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23 11:3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彩云追月 教学设计
课型:唱歌课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聆听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感受民族器乐及旋律之美,可以运用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统一的音色、有表情地歌唱填词改编后的《彩云追月》。
教材分析:《彩云追月》是“人音板”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歌曲,它是20世纪80年代,由词作家付林根据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和音乐意境改编填词而成。为了便于学生体验、感受民族器乐曲的旋律韵味,教材编写组特选用由刘麟填词的《彩云追月》,并在此基础上增添二声部。全曲为D宫调,4/4拍,慢速,二段体结构。A段,具有较浓郁的民族风格,其乐句不完全对称,第一乐句为2小节,第二、三乐句为4小节。其中第3---5和第7---9小节分别采用重复前小节曲调的写作手法,每小节开始处出现的切分节奏“× × ×”使曲调产生了心潮澎湃,一浪高一浪的激动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B段,曲调在第一段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除保留切分节奏外,节奏变化也较第一段多,旋律更加婉转动人,是第一段音乐感情的延伸和发挥。合唱形式的采用,更增添了月夜的神秘感,令人遐想。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年级为八年级学生,授课学期为八年级上。这个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基础日趋成熟,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多样化。对传统民族音乐有了初步感知,而对传统器乐曲聆听得不够多,甚至不感兴趣,因此本课将从创设歌曲意境入手,通过老师范唱《彩云追月》及肢体语言展示,引导学生能够用自然、有感情的声音歌唱乐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设计思路及指导依据:本课以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的文化传承价值的实现为依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欣赏、分析、探究、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感受中国民族器乐及旋律之美,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乐曲,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学生能够在对歌曲的实践编创中(如律动聆听,器乐伴奏等)体会中国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魅力。
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舒缓、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掌握切分节奏。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结合旋律的起伏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以及二声部合唱训练。
教学方法:听赏法,律动法,练习法,创作法 ,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感受
1.师生问好
师:宋代词人张先在《天仙子》中作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出示PPT)同学们,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相互讨论作答
师:同学们的想象能力真不错,作者用寥寥的七个字就展现出了云开月初,月光普照着大地,花树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那在音乐中,彩云和月亮形象该如何体现呢?咱们哪,先来听一首乐曲,再来回答上面的问题。
2.播放PPT,聆听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
生:(观看PPT图片聆听感受乐曲)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感受民族器乐及旋律之美,体会月夜的意境。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相互讨论作答(旋律优美、流畅,展现了月夜的静谧、神秘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就是咱们中国的民族器乐艺术,讲究“气韵”和“意境”,乐曲中极富民族色彩的旋律带给我们恬淡与中和的感受。因此,作曲家就对这首乐曲进行了填词改编,变成了歌曲,并增加了二个声部,那月亮在歌曲中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请听(播放歌曲彩云追月)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歌曲
师:在播放歌曲的同时,老师轻轻地讲解:“静谧的月夜,照着树林、山峰,淙淙的流水,萤火虫也凑起了热闹,彩云追随着月亮轻跑,我们一起来感受歌曲的旋律,想一想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比较合适呢?”
生:(仔细聆听,感受,明确是使用柔美、抒情的声音演唱)
师:对,柔和、柔美的声音更能体现出月亮静谧如水的形象。那什么样的声音才是柔美,抒情的呢?我们在发声练习中感受一下吧。
师:首先,注意坐姿,抬头挺胸放松,嘴巴打开,积极的状态。
师弹琴范唱 12 3|34 5|56 54|32 1||
Mi ya mi ya mi ya mi ya
生:连唱五组。师提示口型,坐姿,表情。
设计意图:初步整体感受作品。
2.介绍作者
任光:革命音乐家,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27年参加左翼音乐运动,与聂耳一起从事革命歌曲的创作研究,最初创作了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后经由刘麟填词改编而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彩云追月》。
4.旋律教唱
(1)初听旋律
师:出示乐谱,同学们感受歌曲的旋律。提问:歌曲有几段?每段由几个乐句组成?
生:两段,每段由三个乐句组成。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旋律。
(2)再听旋律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的高低起伏划出旋律线。
生:静静体会旋律起伏,划出旋律线。划旋律线同时用“lu”音跟着哼唱一遍,师跟随范唱。
设计意图:学生在律动聆听中感受旋律的魅力,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5.加入歌词
师:很是优美、动听的旋律,想加入歌词演唱吗?
生:深情地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
设计意图:深刻体会歌词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填入歌词,唱一唱,并找下哪一种节奏频繁出现了?
生:跟随琴声学唱歌曲,找出切分节奏。
师:这个节奏在音乐中成为切分节奏,它的强弱规律怎么样?请同 学们跟随老师动作来感受下。
师:做拍腿---拍手---拍腿动作
生:一起练习两遍。
师:强弱规律如何?
生:弱强弱。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个切分节奏还有一位默契的小伙伴跟随,仿佛彩云追着月亮奔跑一样,它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这个节奏:“× × × × ×”(拍腿---拍手---拍腿---拍手---拍手)
生:跟随老师一起做这个节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编创能力。
师:同学们做得真好,那我们加进歌词,再一次有表情地歌唱一遍吧。
生:再次填词演唱,巩固歌唱
师:辅导学生填词歌唱
设计意图: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
6.音乐的处理
师:切分节奏的产生,第二、三乐句采用的重复前小节曲调的写作 手法,把我们带入了心潮澎湃,一浪高一浪的激动情感中,那我们的力度上是不是该有些变化呢?
生:在演唱中体会,老师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在循序渐进中演唱,进一步引导学生体感受旋律的美,体会歌曲的意境。
三、拓展延伸
师准备手鼓、碰铃、三角铁、沙锤等乐器发给大家,先播放一遍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自己设计伴奏。
生:相互探讨合作
师:检测学生做的怎么样。抽几位学生到台前,跟随音乐伴奏,进一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对乐曲进行乐器伴奏。
四、课堂小结
今天很高兴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彩云追月》这首歌曲,一同感受了咱们民族器乐曲改编填词歌曲的韵味与魅力,咱们中国的民族艺术博大精深,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有世界的!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通过网络搜寻一些传统民族音乐聆听,并写出听后感,下节课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板书:
彩云追月
二段体:
A段 B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