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赢在中考]浙江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易错点专项突破十七 地球与宇宙(课件 27张PPT 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赢在中考]浙江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易错点专项突破十七 地球与宇宙(课件 27张PPT 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14:10:10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022 赢在中考]浙江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易错点专项突破十七
地球与宇宙
易错点突破十七
〇易错点一 人类居住的地球
⊙典例剖析
地壳变动是地球内力引起的。下列各现象中不能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易错剖析]

[易错防范]
[正确答案]
易错点突破十七
由于地壳变动使岩层发生断裂,然后沿断裂面发生移动,形成断层,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等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形成褶皱。火山喷发是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风蚀蘑菇的成因是风力的侵蚀,与地壳变动无关。
理解常见现象中是否由地壳变动引起的。
D
⊙易错突破
易错点突破十七
1、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受暴雨袭击,温州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
C.菲律宾马尼拉东南405公里处一座火山喷发
D.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B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2、如下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⑵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______。
⑶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______层中(填字母)。
⑷将代表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列______。
⑸岩石圈包括字母______所示的圈层和字母______所示圈层顶部。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幔
B
ABC
A
B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3、 关于火山喷发:
(1)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源于地幔的 层;
(2)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模拟火山喷发,下列利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研究地球形状进行的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实验
B.分子间有可用“酒精和水混合实验”来证明
C.利用“动植物细胞模型”来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
D.用“土质山谷模型”探究泥石流的成因
软流
ACD
〇易错点二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典例剖析
易错点突破十七
2020年5月15日(农历五月廿三),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月球位置在1时,此时的貌相为满月
B.此时月球的位置大约在图中的6
C.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
D.当月球位置在5时,可能会出现月全食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剖析]

[易错防范]

[正确答案]
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连成一条直线时发生日食,此时农历时间是五月廿三,处于夏季且月相为下弦月,月球大约位于图中6位置。5月15日接近夏至,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并连成一条直线时,可能会发生月全食现象。若没有能正确分析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和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容易出错。
理解图示的含义,正确分析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防错的关键。
A
⊙易错突破
易错点突破十七
1、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肉眼可见的太阳层次为光球层,因此它是太阳外部层次唯一
发出可见光的层次
B. 由于耀斑和日珥都可能导致色球层增温,所以色球层是温度
最高的层次
C. 因为极光是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层大气所
产生的,所以只有太阳活动极大年时,地球两极地区才能看见极光
D.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温度较低的斑块,有时人们用肉眼就可
看到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
D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2、 假如在太阳系外存在一颗与地球同类型的天体,被命名为“第二地球”。如图是宇宙天体的关系图,则“第二地球”最合理的定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D
3、据民航局消息,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运动方向与杭州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及对地球公转轨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从②处向南运动,昼变短,地球处于甲→乙
B.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昼变短,地球处于乙→丙
C.直射点从①处向北运动,昼变长,地球处于丁→甲
D.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昼变长,地球处于丙→丁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C
易错点突破十七
〇易错点三 月球和月相变化
⊙典例剖析
若宇航员在月球看地球,将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地”。此时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剖析]

[易错防范]
[正确答案]
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与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并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倾斜的。所以在太阳、地球、月球处于同一直线上,月球在地球的身后时,月球的位置并不是一直都能在地球的正后方进入地球的阴影,而是在后方偏上或者偏下的位置。也刚好是这个位置的关系,在地球上能看到月球的整个反光面,这就是满月。“满地”的成因与之相似,当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月球身后时,月球上便能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地”,由于没有正确理解月相的成因及产生月相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以及对“地相”和“月相”间加以区分,而出现错误。
理解月相的成因及变化规律是防错的关键,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形态的变化原理与月相变化原理相同。
B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1、2019年12月26日(农历十二月初一),在我国全境都能观察到日偏食现象。这天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2、如图为月球表面拍摄的地球照片,图中地球的相貌为一轮满地(类似于满月),则当于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月相为( )
A.满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新月
D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3、2019年3月21日(农历已亥年二月十五)。
(1)3月21日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位置。(填序号,下同)
(2)3月21日晚上如果天气晴朗的话,看到的月相接近图乙中的 。

D
易错点突破十七
〇易错点四 地球上的水循环
⊙典例剖析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图中的环节,环节①和②分别是 、 ;
(2)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它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填序号)。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剖析]

[易错防范]
[正确答案]
(1)容易将降水错写成降雨,主要是不懂降水与降雨的区别才致错;降水 包括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液态水;(2)易错成地下径流,南水北调主要改变的是地表径流而不是地下径流。
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和作用是防错的关键。
(1)水汽输送 降水 (2)③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江雪,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词中的“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腾作用 B.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C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2、关于地球上的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循环的动力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
B.海陆间大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下雨、径流
C.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因素
D.我国水资源从时间上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变化大
B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3、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多台风,台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这一过程主要改变图示水循环环节中的( )
A.① B. ② C.③ D. ④
C
易错点突破十七
〇易错点五 对宇宙的探索
⊙典例剖析
2019年1月11日(农历二月初六)“嫦娥四号”在落月之后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全景图。
易错点突破十七
(1)当天,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接近 ;
(2)“嫦娥四号”拍摄的全景图信息通过向“鹊桥”中继星发射回地面控制中心,你认为“鹊桥”中继星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图中的 (填1、2或3);
(3)在农历十五时,“嫦娥四号”处于 (填“白天”或“黑夜”) 。
上弦月
3
黑夜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剖析]

[易错防范]
[正确答案]
电磁波传播是直线的,不理解月球背面传输信号是需要在③的位置中转而出错;农历十五时太阳、地球和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相为满月,嫦娥四号处于月球背面,而月球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月球背面是永远背对着地球的,所以嫦娥四号所处的位置是黑夜。
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是防错的关键。
(1)上弦月 (2)③ (3)黑夜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1、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月21日凌晨12点12分左右,人们欣赏到了一次月全食……超级血狼月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月全食时,月球正运动到日地之间
D.可清晰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B
易错点突破十七
⊙易错突破
2、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都是膨胀的。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则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AB和BC均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
B.AB和BC均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C.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D.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减速膨胀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赢在中考] 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易错点专项突破十七 地球与宇宙
〇易错点一 人类居住的地球
⊙典例剖析
地壳变动是地球内力引起的。下列各现象中不能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易错剖析] 由于地壳变动使岩层发生断裂,然后沿断裂面发生移动,形成断层,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等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形成褶皱。火山喷发是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风蚀蘑菇的成因是风力的侵蚀,与地壳变动无关。
[易错防范] 理解常见现象中是否由地壳变动引起的。
[正确答案] D
⊙易错突破
1、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受暴雨袭击,温州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
C.菲律宾马尼拉东南405公里处一座火山喷发 D.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2、如下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⑵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______。
⑶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______层中(填字母)。
⑷将代表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列______。
⑸岩石圈包括字母______所示的圈层和字母______所示圈层顶部。
(易错突破第2题图) (易错突破第3题图)
3、 关于火山喷发:
(1)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源于地幔的 层;
(2)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模拟火山喷发,下列利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研究地球形状进行的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实验
B.分子间有可用“酒精和水混合实验”来证明
C.利用“动植物细胞模型”来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
D.用“土质山谷模型”探究泥石流的成因
〇易错点二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典例剖析
2020年5月15日(农历五月廿三),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月球位置在1时,此时的貌相为满月 B.此时月球的位置大约在图中的6
C.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 D.当月球位置在5时,可能会出现月全食
[易错剖析] 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连成一条直线时发生日食,此时农历时间是五月廿三,处于夏季且月相为下弦月,月球大约位于图中6位置。5月15日接近夏至,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并连成一条直线时,可能会发生月全食现象。若没有能正确分析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和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容易出错。
[易错防范]理解图示的含义,正确分析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防错的关键。
[正确答案] A
⊙易错突破
1、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肉眼可见的太阳层次为光球层,因此它是太阳外部层次唯一发出可见光的层次
B. 由于耀斑和日珥都可能导致色球层增温,所以色球层是温度最高的层次
C. 因为极光是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层大气所产生的,所以只有太阳活动极大年时,地球两极地区才能看见极光
D.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温度较低的斑块,有时人们用肉眼就可看到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
2、 假如在太阳系外存在一颗与地球同类型的天体,被命名为“第二地球”。如图是宇宙天体的关系图,则“第二地球”最合理的定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据民航局消息,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运动方向与杭州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及对地球公转轨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从②处向南运动,昼变短,地球处于甲→乙
B.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昼变短,地球处于乙→丙
C.直射点从①处向北运动,昼变长,地球处于丁→甲
D.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昼变长,地球处于丙→丁
〇易错点三 月球和月相变化
⊙典例剖析
若宇航员在月球看地球,将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地”。此时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
[易错剖析] 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与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并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倾斜的。所以在太阳、地球、月球处于同一直线上,月球在地球的身后时,月球的位置并不是一直都能在地球的正后方进入地球的阴影,而是在后方偏上或者偏下的位置。也刚好是这个位置的关系,在地球上能看到月球的整个反光面,这就是满月。“满地”的成因与之相似,当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月球身后时,月球上便能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地”,由于没有正确理解月相的成因及产生月相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以及对“地相”和“月相”间加以区分,而出现错误。
[易错防范] 理解月相的成因及变化规律是防错的关键,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形态的变化原理与月相变化原理相同。
[正确答案] B
⊙易错突破
1、2019年12月26日(农历十二月初一),我国全境都能观察到日偏食现象。这天月相最接近的是( )
2、如图为月球表面拍摄的地球照片,图中地球的相貌为一轮满地(类似于满月),则当于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月相为( )
A.满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新月
3、2019年3月21日(农历已亥年二月十五)。
(1)3月21日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位置。(填序号,下同)
(2)3月21日晚上如果天气晴朗的话,看到的月相接近图乙中的 。
〇易错点四 地球上的水循环
⊙典例剖析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图中的环节,环节①和②分别是 、 ;
(2)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它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填序号)。
[易错剖析] (1)容易将降水错写成降雨,主要是不懂降水与降雨的区别才致错;降水 包括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液态水;(2)易错成地下径流,南水北调主要改变的是地表径流而不是地下径流。
[易错防范] 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和作用是防错的关键。
[正确答案] (1)水汽输送 降水 (2)③
⊙易错突破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江雪,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词中的“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腾作用 B.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2、关于地球上的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循环的动力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 B.海陆间大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下雨、径流
C.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因素 D.我国水资源从时间上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变化大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多台风,台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这一过程主要改变图示水循环环节中的( )
A.① B. ② C.③ D. ④
〇易错点五 对宇宙的探索
⊙典例剖析
2019年1月11日(农历二月初六)“嫦娥四号”在落月之后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全景图。
(1)当天,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接近 ;
(2)“嫦娥四号”拍摄的全景图信息通过向“鹊桥”中继星发射回地面控制中心,你认为“鹊桥”中继星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图中的 (填1、2或3);
(3)在农历十五时,“嫦娥四号”处于 (填“白天”或“黑夜”) 。
[易错剖析] 电磁波传播是直线的,不理解月球背面传输信号是需要在③的位置中转而出错;农历十五时太阳、地球和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相为满月,嫦娥四号处于月球背面,而月球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月球背面是永远背对着地球的,所以嫦娥四号所处的位置是黑夜。
[易错防范] 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是防错的关键。
[正确答案] (1)上弦月 (2)③ (3)黑夜
⊙易错突破
1、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月21日凌晨12点12分左右,人们欣赏到了一次月全食……超级血狼月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月全食时,月球正运动到日地之间 D.可清晰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易错突破第1题图) (易错突破第2题图)
2、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都是膨胀的。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则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AB和BC均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
B.AB和BC均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C.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D.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减速膨胀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赢在中考] 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易错点专项突破十七 地球与宇宙
1、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 )
A.石灰岩溶洞 B.雅鲁藏布大峡谷
C.沧海桑田 D.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
[解析] 石灰岩溶洞的形成是由于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从而形成溶洞景观,这与地壳变动无关,故A错误。
[答案]A
2、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 .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 .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 .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解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短期内不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最新测定的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cm多。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力量释放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岩层在运动过程中,会引起地面的震动,即地震,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一,成为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硫化物,增加酸雨的可能性,对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火山地震会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火山和地震是无周期可言的,要时刻做好防震准备。
[答案]A
3、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回”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满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2021年5月15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解析]A、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A不符合题意;B、2021年5月15日是农历四月初四,因此当天的月相不是满月,B符合题意;C、陨星撞击火星可能会形成撞击坑,C不符合题意;D、春分日北半球的白天和晚上是平均的,自春分日(3月22日左右)后,北半球的白天变得越来越长,而2021年5月15日已过春分,因此北半球白天长晚上短,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4、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地轴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B.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C.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个月
D.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解析]A、地球绕地轴的运动叫地球的自转,A不符合题意;B、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B不符合题意;C、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C不符合题意;D、这是因为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也就是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D符合题意。
[答案]D
5、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一天
C.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恒星之一 D. 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
[解析]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还包括银河系等其他星系,故A不正确;B.地球绕日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故B不正确;C.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C不正确;D.宇宙起源于热大爆炸,由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一个点开始膨胀,现在仍处于加速膨胀之中,D正确。
[答案]D
6、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所,该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和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降水 B.X是蒸腾,Y是径流,Z是降水
C.X是水汽输送,Y 是蒸发,Z是凝固 D.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凝结
[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作用)、水汽输送、降水 、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根据图示可知,X为蒸发、Y为水汽输送、Z为降水,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7、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遽.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 原子的结构相似“行星绕日”
C. 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D. 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
[解析] A、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正确;B、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地球绕太阳运动,两者相似,故B正确;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永无止境,故C法正确;D、用光年表示宇宙距离,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故D错误。
[答案]D
8、对地球和宇宙的有关认识和猜想,已被大家广为认可的是( )
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②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③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④太阳的演化过程是: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星云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正确;②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正确;③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正确;④太阳的演化过程应该是: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④不正确。
[答案] A
9、若神舟十号宇航员从“天宫一号”往外看,最不可能看到的现象的是( )
①极光 ②恒星 ③星云 ④流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属载人航天器,若神舟十号宇航员从“天宫一号”往外看,最不可能看到的现象的是极光和流星。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称为南极光,在北极称为北极光。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
[答案]D
10、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自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B .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
C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D .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解析] A、哥白尼创立的是日心说,故A错误;B、恒星也在高速地运动,故B错误;C、“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远,故C错误;D、现在我们认识到,地球和太阳都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故D正确。
[答案]D
1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
A. 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 B. 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
C. 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 D. 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
[解析] 由题意知,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也就是说,以月球上的某一点为参照物,整个地球相对于月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即看不出绕月球的转动.又因为地球的整个位置虽然与月球之间保持不变,但地球自身在发生转动,即总是变换着朝向月球的一面.故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选项C符合题意。
[答案]C
12、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B.水循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
C.水循环可以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D.在地球上,冰川是最主要的淡水储存主体
[解析]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固态、液态3种形式存在于大气层、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土壤、冰川、永久冻土、地壳深处以及动植物体内。它们相互转化,共同组成一个包围地球的水圈。在水的三态中,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的是气态水。气态水是水的气体形式,是大气很小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存在于对流层中。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离不开空气中广泛分布的气态水。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 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因此水是廉价且清洁的能源物质
D. 水的软化是将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淡水
[解析] A、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淡水量有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原说法错误;B、水污染主要由工业生产的“三废”造成的,故原说法正确;C、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但造价高,不是廉价的能源,故原说法错误;D、水的软化是减少水中的钙镁离子,不能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淡水,故原说法错误。
[答案]B
14、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廿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解析] A.着陆时间是农历廿八月相为过了下弦月又接近新月,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A符合实际;B.探测器用不着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没有水,B不符合实际;C.探测器着陆前不会与大气产生摩擦生热,因为月球没有大气,C不符合实际;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不能拍到地球的照片,着陆点是月球背面,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月球的背面一直背对着地球,D不符合实际。
[答案]A
15、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________原理来解释;
(2)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________凌日现象。
[解析](1)“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一直线上时,发策“金星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表面上移过,这就是 “金星凌日”现象。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水星凌日现象。
[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 (2)水星
16、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1)如图甲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的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是 ;
(2)如图乙表示某天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则当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名称为 。
[解析](1)照片中①区域中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环圈,上面跳动着火舌,这种现象称为日珥;(2)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是地,月球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因此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情况为新月,故图乙当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名称为新月。
[答案](1)日珥 (2)新月
17、2021年5月26日晚,世界很多地区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的天文奇观。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在这一天三个星球间的位置关系是( )
(2)月全食的正确顺序是( )
(3)这天的月相是 。
[解析](1)则题中信息“月全食+超级月亮”说是当于的月相是满月,故三星球处于一直线位置,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的中间,故A符合题意;(2)发生月全食时,是月球进入了地球影子中了,而月球是自西向东(逆时针)绕地球公转的,所以月球的东侧先进入地影中,故先出现图中④的现象,接着是①,然后是②、③,再慢慢复圆。(3)由(1)分析可知这天是满月。
[答案](1)A (2)④①②③ (3)满月
18、下图为某一个月中地球和月球的运行轨迹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是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是地,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是 。
(3)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 ,位于D点是地,其月相为 。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 和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定的。
[解析](1)由图可知,A点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位置;这天的月相为新月,此时月球的影子可能掠过地球的向日半球而产生日食现象;(2)C点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共线,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对应的月相为满月,月球可能会在地球背日面方向上通过地球的阴影区而产生月食现象;(3)B、D点的位置,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为垂直关系,在B位置时,太阳在月球右侧(月球亮面朝右),对应上弦月,而D点时太阳在月球的左侧(月球的峦面朝左),对应的月相为下弦月,(4)历法中的农历和星期都是根据月相的周期变化来制定的。
[答案](1)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 日食 (2)三者共线,地球位于中间 月食 (3)上弦月 下弦月 (4)农历 星期
19、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① ② ③ ④
(2)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哪一类型的水循环:
甲是 ,乙是 ,丙是 ;
(3)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影响水循环,其中对______环节影响最大,列举两种影响此环节的方式______。
[解析] (1)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根据题意,图中的①是水汽输送,③是蒸发,②是地表径流,④是蒸腾;(2)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只发生在海洋,陆上内循环只发生在陆地,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所以甲是陆地内循环.乙是海陆间循环.丙是海上内循环;(3)目前人类对环节②施加影响最大,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的是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即改变了地表径流,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空间的分布,从而使人们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答案] (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蒸发、蒸腾;(2)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
(3)地表径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赢在中考] 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易错点专项突破十七 地球与宇宙
1、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 )
A.石灰岩溶洞 B.雅鲁藏布大峡谷
C.沧海桑田 D.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
2、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 .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 .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 .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3、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回”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满月
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 D.2021年5月15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4、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地轴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B.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C.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个月
D.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5、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一天
C.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恒星之一 D. 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
6、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所,该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和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降水 B.X是蒸腾,Y是径流,Z是降水
C.X是水汽输送,Y 是蒸发,Z是凝固 D.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凝结
7、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遽.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 原子的结构相似“行星绕日”
C. 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D. 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
8、对地球和宇宙的有关认识和猜想,已被大家广为认可的是( )
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②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③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④太阳的演化过程是: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星云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9、若神舟十号宇航员从“天宫一号”往外看,最不可能看到的现象的是( )
①极光 ②恒星 ③星云 ④流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自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B .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
C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D .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1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
A. 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 B. 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
C. 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 D. 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
12、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B.水循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
C.水循环可以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D.在地球上,冰川是最主要的淡水储存主体
1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 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因此水是廉价且清洁的能源物质
D. 水的软化是将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淡水
14、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廿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15、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________原理来解释;
(2)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________凌日现象。
16、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1)如图甲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的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是 ;
(2)如图乙表示某天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则当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名称为 。
17、2021年5月26日晚,世界很多地区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的天文奇观。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在这一天三个星球间的位置关系是( )
(2)月全食的正确顺序是( )
(3)这天的月相是 。
18、下图为某一个月中地球和月球的运行轨迹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是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是地,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是 。
(3)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 ,位于D点是地,其月相为 。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 和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定的。
19、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① ② ③ ④
(2)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哪一类型的水循环:
甲是 ,乙是 ,丙是 ;
(3)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影响水循环,其中对______环节影响最大,列举两种影响此环节的方式______。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