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简谱) 欣赏  滚核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简谱) 欣赏  滚核桃(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23 11:4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滚核桃》教案
一、组织教学
师:小朋友们,音乐课开始了。脚丫放放平、小腰坐坐直,大家一起来模仿!
二、新课导入
X X| X X X | X X | X X X‖(两组拍手,两组声势动作)
敲起大鼓X X 敲起小鼓X X X 敲起大鼓敲起小鼓X X X X X
(踏脚给出速度和四个预备拍)
师:小朋友们大鼓和小鼓你们会唱吗?那让我们唱起来、动起来好吗!
1.律动《大鼓和小鼓》
大鼓:X X 小鼓:X X X 【到节奏型处用拳头轻轻锤击前面同学的肩膀】
2.认识堂鼓
师:歌曲唱到了谁呀?【大鼓、小鼓】你们知道它的样子吗?今天老师就把它请到了我们音乐课上,瞧一瞧,这是大鼓也叫堂鼓,堂鼓唱歌什么声音呀?大鼓——咚咚
师:谁来给大家敲一敲,让我们听一听它的声音呢?师:大鼓唱起歌来特别好听,可不止“咚咚”这么单调,你听通过敲击鼓的不同位置还能使堂鼓的声音更加丰富呢。
3.师示范 生模仿。
师:你听X X X X X X 这是敲击鼓心的声音,谁想到前面来试(模仿)一下。(两个小朋友)不错,你能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小朋友再来一次吗?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特想试一试,这好办,把你的凳子当做鼓,请小朋友们做到自己的小鼓后面,伸出你的小手,我们用双手拍击板凳面来模仿鼓心的声音,注意跟着小老师的节奏。(4次)
师:嘘!我们接着听XXXX XXXX XXXX X(鼓槌鼓边)这次老师又敲击了哪里呢?这里叫做鼓边,小朋友快拿出你的小鼓槌来,跟着这位小老师学习吧。
师:X 0 X 0老师这是在干什么呀,哦,刮鼓圈呢。快,想试试的赶紧来,下面的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5.合作演奏
师:如果我们将鼓心、鼓边和刮鼓圈的声音组合起来,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想不想试一试。
师:我请第一组的小朋友,来鼓心的声音。第二组的小朋友敲鼓槌和鼓边。第三组的小朋友来刮鼓圈。我们先分组表现,然后合作完成。要求:在合作演奏的时候,每组的小朋友要拍分给你的那组节奏,不要受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干扰。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注意演奏的速度!我们比一比哪组的小朋友演奏的最准确。
师:小鼓手准备好分组演奏, 然后合奏
三、体验感受
1.教师范奏《滚核桃》。
师:真不错!咱班的小鼓手们各个都是好样的!看你们敲的这么棒,老师也想试试了。
师:听完之后,谁能告诉我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哪些情景吗?【师打鼓】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我们知道了密集的鼓点一般都来表现热闹欢腾的景象。
(引导学生感受热闹 鞭炮声 赛龙舟声音)
3.介绍《滚核桃》
师:刚才老师演奏这段音乐表现出的是一个有趣生活场景叫做《滚核桃》。《滚核桃》是山西绛州鼓乐,乐曲表现的是,农民伯伯把核桃树上打下来的青核桃集中装袋,搬到屋顶上,铺开晾晒,青核桃自然风干后就从屋顶叽里咕噜滚落到地上的情景。让我们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听完之后,告诉我,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师:情绪是欢快的、活泼的。
(二)分段欣赏
体验滚核桃
师:小朋友请看这幅图,好多核桃是不是,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都笑开花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筐的核桃。今天我们听的音乐叫《滚核桃》这个核桃是从屋顶滚下来的。那我们现在来尝试一下不一样的滚核桃好不好,我们就在框里滚。你觉得滚核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谁想来试试?
左右摇:X X X X X X X X 【鼓心】
上下颠:X X X X 【鼓边】
侧立滚:X—X—X—X— 【鼓圈】
转圈滚:无固定节拍节奏
师:小朋友们的想法可真多,那你们发现了,不同方式的滚核桃听起来音响和节奏也是不同的。那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小耳朵了,你能将不同方式滚核桃的声音用声势动作表现出来吗,可以拍也可以唱。(师示范前三 学生模仿)
师:转圈滚。哦,是不是很难模仿呢?这种方式滚核桃声音听起来好像没有固定的节拍是不是?声音听起来比较自由,节奏显得的很散。
小知识:在音乐中这种这节奏不规则的自由节拍叫做散板。
聆听乐曲第一部分。
师:请小朋友们听下面这段音乐,听完告诉老师这段音乐是来表现什么的呢?
表现核桃晒干后从屋顶滚落的地上的声音
(2)复听第一部分。
师:竖起你的小耳朵,让我们再来听一下这段音乐。乐曲在表现核桃从屋顶滚落的时候,它的力度和速度有什么变化? 是敲击鼓的什么位置表现的呢?
敲击鼓边的声音和核桃滚落的声音可真像是不是。
(3)了解滚奏。
师: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用了一种特殊的演奏方法,叫做“滚奏”。其实就是演奏时通过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敲击鼓边来表现核桃滚落的,看这就是滚奏的符号。
(4)表现滚奏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把你的双腿当作鼓,我们用拍腿的方式来表现滚奏,老师要求小朋友,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双手,在拍的过程中注意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慢起渐快渐强减弱)
3.聆听第二部分。
(1)视频初听第二部分。
师:这核桃晒干了,迎来大丰收,农民伯伯的心情是喜悦的。
(2)模仿鼓经。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其实是由一段鼓经演奏出来的,看起来有些复杂是吗,老师读一读你来听听?第一句老师读了几遍呀?因为这里有个反复记号。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小知识:刚才老师读的这段叫做鼓经,鼓经是将各种鼓点按实际的音像与节奏以口头背诵的方式表现出来。锣鼓谱,都儿、拉、咚都是代表堂鼓,只是敲击的位置不同。(边说边操作)
读节奏谱——读鼓经
师:这是这段鼓经对应的节奏谱。
师: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我们用口读节奏,手打恒拍,预备起。
跟读节奏。(1遍)你发现黄色的这两小节是怎么样的。一样的是不是。其他两小节你熟悉吗?我们之前练习过的鼓心和鼓棒的声音。
师:跟老师读一遍黄色的部分(2遍)。你看把这些节奏符号换成汉字就是我们的鼓经了。
跟读鼓经,手脚打恒拍。2遍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特想敲呀,请快坐到你的小鼓后边。跟老师一起模仿。
我总感觉你们敲的不喜悦呢,那怎么样才能敲出丰收的喜悦呢?我们来看一小段视频,你们仔细观察她们的表情和动作。 再来一次。
师:看来大家都有成为演奏家的潜力,好,全体起立,老师要放大招了啊,给大家来个更难的,边看视频边打鼓,你们面前的桌面就是你们的鼓面,就一个要求:模仿的像一些。
拓展延伸
真不错,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山西绛州的鼓乐,它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不只是绛州的鼓乐,我们中国的鼓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流传了千年,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我们一起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吧。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粗犷豪迈、刚劲奔放、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河间大鼓:是河北省的汉族民间艺术。鼓因大而得名。河间大鼓具有四个特点:演奏内容丰富、演奏技巧多变、演出效果火爆、参演人员众多,它的演奏风格独树一帜,鼓谱丰富,说得上是中国汉族民族音乐中的奇葩。
凤阳花鼓:是安徽地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最初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现在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成为民间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反映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五、总结
我们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美化着人民幸福的生活、具有独特的魅力。希望我们的小朋友也能喜爱上它。今天的课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