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章末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湖南·模拟预测)2018年2月,我国500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ms,半径为R,质量为M,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则该脉冲星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
A. B.R C. D.R
2.(2021·湖北·模拟预测)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甲所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叫作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如图乙所示,行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近日点B和远日点C到太阳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B和rC,已知太阳质量为M,行星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行星通过B点处的速率为vB,则椭圆轨道在B点的曲率半径和行星通过C点处的速率分别为( )
A. , B. ,
C. , D. ,
3.(2022·陕西宝鸡·模拟预测)据报道,“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以及“祝融号”火星车在2021年9月份失联了一个月,失联的原因是由于太阳处在地球与火星中间,出现严重的“日凌干扰”现象,情景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火星均沿轨道逆时针运动,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火星公转周期为1.8年,试估算下次“日凌干扰”大约出现在( )
A.2024年12月 B.2023年9月 C.2023年12月 D.2022年9月
4.(2021·安徽·六安一中高一阶段练习)宇宙中存在着由四颗星组成的孤立星系。如图所示,一颗母星处在正三角形的中心,三角形的顶点各有一个质量相等的小星围绕母星做圆周运动。如果两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F,母星与任意一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9F,则( )
A.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9)F
B.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9)F
C.母星的质量是每颗小星质量的9倍
D.母星的质量是每颗小星质量的3倍
5.(2021·河南郑州·高三阶段练习)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执行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假设“嫦娥五号”探测器登陆月球的过程如图所示,探测器在圆轨道Ⅰ的A点第一次点火后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B点时第二次点火变轨到圆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设圆轨道Ⅰ的半径为4R,圆轨道Ⅲ为近月轨道,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v1的大小等于( )
A. B. C. D.
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量子卫星成功运行后,我国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假设量子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如图所示。已知量子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m倍,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图中P点是地球赤道上一点,由此可知( )
A.同步卫星与量子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
B.同步卫星与P点的速度之比为
C.量子卫星与同步卫星的速度之比为
D.量子卫星与P点的速度之比为
二、多选题
7.(2021·湖北·模拟预测)2020年11月6日,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的2倍,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的自转。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B.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C.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D.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8.(2022·湖南株洲·一模)中国科学家利用“慧眼”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了银河系的MaxiJ1820+070是一个由黑洞和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距离地球约10000光年。根据观测,黑洞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8倍,恒星的质量只有太阳的一半,据此推断,该黑洞与恒星的( )
A.向心力大小之比为16∶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
C.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1∶16 D.加速度大小之比约为16∶1
9.(2021·湖北·高一期末)甲、乙两颗人造卫星质量相等,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甲的轨道半径是乙的3倍,下列应用公式进行的推论正确的有( )
A.由可知,甲的速度是乙的倍
B.由可知,甲的向心加速度是乙的3倍
C.由可知,甲的向心力是乙的
D.由可知,甲的周期是乙的倍
10.(2021·重庆市兼善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对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天和核心舱处于半径为r3的圆轨道III;神舟十二号飞船处于半径为r1的圆轨道I,运行周期为T1,通过变轨操作后,沿椭圆轨道II运动到B处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则神舟十二号飞船( )
A.在轨道I和轨道II运动经过A点时速度大小相同
B.沿轨道II从A运动到对接点B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
C.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为
D.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大于天和核心舱沿轨道III运行的周期
11.(2021·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两个靠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是由两颗恒星A、B组成的双星系统。设想在地球上通过望远镜观察这种双星,视线与双星轨道共面。观测发现每隔时间两颗恒星与望远镜共线一次,已知两颗恒星A、B间距为,质量分别为,万有引力常量为,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恒星的轨道半径为
D.恒星的轨道半径为
三、填空题
12.(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计算了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的轨道,他大胆预言这三颗彗星是同一颗星,周期约为______,并预言了这颗彗星再次回归的时间.1759年3月这颗彗星如期通过了______点,它最近一次回归是1986年,它的下次回归将在______年左右.
13.(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1)向心力分析:航天员受到的地球____与座舱对他的______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___ =,所以FN=m()。
(2)完全失重状态:当时座舱对航天员的支持力FN=0,航天员处于_____状态。
14.(2021·青海·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一期中)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km/s,第二宇宙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km/s,第三宇宙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km/s。实际上,人造地球卫星不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一定________第一宇宙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解答题
15.(2021·安徽天柱山学校 高三阶段练习)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高h处,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地时的位移为x。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不考虑星球自转,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6.(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另一点Q上,斜坡的倾角为α,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球的体积公式是。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密度;
(3)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7.(2021·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已知物体从地球上逃逸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其中G、、分别表示万有引力常量、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已知,光速。
(1)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光速的天体叫黑洞。设某黑洞的质量等于太阳的质量,求它的可能最大半径(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内,物质的平均密度为。如果认为我们的宇宙是这样一个均匀大球体,其密度使得它的逃逸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因此任何物体都不能脱离宇宙,则宇宙的半径至少多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B
6.D
7.BC
8.BC
9.CD
10.BC
11.ACD
12. 76年 近日 2061
13. 引力 支持力 mg-FN 完全失重
14. 7.9 11.2 16.7 小于
15.(1);(2)
16.(1);(2);(3)
17.(1)2.9×103 m;(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