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八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第八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08 08:2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业性有效教学设计方案
学 科
历 史
课 题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时 间
2012年3月12日
主讲教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 型
常态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时间、概况,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通过老师精讲和学生自主学习、制作表格、讨论、精炼,让学生掌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通过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认识到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有效导入
导入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方式:情境式导入
导入内容:多媒体展示美国国旗的图片,设疑:这是哪国国旗?国旗上的“星”和“条”各有什么寓意?
过渡:美国是二战中唯一在欧亚战场同时作战的国家,其领土除了珍珠港遭到日本的空袭外,其它地区不但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因为加紧生产武器和其他战争物资,刺激了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成为战后最富强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原因何在?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这些内容 。
有效精讲
有效精讲
精讲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2)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3)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4)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精讲方式:复合式
精讲内容:
先指导学生看书,制表来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组内交流,教师归纳)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阶段、概况及原因表
阶段
概况(特点)
原 因
五六十年代
经济持续发展,
西部和南部繁荣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七八十年代
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 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90年代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和图片中的内容显示的美国在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后经济表现和原因。)
一、战后的繁荣
教师分析讲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课本P50动脑筋: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面两位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
两位同学的讨论思路清晰,但表述都有偏失之处.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包括:
①根本原因: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②主要原因(小男孩观点)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
③重要原因(小女孩观点):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④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 ⑤确立世界霸权地位需要
过渡:70年代,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迅速崛起,中东国家展开石油斗争,美国经济陷入危机。
二、危机和经济调整 (七八十年代)
教师分析讲解:70年代,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迅速崛起,中东国家展开石油斗争,美国经济陷入危机;80年代,美苏争霸激烈,美国大力发展高技术军事工业,债务负担沉重。
1、原因①经济发展弊端日益显露,受到石油提价而引起的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②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2:表现:70年代发生危机,经济地位下降; 80年代进行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过渡:多媒体展示“硅谷”图片,结合本课导言内容,简介“硅谷”、导入下一目

在美国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当中,“硅谷”是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产业中心,它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新闻记者惊讶地写到:“这里的人远远不只是把沙子变成黄金,他们是在把沙子变成智能。”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新经济的出现
教师解释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1.这个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A、时间: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B、特点: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C、原因:①改革社会经济;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③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有效精练
精练目标:掌握重点知识
精练方式:讲练结合(印发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讲解第二题。)
精练内容:
一、单项选择:
1.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是在( )
A.“一战”前 B.“一战”后 C.“二战”前 D.“二战”后
2.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是 (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印度
3.在世界各国中,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4. (2010.海南)1974~1975年美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其直接诱因是 ( )
A.石油危机 B.贸易逆差扩大
C.黄金储备下降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5.美国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是在 (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6.微软、英特尔等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7.(2011.湖南)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
A、高速度、低通胀????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信息化和全球化???? D、高速度、低失业率
二、材料解析题(2012原创题)
(一)美国人的恐惧
材料一、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唯一可以恐惧的只是这个词的本身”。
材料二、美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许多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1975年,美国有近9%的劳动人口失业,人数超过800万。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什么?罗斯福总统为克服这一“恐惧”而采取的政策“新”在哪里?
2、 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是什么事件造成的?事件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两个材料反映事件的出现有什么共同的经济背景?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二)美国人的机遇
材料三: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战后初期,美国抓住哪些机遇使本国经济成为“一枝独秀”的?(至少回答出三个方面)
(三)美国的发展 美 美国独立战争 建国篇
国 美国南北战争 统一篇
发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富强篇
展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
之 罗斯福新政 创新篇
路 美苏争霸 称霸篇
(楷体字是要求学生填写的内容)
有效小结与作业设计
一、课堂小结: 学生齐读“打油诗”
战后美国大发展,西部南部更耀眼。
七十年代闹危机,美国经济遭打击。
八十年代搞调整,美国债务负担重。
九十年代发展快,美国进入“新时代”。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的来看,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起伏变化大,经济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调整状态: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繁荣;7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实力地位下降;80年代,通货膨胀明显,债务负担沉重;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附板书设计: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战后的繁荣(五六十年代)
二、危机和经济调整 (七八十年代)
三、新经济的出现(九十年代)
二、作业设计:本课校本作业
教学后记
改变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更直观、直接地把历史知识、历史遗存展现出来,也可让学生更直接、迅速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打造高效课堂。特别是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在短短的课堂45分钟里,多接触中考题、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