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九章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九章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2 22:5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课 程 标 准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1 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学习目标2 要求学生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长江
澜沧江
黄河
大河之源
读图,回答问题
在图中找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想一想为什么这里成了那么多江河发源地?还提供大量的河水补给?
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是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这里。
中华水塔
雪山和冰川融水
湿地的调蓄作用
形成江河之源
中华水塔
源头之谜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1.从众多的支流中确定黄河正源,应根据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找出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流。
2.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原因:因为支流众多,找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流比较困难;在源头区,遇到图片所示的沼泽地,水域较大,确定源头究竟在哪里很困难;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的地点会有变动,确定河流源头了比较困难。
3.卡日曲。理由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根据河流流量唯大原则,卡日曲流量大于约古宗列曲;卡日曲流域面积大于约古宗列曲。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种类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淘金挖矿
树木砍伐
源区污染
冰川消融
虫鼠破坏
过度放牧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
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流,长江中下游可能会出现干旱灾害。
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严重退化,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会加剧,黄河断流时间会增长等。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1.[目标1]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 )
A.地下水 B.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C.山地降水 D.海洋水汽
2.[目标2]以下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江是指图中的①②③
B.三江是指图中的②③④
C.该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区
D.该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上
B
B
3.[目标2]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C.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B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