酵母双杂实验显示RMS2蛋白就是一种生长素受体。生长素通过依赖RMS2上调表达SL的生物合成,而SL又通过RMS3和RMS4下调表达生长素的生物合成,以此形成一个内稳态的回路。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通过依赖RMS2上调表达SL的生物合成,而SL又通过RMS3和RMS4下调表达生长素的生物合成,这属于 调节。而在豌豆rms2突变体中,由于的 缺失,导致生长素不能上调表达的 生物合成,使植株分枝增多。
(2)根据资料解释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积累,导致独 脚金内酯(SL)生物合成 ,从而
28. (15分)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者将20个人工淡水池塘均分成两组, 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实验组始终比对照组高4℃(利用温控装置),并从附近淡水栖息地搜 集水生生物投人池塘。连续多年观测发现,池塘逐渐形成主要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的群落。第15年时,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单位体积水体中生物体的质量)的检测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生物群落区别于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 ,池塘生物群落从简单 到复杂的过程中发生了 演替。
(2)某种水生生物被投入池塘后,其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若该生物种群密度在较长时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升温导致该生态系统总生物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4)碳在池塘生物群落中主要以的形式传递,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主要原因是
29. (14分)2021年7月20日前后,河南出现罕见大范围持续降雨,造成部分地区农田积水,畜牧生产设施冲毁,畜禽和鱼类冲失死亡。截至8月2日,河南省已有150个县(市、区))1663个乡镇受灾;农作物成灾面积872万亩,绝收面积380万亩。随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厅及省科协等部门派出科技特派员等相关专家下沉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农作物苗情、灾情及病虫害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力推动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 能力密切相关,常通过 调节方式得维持。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 要适度,不能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 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 的协调。
(2)进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若农田种植的是小麦,可在小麦行的间隙种植蘑菇,不仅可以额 外收获蘑菇,也有利于小麦增产。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蘑菇属于;种植 蘑菇有利于小麦增产的可能原因是高二
·生物·
季春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5.D【解析】①可以代表温度感受器,②为下丘脑,在人
1,D【解析】由题干可知,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
的体温调节过程中,需要通过温度感受器(属于神经调
色透明液体,因此它是脑和脊髓的内环境,A项正确:脑
节的部分)和下丘脑(属于内分泌系统)共同参与,所以
脊液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因此脑脊液可由
人体稳态离不开神经、激素的调节,A项正确:调节方式
脑毛细血管中的血浆渗出,B项正确:脑脊液是脑和脊
Ⅱ是反馈作用,通过该作用甲状腺微素抑制下丘脑和垂
髓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的内
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因此
环境,脑脊液和组织液化学组成大致相同,C项正确;由
使体内的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偏离正常值太多,B
题干可知,血一脑屏障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
项正确:a是促甲状腺微素释放微素,作用于垂体,b是
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因此与
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所以二者作用的靶细胞
血浆相比,脑脊液含有较少的蛋白质,D项错误。
不同,C项正确;c甲状腺激素一经与⑤靶细胞接触并发
2.D【解析】氧气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顺若氧气运输方
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因此体内需不断产生 ,以维持含
向,氧气浓度逐渐降低,因此缺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
量的动态平衡,D项错误。
度由高到低是:血浆>组织液>神经细胞,A项错误;形
6.D【解析】当甲状腺激素降低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会使
成脑水肿时,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多,因
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A项正确;由题意“长期情绪
障碍可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反过来内分泌失调又加重
此水的扩散路径为:血浆组织液,B项错误;脑缺氧引
情绪障碍的程度”可知,情绪调控存在反馈调节,B项正
起脑水肿时,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输入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确,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肾上腺素能提
的氧气,二氧化碳能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
高血糖的浓度,实验后两者含量均降低会使血糖含量和
项错误;血管壁细胞是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一道具有选
体温均有所降低,C项正确:情绪障碍与神经调节、内分
择透过性的屏障,神经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
泌调节都有关系,D项错误。
渗透,因此血管壁细胞和神经细胞对于维持血管内环境
7.D【解析】由题意可知,5-羟色胺是一种信号分子,可
稳态发挥重要作用,D项正确。
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也可作为免疫调节物质直接作
3.C【解析】由于有突触的存在,兴奋性突触传递兴奋时
用于B细胞和T细胞,即B细胞和T细胞可作为5-羟
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项正
色胺的靶细胞,A、B项正确:兴奋的传导过程需要能量,
确;由图可知,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神经细胞缺氧会导致供能不足,从而影响兴奋的传导,
后引起钠离子内流,从而出现内正外负的膜电位,B项
C项正确:由于神经细胞的缺氧,缺血、退化与变性,可
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即失
能与免疫系统的病理性变化有关,因此神经系统的活动
活被分解或被转移,不会进人下一个神经元,C项错误;
可以影响免疫功能,免疫系统也能反作用于神经细胞,
当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
D项错误。
子内流,这样使得“外正内负”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8C【解析】由题意可知,这是机体的一种调节过程,属
负”,D项正确。
于神经一体液调节,A项正确:肾上腺素迅速分泌,是因
4.B【解析】根据题中信息“神经纤维膜上的TRPV,受
为腺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其中肾上腺是反射弧
体是一种离子通道,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等
的效应器,B项正确:肾上腺素在不同组织细胞发挥的
物质活化,进而形成烫或辣的感觉”可推知,TRPV,受
作用不同,在不同靶细胞上的受体也不同,C项错误:上
体可让钠离子流入细胞内,从而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
述生理反应有利于机体提高对刺激的应激性,更好地适
位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烫或辣的感觉,A项正确:痛觉
应环境,如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B项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中的
D项正确。
传递是单向的,触碰到烫的物品引发的应微反射,通过9.A【解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包括极性运输和横向运
反射弧完成,在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
输,A项正确: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影响侧芽的
向是单向的,C项正确:使用某种能与TRPV,受体结合
发育,B项错误: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从而会
的药物后,可能使TRPV,受体失效,从而阻断与烫或辣
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项错误:不同器官对生长
相关的痛觉形成,D项正确。
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的敏感程度大于茎,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