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5-03 11:26:0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5八上·丹江口期中)下列哪项人为因素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全面破坏(  )
A.乱砍乱伐 B.环境污染
C.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D.过度捕猎
【答案】C
【考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解:乱砍乱伐、环境污染、过度捕猎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全面破坏,使用化肥农药只要适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范围也小,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全面破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2.(2015七上·澄迈月考)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于我国面临的植被问题(  )
A.我国森林资源十分贫乏
B.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仅为16.55%
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是世界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
【答案】A
【考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析】【解答】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仅为16.55%,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因此,应积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见A不属于我国面临的植被问题.
故选:A.
【分析】(1)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
3.(2017八下·南江期末)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
B.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
C.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D.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答案】D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A、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能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A错误.
B、人口过度增长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B错误.
C、人类的活动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C错误.
D、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进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掠夺性开发,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的下降等,D正确.
故选:D
【分析】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4.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
A.人类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B.人类活动能影响环境
C.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 D.变化的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
【答案】B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人类活动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雾霾天气的成因之一,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B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5.(2018六上·芝罘期末)下列实例能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是(  )
A.密封的生态球内的小鱼和水藻能较长时间地生活
B.草原上放养过多的牲畜,造成了土地沙化
C.8位科学家在“生物圈二号”生存了一年
D.科考人员考查发现从未施过DDT的南极,在企鹅体内含有DDT
【答案】D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可见,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的A选项是一个人工小生态系统,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B选项主要是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对全球的环境影响不大,C选项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建立的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
6.(2017八下·长垣期末)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
A.水污染、大气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光污染、噪音污染 D.以上都是
【答案】D
【考点】家居环境与健康
【解析】【解答】解: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土壤污染等。因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对环境造成污染.
7.(2017七下·西华期末)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D.人口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
【答案】D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A.人口增长过快,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人口增长过快,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使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气候异常等.因此导致环境质量下降;C.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人口多是,尽管改造环境的力量大了.然而人口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因此,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8.(2017七下·潮阳期末)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曾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地带,而现在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土地沙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期干旱,造成土地沙化
B.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地震引起地壳运动
D.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答案】B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近代社会仅仅数百年时间,频发的战乱使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人们为了满足其自身生存的需求,对土地、植被、矿产等自然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利用,特别是广种薄收这一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地、彻底地破坏了农业生产自身的生态环境条件,破坏了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黄土高原植被被破坏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对土地、植被、矿产的掠夺式开发方面来切入.
9.(2017七下·昭通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②人口猛增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③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无限制增长人口.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同时,人口过渡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粮食问题虽然是制约人口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但人不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能够生存的,衣、住、行、资源、环境以及教育、医疗和就业等众多问题,同样在制约着人口的增长.
故答案为:B
【分析】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然而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
10.(2017七下·江海期末)下列哪项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
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森林
C.网捕鸟类 D.以上都是
【答案】D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过度放牧、乱砍森林、网捕鸟类都是人类活动,这些活动都对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破坏,所以这些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乱捕乱杀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11.人类活动使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主要是工厂排放的烟雾、机动车排放尾气造成的
B.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但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D.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答案】C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pH小于5.6的雨水就算酸雨,酸雨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与水等反应生成硝酸.则通常人们所说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与硝酸.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
故选:C.
【分析】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12.(2017·广东模拟)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
B.因为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C.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更好地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
D.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答案】A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A、坚持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既有利于人口过快增长,又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但这不是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故符合题意.
B、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故不符合题意.
C、人口增长过快会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是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故不符合题意.
D、在认识和处理人口过快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恶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也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13.(2017七下·沂水期中)“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  )
A.建立黄河森林公园 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
C.关闭重污染企业 D.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答案】D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雾霾”天气和大气污染直接有关,改善雾霾天气状况的关键是改善空气质量,建立黄河森林公园、创建全国生态城市、关闭重污染企业与改善环境关系密不可分.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价值的表现.
故选:D.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乱捕乱杀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14.(2015七上·利川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的活动一定会破坏生态环境
B.人类的活动一定会改善环境
C.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D.人类的活动不必关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C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生态环境破坏,则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等.因此,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也会改善生态环境,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二、综合题
15.(2017七下·合肥期末)看了如图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怎样做?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手持大斧的人类为了自己   的利益,过度地   ,使得鸟类无家可归.它们气愤至极,竟然向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人类发起攻击,视他们为“   ”.作为人类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想一想吗?况且森林的破坏不单单影响鸟类的生存,还直接影响我们人类自己,造成水土的流失、沙尘暴的袭击等等.我们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森林的覆盖率为68%,但是他们却不砍伐自己的树木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我们中国人可不能这样傻下去了,我们要觉悟!我们要保护森林,我们要号召大家   ,我们青少年要节约用纸、回收废纸.回收一吨废纸,就等于挽救了17棵大树.过元旦的时候,我们要少买贺卡,因为制作4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树.总之,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   重返大自然!
【答案】眼前;砍伐森林;害虫;植树造林;绿色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这幅漫画的寓意是:手持大斧的人类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过度地砍伐森林,使得鸟类无家可归.它们气愤至极,竟然向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人类发起攻击,视他们为“害虫”.作为人类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想一想吗?况且森林的破坏不单单影响鸟类的生存,还直接影响我们人类自己,造成水土的流失、沙尘暴的袭击等等.我们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森林的覆盖率为68%,但是他们却不砍伐自己的树木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我们中国人可不能这样傻下去了,我们要觉悟!我们要保护森林,我们要号召大家植树造林,我们青少年要节约用纸、回收废纸.回收一吨废纸,就等于挽救了17棵大树.过元旦的时候,我们要少买贺卡,因为制作4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树.总之,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绿色重返大自然!做环保宣传工作,让所有大庆公民都能有环保意识,这样我们大庆的经济就会在绿色中蒸蒸日上.同样,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我想最关键的也是要绿化人的心灵.
故答案为:眼前;砍伐森林;害虫;植树造林;绿色;
【分析】漫画的含义:乱砍滥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威胁了动物的生存,最终也威胁人类自己.
16.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漠曾经森林茂密、草原成片.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草原急速退化为沙漠.有人将科尔沁沙漠形象地称为“人造沙漠”.
近年来,我国北方都会连续出现大范围、高强度的沙尘暴天气,其出现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和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关研究和统计表明,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见下表:
年代(20世纪) 50﹣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
每年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千米) 1560 2100 2460
每年平均沙尘暴次数(次) 7 14 23
(1)为什么将科尔沁沙漠称为“人造沙漠”?
(2)为什么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
(3)今年来,北京也频遭沙尘暴袭击.沙尘暴成为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如何防治沙尘暴?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答案】(1)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
(2)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3)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主要是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因此人们将科尔沁沙漠称为“人造沙漠”.
(2)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根据是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3)我们应该从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1)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
(2)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3)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
【分析】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都可能引起草原沙漠化.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5八上·丹江口期中)下列哪项人为因素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全面破坏(  )
A.乱砍乱伐 B.环境污染
C.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D.过度捕猎
2.(2015七上·澄迈月考)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于我国面临的植被问题(  )
A.我国森林资源十分贫乏
B.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仅为16.55%
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是世界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
3.(2017八下·南江期末)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
B.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
C.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D.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4.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
A.人类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B.人类活动能影响环境
C.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 D.变化的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
5.(2018六上·芝罘期末)下列实例能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是(  )
A.密封的生态球内的小鱼和水藻能较长时间地生活
B.草原上放养过多的牲畜,造成了土地沙化
C.8位科学家在“生物圈二号”生存了一年
D.科考人员考查发现从未施过DDT的南极,在企鹅体内含有DDT
6.(2017八下·长垣期末)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
A.水污染、大气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光污染、噪音污染 D.以上都是
7.(2017七下·西华期末)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D.人口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
8.(2017七下·潮阳期末)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曾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地带,而现在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土地沙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期干旱,造成土地沙化
B.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地震引起地壳运动
D.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9.(2017七下·昭通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②人口猛增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③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无限制增长人口.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0.(2017七下·江海期末)下列哪项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
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森林
C.网捕鸟类 D.以上都是
11.人类活动使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主要是工厂排放的烟雾、机动车排放尾气造成的
B.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但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D.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12.(2017·广东模拟)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
B.因为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C.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更好地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
D.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13.(2017七下·沂水期中)“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  )
A.建立黄河森林公园 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
C.关闭重污染企业 D.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14.(2015七上·利川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的活动一定会破坏生态环境
B.人类的活动一定会改善环境
C.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D.人类的活动不必关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综合题
15.(2017七下·合肥期末)看了如图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怎样做?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手持大斧的人类为了自己   的利益,过度地   ,使得鸟类无家可归.它们气愤至极,竟然向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人类发起攻击,视他们为“   ”.作为人类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想一想吗?况且森林的破坏不单单影响鸟类的生存,还直接影响我们人类自己,造成水土的流失、沙尘暴的袭击等等.我们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森林的覆盖率为68%,但是他们却不砍伐自己的树木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我们中国人可不能这样傻下去了,我们要觉悟!我们要保护森林,我们要号召大家   ,我们青少年要节约用纸、回收废纸.回收一吨废纸,就等于挽救了17棵大树.过元旦的时候,我们要少买贺卡,因为制作4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树.总之,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   重返大自然!
16.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漠曾经森林茂密、草原成片.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草原急速退化为沙漠.有人将科尔沁沙漠形象地称为“人造沙漠”.
近年来,我国北方都会连续出现大范围、高强度的沙尘暴天气,其出现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和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关研究和统计表明,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见下表:
年代(20世纪) 50﹣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
每年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千米) 1560 2100 2460
每年平均沙尘暴次数(次) 7 14 23
(1)为什么将科尔沁沙漠称为“人造沙漠”?
(2)为什么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
(3)今年来,北京也频遭沙尘暴袭击.沙尘暴成为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如何防治沙尘暴?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解:乱砍乱伐、环境污染、过度捕猎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全面破坏,使用化肥农药只要适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范围也小,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全面破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2.【答案】A
【考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析】【解答】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仅为16.55%,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因此,应积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见A不属于我国面临的植被问题.
故选:A.
【分析】(1)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
3.【答案】D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A、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能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A错误.
B、人口过度增长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B错误.
C、人类的活动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C错误.
D、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进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掠夺性开发,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的下降等,D正确.
故选:D
【分析】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4.【答案】B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人类活动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雾霾天气的成因之一,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B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5.【答案】D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可见,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的A选项是一个人工小生态系统,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B选项主要是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对全球的环境影响不大,C选项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建立的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
6.【答案】D
【考点】家居环境与健康
【解析】【解答】解: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土壤污染等。因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对环境造成污染.
7.【答案】D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A.人口增长过快,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人口增长过快,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使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气候异常等.因此导致环境质量下降;C.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人口多是,尽管改造环境的力量大了.然而人口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因此,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8.【答案】B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近代社会仅仅数百年时间,频发的战乱使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人们为了满足其自身生存的需求,对土地、植被、矿产等自然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利用,特别是广种薄收这一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地、彻底地破坏了农业生产自身的生态环境条件,破坏了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黄土高原植被被破坏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对土地、植被、矿产的掠夺式开发方面来切入.
9.【答案】B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同时,人口过渡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粮食问题虽然是制约人口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但人不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能够生存的,衣、住、行、资源、环境以及教育、医疗和就业等众多问题,同样在制约着人口的增长.
故答案为:B
【分析】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然而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
10.【答案】D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过度放牧、乱砍森林、网捕鸟类都是人类活动,这些活动都对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破坏,所以这些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乱捕乱杀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11.【答案】C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pH小于5.6的雨水就算酸雨,酸雨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与水等反应生成硝酸.则通常人们所说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与硝酸.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
故选:C.
【分析】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A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A、坚持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既有利于人口过快增长,又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但这不是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故符合题意.
B、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故不符合题意.
C、人口增长过快会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是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故不符合题意.
D、在认识和处理人口过快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恶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也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13.【答案】D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雾霾”天气和大气污染直接有关,改善雾霾天气状况的关键是改善空气质量,建立黄河森林公园、创建全国生态城市、关闭重污染企业与改善环境关系密不可分.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价值的表现.
故选:D.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乱捕乱杀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14.【答案】C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生态环境破坏,则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等.因此,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也会改善生态环境,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15.【答案】眼前;砍伐森林;害虫;植树造林;绿色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这幅漫画的寓意是:手持大斧的人类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过度地砍伐森林,使得鸟类无家可归.它们气愤至极,竟然向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人类发起攻击,视他们为“害虫”.作为人类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想一想吗?况且森林的破坏不单单影响鸟类的生存,还直接影响我们人类自己,造成水土的流失、沙尘暴的袭击等等.我们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森林的覆盖率为68%,但是他们却不砍伐自己的树木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我们中国人可不能这样傻下去了,我们要觉悟!我们要保护森林,我们要号召大家植树造林,我们青少年要节约用纸、回收废纸.回收一吨废纸,就等于挽救了17棵大树.过元旦的时候,我们要少买贺卡,因为制作4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树.总之,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绿色重返大自然!做环保宣传工作,让所有大庆公民都能有环保意识,这样我们大庆的经济就会在绿色中蒸蒸日上.同样,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我想最关键的也是要绿化人的心灵.
故答案为:眼前;砍伐森林;害虫;植树造林;绿色;
【分析】漫画的含义:乱砍滥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威胁了动物的生存,最终也威胁人类自己.
16.【答案】(1)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
(2)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3)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
【考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主要是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因此人们将科尔沁沙漠称为“人造沙漠”.
(2)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根据是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3)我们应该从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1)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
(2)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3)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
【分析】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都可能引起草原沙漠化.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